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是广告所采取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形式之一,因而模糊性在广告语言中同样存在,它借助于不确定语义的模糊词语和在特定语境下表达模糊语义的精确词语等方式,赋予并传达出广告语言的和谐美、朦胧美、含蓄美、意象美等美学特征,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诗歌语言的模糊性。探讨对照诗歌汉英文本,用对等模糊语义、省略模糊语义,使模糊语义具体化,精确化,纳入英语表达习惯来分析、处理汉语诗歌词义的模糊;用"形合神通"、"离(易)形得似"来分析、处理汉语诗歌篇章义的模糊。  相似文献   

3.
汤洪波 《科技信息》2011,(36):I0072-I0073
本文分析了法律与语言之间的同生共存关系,并在论证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作为语言变体之一的法律英语必然具有语义模糊性。因此,在翻译法律文书时,一定要选择适当的词语来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4.
任何语言都具有精确和模糊两大属性。而语言的模糊性更加引起人们的关疰。对语言的模糊性的研究主要是对语义的研究,而模糊语义主要体现在词的意义上。一切自然语言的模糊语义都具有如下特征:主观性、客观性、自身模糊性、不可消除性、相对性和传递性。  相似文献   

5.
葛彦 《科技资讯》2010,(4):231-231
模糊语言是语言使用的重要成分,如果没有模糊的词语和表达,人们的交际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从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现象出发,说明了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并简述了模糊与歧义、含糊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杨郭婷 《科技信息》2012,(36):I0097-I0097
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流中的语言现象。数字/词的模糊语义生成了人类思维的模糊性。诗歌中,数字使用频率高且寓意深,解读数字模糊语义必须弄清数字的表义以及它运用于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本文运用模糊语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解析,探讨数字模糊语义生成的意象。  相似文献   

7.
吴娜 《科技资讯》2009,(6):236-237
在英汉广告语中,随处可见通过模糊词语来表达的广告模糊语义。本文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了在英汉广告文体中模糊语言所体现的积极作用。从广告语中出现模糊语义的原因,模糊语义在广告文体中的不同体现以及广告语中表达出的模糊语义的功用三方面入手,结合大量的广告例子较全面地介绍和阐释了广告语中模糊语义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模糊是指事物的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不明晰,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也就是中介过渡性。模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模糊语言是指那些表达了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词语。广义的模糊语言还包括具有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语音方面和语法方面的现象,即模糊语音和模糊语法。模糊语言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模糊语义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义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既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模糊修辞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以那些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的模糊语言材料为对象,研究如何在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精心地选择模糊语言材料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原则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修辞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既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科学,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9.
模糊是指事物的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不明晰,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也就是中介过渡性。模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模糊语言是指那些表达了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词语。广义的模糊语言还包括具有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语音方面和语法方面的现象,即模糊语音和模糊语法。模糊语言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模糊语义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义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既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模糊修辞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以那些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的模糊语言材料为对象,研究如何在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精心地选择模糊语言材料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原则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修辞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既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科学,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英文为例,综合应用结构主义、符号学和关联理论分析语义模糊现象,找出了造成语义模糊现象的原因:语言符号本身的多元性(模糊性)以及认知主体的个体差异.文章指出,对于语义模糊性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态度:了解、避免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低调陈述作为一种语言修辞也不可避免具有模糊性,本文力图从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对英语低调陈述的理解,并对使用模糊语言进行低调表达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中有大量关于动物的习俗语、成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词语在表达语言意义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意义对等性。两种语言中,有些词语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使用完全相同的动物名称;而有些词语在表达语义时,则使用不同的动物名称;还有些词语在表达语义时,在一种语言里借助动物名称。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则根本不用动物名称。揭示两种语言中利用动物词语表达语言意义的对等性差异,可以促进语言学习、翻译和跨文化交际,避免语言交际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义素分析法是将同属一个语义场的一些词放在一起,从意义上对这些词的义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所包含的义素.如果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的区别义素具有模糊性,那么这几个义位的语义无疑也具有模糊性.通过对比分析出不同义位之间的模糊义素,就可以发现这几个义位的模糊性之所在.这样我们就不会再笼统地说它们是模糊语言了.  相似文献   

14.
论语言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思维具有模糊性,是人类大脑高度发达的表现。人的思维具有模糊性导致人的语言也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不仅丝毫无损人类语言的交际功能,反而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柔性和张力。词区分为模糊词和精确词。现代口语中模糊词使用的频率很高。有时精确词的含义也会变成模糊的。语法学家无法消除语法范畴中的各种模糊现象。在文学创作中,模糊语言有它特殊的表达功能,它可以增添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5.
谭璇 《科技信息》2009,(6):96-97
模糊性在语言中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指词语的范围边界不够确定。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有过滤状态的事物和现象(即不能够单单理解表面意思,要在不同的环境中透析其含义的事物和现象),在认识的过程中有认识上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所以语言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模糊性。模糊性是口语基本特征之一。我们不难发现在口语交际中遇到的模糊表达信息会比较多,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识别和处理模糊信息,从而在交际中达到顺畅,愉快的效果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翻译这些交际中的模糊语言呢?本文浅显地讨论了这方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季金友 《科技信息》2009,(26):I0155-I0155
本文旨在通过对模糊这一概念的阐述,指出模糊性的三个特征,最后具体从语义、语用、意象几方面论述语言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在对模糊语言的特征与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所共有的本质属性。作为模糊语言家族中的一分子,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语言。文章拟考察是否相关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标准也适合汉语、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并尝试性地从语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汉语、日语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分析发现,模糊限制语在这三种语言中有着共同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模糊语言学发展的历程出发,以俞东明、何自然和李秋梅及其他学者在语用模糊性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尝试着从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根源、语用模糊的定义及其与语义模糊相区别三个方面,为许多学者对语用模糊作各种各样界定的现象作一个总结,还语用模糊在语言研究中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20.
语用模糊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模糊语言学发展的历程出发,以俞东明、何自然和李秋梅及其他学者在语用模糊性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尝试着从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根源、语用模糊的定义及其与语义模糊相区别三个方面,为许多学者对语用模糊作各种各样界定的现象作一个总结,还语用模糊在语言研究中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