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黔南曹渡河流域峰林喀斯特位于黔桂地貌斜坡地带,具有典型的环境系统演变结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石峰和洼地的有序动态结构性质。以六洞峰丛浅洼、卡罗峰林谷地和西凉峰丛深洼为代表,通过对石峰和洼地分形动力学指标的统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从卡罗峰林谷地、六洞峰丛浅洼向西凉峰丛深丛深洼演化,地貌格局早期以南北向为主,逐渐向南北、北东、东西向多种复合构造地貌转变,流域地貌呈现阶段性。 2.石峰正地形分维数为1.823(卡罗)——1.877(六洞)——1.898(西凉)正向  相似文献   

2.
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施秉喀斯特地貌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秉喀斯特是我国第二批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之一,当前对其地貌演化尚缺乏系统性研究。通过多次野外勘测与取样化验研究,并运用GIS软件综合分析各要素与地貌发育之间的关系,得出研究区内主要造貌岩石为寒武系纯白云岩;研究区内地貌从分水岭到河谷呈现由峰林谷地→峰丛谷地→峰丛浅洼到峰丛峡谷的有序回春式逆向演化中;河谷裂点带之上的高原面中,地面以常态面状侵蚀作用为主,发育峰林谷地与峰丛谷地,在干流与水量较大的支流,水流下切迅速,形成峰丛峡谷,靠近河谷的中间过渡地带,发育了峰丛浅洼;研究区内未形成以深、长、大洞为主的洞穴发育区,更未发育网状地下河系统。因此,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代表了典型的白云岩喀斯特青年期地貌演化的特征,是研究白云岩喀斯特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贵州安顺地区喀斯特的实际研究,从地貌形态结构入手,建立了锥状喀斯特的水文结构。峰丛喀斯特可经皮下流和渗透流水力传导性的垂向增加,竖井流和暗河流向地表的崩塌转化;内源流和外源流的渗漏解体等三种渠道来启动。在潜流水位较低,各种水流活跃的喀斯特地块中,峰丛洼地将经历一个稳定态发育过程。否则,坡面流和壤中流的均匀下渗将导致锥锋边坡的平行后退,形成锥状峰林溶原。内源流和外源流的侧向侵蚀──溶蚀将引起边坡的逐渐变陡和溶原的扩大加积,形成塔状峰林平原。贵州大部分地区以锥状喀斯特为主,就是因为在挽近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背影下,缺乏这种塔状喀斯特发育的水动力过程和地貌效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喀斯特峰丛洼地的地理形态特征和遥感影像特征的研究,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及地形坡度数据等,结合Arc GIS工具的模型构建器(Model Builder)可视化空间建模,建立了"一键式"遥感自动提取峰丛洼地地貌模型。运用分形理论,计算洼地斑块周长—面积关系,分维数和稳定性等指数,揭示峰丛洼地空间结构特征。实验表明:(1)通过运用集成NDVI、LST及坡度数据综合算法,能够有效增强地物图像的特征差异,从而区别峰丛和洼地的影像特征统计值,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单元阈值自动选取,提取精度为82.32%;(2)研究区洼地斑块周长-面积的关系为y=0.681x-0.002,二者的相关系数R2为0.901 7,周长和面积的分维数D=1.362,表示研究区图斑镶嵌结构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流域河网地貌规律以及流域汇流与流域地貌特征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流域汇流模型的地貌学识别方法,以解决缺乏水文资料流域的汇流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流域地貌产流机制与产流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貌系统的观点[3],把喀斯特地貌形态特征作为影响流域产流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较深入地探讨了流域地貌产流机制、产流模式、产流面积及其产流特征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喀斯特流域径流试验场实测水文资料,验证了文献[12]提出的喀斯特流域地貌产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为无实测水文资料的中小喀斯特流域的产流量预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径流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文地貌流域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与枯水径流的关系,并作枯水流量频率分析计算,按地貌形态组合类型把流域分为喀斯特流域、喀斯特化流域和非喀斯特流域3种类型,初步建立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影响的回归方程并检验,揭示喀斯特地区枯水径流的规律,为分析和预测枯水径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系统论的观点,从内、外水源对地貌的影响以及地貌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貌过程-响应系统,从而揭示了喀斯特流域地貌与水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地形图比尺对地貌参数和地貌单位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在流域汇流计算中,文献[1]提出的地貌单位线理论(R-V 理论)以其较为坚实的物理根据得到了水文工作者的重视.R-V 理论考虑了流域河网汇流两个方面的因素:(a)流域河网地貌因素.以霍顿地貌定律为基础,用河数比 R_B、河长比 R_L、面积比 R_A,流域面积 A_Ω,流域级别Ω和最高级河长 L_Ω(或最低级河长 L_(?))对河网地貌予以定量描述;(b)河网汇流动力因素.以水质点在河网中的运动速度对其进行描述.鉴于 R-V,理论的介绍已散见于很多文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后寒喀斯特流域结构进行分析,并划分了4个水文地貌功能区,然后通过流域内进行的大型放水脉冲试验,探讨了人工放水脉冲水文稿响应过程与流域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流域尺度与枯水流量初步研究——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贵州省境内近70个水文站多年观测资料,研究对比了喀斯特流域和非喀斯特流域因流域尺度差异引起的枯水流量特征的变化,并指出喀斯特流域的盈、亏水类型不仅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且与统计的时间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岩溶离子径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普定后寨河流域野外试验场的长期水样分析资料,对岩溶流域的离子径流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用离子径流模数来集中表现离子迁移的数量及其时空特征.指出了流域水量的丰枯变化而导致离子径流年内年际的波动,流域上中下游水文地貌结构不同,岩溶水运动空间结构的差异导致径流导、滞、蓄功能上不同,使离子径流出现空间地域上的分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通过对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与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的对比研究,得出决定喀斯特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首要自然因素为土壤条件,其次是热量条件,再次是水分条件,最后是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运用近年来较常用的生态足迹方法,对贵州清镇市王家寨、羊昌洞两个生态环境背景相似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农村社区进行可持续能力评价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王家寨生态赤字2.706hm^2/人,社区生态环境处于极高的承载负荷下,传统种植业养畜、草地超载养畜、沼气池不足是造成社区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羊昌洞生态环境基本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盈余为0.401hm^2/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喀斯特峰丛洼地社区,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近年来较常用的生态足迹方法,对贵州清镇市王家寨、羊昌洞两个生态环境背景相似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农村社区进行可持续能力评价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王家寨生态赤字2.706hm2/人,社区生态环境处于极高的承载负荷下,传统种植业养畜、草地超载养畜、沼气池不足是造成社区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羊昌洞生态环境基本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盈余为0.401hm2/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喀斯特峰丛洼地社区,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西兰喀斯特流域水文过程的地貌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新西兰喀斯特为例,研究了流域水文过程的地貌效应,发现:①喀斯特洼地具有五种水流成分;②森林与草场覆盖的喀斯特流域具有不同的洪峰结构特征;③内源水、外源水与混合水盆地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化学径流过程;④在一个碳酸盐岩地块中,与外源水相比,内源水造成80%的溶蚀作用;⑤喀斯特地貌演化均通过内源水、外源水、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来促进。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喀斯特流域系统出发 ,阐述了喀斯特流域结构的分类和特性 ,并从枯水退水过程及枯水径流效应角度阐明喀斯特流域结构复杂。在分析流域面积形态结构时 ,利用了流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模数推求其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 ,并证明用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与枯水发生月月均径流模数来反映流域枯水期的闭合性是可行的。同时也揭示了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功能的过程响应关系 ,再一次证明喀斯特流域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流体运动的最小阻力原理,阐述了地下径流在洞穴形成中的作用,并分别就紊流液态下的有压管流和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流做了证明。在岩溶通过的汇合,分叉与交叉处所形成的夹角不是随机的,它对应于水流通过该处时水头损失的最小值。一般这个夹角有向直角演变的趋势。其结果都是以扩大岩溶通道的空间体积来实现的,在这里往往会形成一个大的地下厅,最小阻力原理控制下的地下径流的侵蚀扩容作用,是岩溶分异发育的最基本的水动力学条件。图4,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