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胡健星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52-155
我国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确立后,学界大多数参考德国、日本、瑞士、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从明确预告登记的性质和效力、扩大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明确预告登记的申请人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为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但其大多停留在预告登记制度内部进行研究,并没有运用研究成果进一步协调登记制度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协调我国登记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冲突,既是为预告登记涉及的实证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也可以从物权、债权、物权化的债权、优先权、诉权等权利协调的理论高度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取得时效制度是传统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有利于确定诉讼时效期满物的权利归属问题,许多国家的民法典中都有取得时效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仅有诉讼时效的规定,没有规定取得时效,这种现象已经不符合我国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实践表明,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探讨民法草案中的取得时效制度,对完善即将出台的我国物权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暂缓起诉制度曾依托于法理支撑在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司法先行了一段时间,司法实践效果良好,但难免有些底气不足。时遇历经16年之后刑事诉讼法的第二次"大修",理念上的支持及明确的法律规定使暂缓起诉制度的底气大增。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构建完善的配套程序保障其具体实施依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主要规定在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条例以及国家赔偿法中。从这些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还存在控告权救济手段弱化、法律援助体系不完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缺失、被害人诉权不完整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揭示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广义的公共秩序保留的角度出发,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这一制度历史沿革的概述和国内规定的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成果,提出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应力图实现法律用语的统一、法律规定的统一、司法体制的统一、适用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检察机关初查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察机关的初查制度,在我国查处贪污贿赂案件工作中发近了积极的作用,但初查制度的设立缺乏法律上的依据,同时,初查制度也没有健全的规范体系。必须修订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规定的初查制度进行立法确认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我固对价格欺诈违法行为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定,从而造成价格欺诈事件不断发生.因此,完善价格欺诈相关法律制度是杜绝并治理此种违法行为乃至犯罪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和我国现有的法律治理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得出完善价格欺诈法律体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法律上的纯获利益制度是各国民法领域作为保护行为能力有瑕疵之人的重要制度,但是各国对其判断标准确的规定却是不一致的,我国法律未对该制度进行具体的规定,本文主要介绍关于完善纯获利益制度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行政指导是柔性的行政行为,它间接地产生法律后果,实质上是一种法律行为.立法上对行政指导规定较少,应从各方面制度的完善来加强行政指导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担保法》对保证人抗辩权的规定较为详细,但存在一些学术界争议的问题,这些争议不仅对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实践操作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担保法律制度中保证人抗辩权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适用传统理论认定其因果关系困难重重。为此,国外发展出优势证据说等因果关系推定学说,我国现行法并未规定因果关系推定,司法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但也出现了创造性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案例。为终结同案不同判的现状,我国应当在立法上对因果关系推定做出原则性规定,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案例指导的方式,帮助法官灵活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以期在环境侵权个案中达成公平正义的判决。  相似文献   

12.
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依法必须移送的卷证材料中,由于起诉书、证据目录和证人名单指代明确、争议不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以及“六机关”《规定》对其作了大致相同的规定,但就“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而言,由于“主要证据”的内涵、外廷和判断标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曾经对其作了截然不同的规定,即使是在“六机关”《规定》出台之后,两者仍然存在不少分歧.  相似文献   

13.
合同法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果未作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却扩充了合同法关于代位权效力的规定,由此引发了民法学界的种种争论。目前,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有入库规则说、平均分配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之债权可分为债权人在行使代位权之前的原有债权和债权人因行使代位权支出必要费用而享有的新债权两部分,对于原有债权和新债权,在不同情形下,可采取不同的清偿规则,从而使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果归属动态化。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业主之外的物业使用人的权利义务作出了规定,这将有助于改变小区物业管理的混乱局面,但相关的规定还不够细致。借助国内外立法例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区分房屋所有权人之外的相关物业使用人在小区物业管理中的权利义务:房地产开发商不应具有业主资格,承租人的业主资格可区别对待,赋予专有使用权人代表以业主资格。  相似文献   

15.
张琦 《科技信息》2012,(19):480-481
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再审程序中,当事人的处分权应得到法院的尊重。但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项事后救济程序,其启动不是作为诉讼程序的重新开始,而是作为原审的延续,应当受到当事人在原审中的诉讼行为的约束。因而,审理民事再审案件时,审理的范围应受当事人在原审中提出的诉讼请求的限制。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时,受处分原则和平等原则的影响,人民法院也应当考虑当事人提出的请求。但在涉及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调解、当事人在原审中已经依法要求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的情形时,应当允许民事再审较原审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6.
判例制度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的成就必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在审判实践中发挥着类似于判例的作用,这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向判例制度发展的法律现象。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公民在法律层面上获得在行政权力作用影响下的司法救济权利以来,已有20多年。那么,考查我国司法权力对行政监督的发展轨迹,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对今后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更加科学理性,在保障公民权益和利于行政权力有效运行的路上顺利前行,成为法治行政健康发展的必须。通过两届政府十年十次最高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活动的总结性描述的考查分析,明显看出我国对行政诉讼的重视增强了;同时也明显看出行政诉讼在各种阻碍因素中行进的艰辛。有鉴于此,我国行政诉讼的未来发展,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法治方向。其次,行政诉讼的健康发展,也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最后,在遵循司法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的同时,必须正视我国共产党执政的特殊国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刑法解释学还是一门幼嫩的学科,刑法解释的许多方面还不成熟,还存在许多争议。检察机关是否应具有刑法的司法解释权?刑法解释的具体方法是否排除扩张解释?客观解释论是否与罪刑法定相冲突?笔者就这三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主任检察官责任制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4年在部分省份试行的一项改革措施,目的在于改革传统办案模式,确立检察官的执法主体地位。这项改革与1999年试行的主诉检察官责任制在目的意义方面有其相似性。通过与主诉检察官责任制相比照,分析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明确主任检察官权责、改革现行的案件审批体制、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才能确保主任检察官责任制改革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三大诉讼法在管辖一章中均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作为第一审法院,且明确了最高法院一审案件的范围,回顾诉讼法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的运作实效,该规定存在着诸多缺陷:最高法院作为初审法院违背了程序公正、损害了当事人的审级利益、这一形同虚设的程序同时造成诉讼资源浪费。在管辖制度中应取消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之规定,从立法上完善中国的级别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