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孔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一分为三"论者,他虽然没有明确直接公开地提出该命题,但却有此哲学思想。中庸之道、适度原则、矫枉归正、叩其两端、合二而一都体现着"一分为三",运用了"三分法",同时还广泛地运用"三"去认识、分析和概括人、事、物。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里,"问题是"后面可以接小句、复句和句组,起到篇章连接的作用.其篇章连接功能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命题功能、逻辑关联功能和话语标记功能,并且这三个层次的功能是依次虚化的."问题是"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演变属于共时语法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失语"是中国当代文论话语最突出的症候之一,重建当代文论话语是当代文论界的强烈呼声.以王国维诗学理论为个案范式,在重构当代文论话语时应注意避免两个基本的理论思想误区,从而实现三个认识的转变,为重建当代文论话语奠定思想认识的基础.王国维的学术经验对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建构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xiě)"是大连人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血便宜、血受、血漂亮"是大连人的经典话语.从词性上看,"血"并非是名词,而是作程度副词使用,属于程度范畴.在程度等级次序中处于高量位置,主要修饰形容词或动词性成分,在句中常作状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十分"等,表达程度之深,是一个高量级程度副词.该文主要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对程度副词"血"进行详细的分析,弥补了"血"可作程度副词使用的空白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研究话语标记语"actually"的语义和句法特征,然后着重的描述和分析这个标记语是如何被中国英语学习者即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的学生所使用的.此次研究的语料库材料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语料库,大概有一百万个单词的容量.  相似文献   

6.
晚清到五四期间,中西文化全面接触、交流、融合,西方"自由"话语以及西方现代个人观念的一些基本要素或理念先后被引入中国,西方"自由"话语被译介到中国时,怎样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参与了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新的主体形象建构?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操纵个人主义这一"西方"话语来建构他们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主要观点是:选择就是意义.对同一话语而言,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不同的诠释.本文作者试图运用功能语法的三个纯理功能和语域的有关原理,对笔者偶然听到的一段短小对话进行分析.说明语域的选择也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意义.从而解释日常生活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失火的庙宇--"大陆金庸小说论争"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背景、过程、内容、结果四个方面对 20世纪 90年代关于金庸小说的两次论争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由于社会多元化格局,中国大陆文化精英的话语由原来的"大一统"状态逐渐转向多声部"复调"形态,并且逐渐疏离大众关注中心.文化精英丧失了话语权威,产生了精神危机、生存危机等多重危机.同时,金庸小说经过 10余年的传播,在大陆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陆文化精英借助金庸小说这一大众关注焦点,以论争的姿态迎合大众发表言说,从而抓住大众注意中心,使自己重返话语世界的中心.因此这两次论争实际上是当时中国大陆文化精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努力重返话语世界中心的产物,而他们的这种努力恰好说明了当时中国大陆文化精英的沦陷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文化批评的颓废与堕落.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女性话语的嬗变大致可分三个发展阶段:从五四以来套在"黄金枷锁"中的曹七巧对失语的挣扎到80年代《方舟》中的"寡妇俱乐部"模仿"男人话语"的尴尬再到90年代的林白等力图用"躯体写作"创建"女性话语"的决绝,这一话语嬗变过程同时也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任课教师需要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纲要"课教学中"事"与"理"的关系.首先,要在掌握"事"的厚度和宽度上下功夫;其次,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正确的历史观,为此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习,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有关论述的学习;再次,要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关注、了解和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最后,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讲话精神,在教学改革中注意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以"可能世界叙事学"理论为切入点,从小说的虚构性范畴中的虚构世界的本体论特征、叙事性范畴中的同质离散的叙事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叙事虚拟世界、经验性范畴中的叙事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抵牾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小说《万寿寺》中的可能世界叙事。叙事不仅是我们组织现实生活经验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创造性实践,激励我们改变启蒙仍未完成的"现实世界",为实现多样态与美好的"可能世界"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孔乙己》叙述说法不一的情况,我们认为《孔乙己》作为第一人称回忆性叙述本,其中小伙计“我”必然包含两个自我,即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真正的叙述应为叙述自我,而且是可靠的。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本体现出的对孩子的关注意识和作强烈的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13.
体悟《论语》的文学价值,有必要在参考史家"实录"意识的基础上,辨析并诠释原书的叙述质素、叙述特质,以及由此而致的叙事性和故事意味。事实是,《论语》的叙述质素根源于史传文化,其叙述特质紧密关联着人物与语录,其叙事性鲜明而且独特。从整体上看,《论语》一方面融前代王官叙事于哲学思辨之中,另一方面迥异于其它诸子叙事,从而构成了个性化的叙述品格。  相似文献   

14.
《左传》叙事艺术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传》的叙事艺术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伏笔艺术。以小事作大事的伏笔 ,揭示大事发生的根源 ;(2 )论断艺术。在叙事中寄寓作者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 ;(3)跳叙艺术。故事情节大胆跳跃 ,使叙事更精练 ,关键环节更突出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年,伴随着社会转型,作家的主体意识发生变化,无论是自觉承担启蒙济世的的重任,还是对小说使命的认知,均与传统迥异。这种变化影响到小说创作,既产生了新的形象,也促使内蕴更新,凸显出人本意识;同时导致小说叙事特征的变革,限知叙事视角的引入、"革命﹢恋爱"叙事模式的产生以及心理描写等叙事特征的嬗变,凸现出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左传》既是历史著作 ,又是文学著作 ,具有双重性质和双重功能。文章从历史写作和叙事文学存在着部分交叠关系入手 ,就写作材料、材料的加工方式、作品成就、社会功能等方面 ,对《左传》叙事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作了深入剖析 ,高度肯定了《左传》在叙事文学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西方小说家在小说的时空观上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而且还积极探索了一些特殊的时间处理方式,例如叙事时间和客观时间的参差变位、叙事时间与客观时间的疏密张弛等,使小说的叙事产生破碎、扭曲、怪诞的变化,给人以新奇、多样的审美体验。西方小说中叙事时间的多样化变形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引起了他们对新型叙事时间的兴趣和探索。《百年孤独》就以其独特的充满魔幻气息的叙事时空对《古船》的创作给予了启发。  相似文献   

18.
<花腔>的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花腔>的出众之处不完全在于文本作者得意、论者激赏的"先锋性"的两套叙事话语体系的设置,更在于通过调用"真"的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智慧对历史话语权的质疑和对"红色"知识分子荒谬人生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9.
影片《三峡好人》讲述了在三峡拆迁的真实历史影像中两个虚构的故事,采用独特而新颖的表现方法与叙事视角,纪录了三峡拆迁过程中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追求.文章从叙事结构、主题阐释、电影语言、结尾叙事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影片独具匠心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短篇小说叙事模式实现了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的转变,“五四”作家为实现这种转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