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成为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研究侧重于超富集植物的发现与实际应用,近来超富集植物重金属富集机理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尽管重金属植物累积的生化机制尚未能被完整阐述,但在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超富集植物重金属的吸收、转运、储存等方面还是取得了大量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成果,探讨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在有机鳌合剂如有机酸与氨基酸等对重金属活性、耐性和离子迁移转运系统中所起作用等方面尚需要深入研究.如果在植物重金属吸收、迁移、解毒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等重金属富集的关键方面能取得进展,则将大大丰富污染土壤重金属修复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18种杂草对重金属的超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Cu—Zn—Pb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沈阳地区9科18种田间杂草植物进行其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e)、龙葵(Solanum nigrum)地上部Cd和Zn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且地上部Cd和Zn的含量大于根部Cd和Zn的含量,具备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杂草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这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大小无关,它们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成为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植物对于重金属的耐性机制做了概述,从区隔化作用、螯合作用、外排作用、抗氧化系统、离子交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耐性机制在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对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是治理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的原理、类型与技术以及植物修复的特点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植物提取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使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高,对环境扰动大,而利用植物修复的效果较为明显,易于操作。对植物修复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超富集植物、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状态及添加螯合剂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植物提取作用,最后简述了植物提取在矿区的应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概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概念、特点,综述了近年国内植物修复主要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尚存在的某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超积累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吸收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积累植物的不断发现,使植物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有可能成为现实,对植物的忍耐性、超量吸收以及解毒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综述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及微生物强化超富集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旨在为提供理论帮助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学调控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球果蔊菜对重金属的超富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室外盆栽试验、小区模拟试验和污染区采样试验的方法,从22科65种农田杂草植物中筛选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Cd污染水平为25.0和50.0mg·kg^-1时,球果萍菜(Rorippa globosa)茎和叶中Cd含量均超过100mg·kg^-1这-Cd超富集植物应达到的临界含量标准,地上部富集系数大于1,地上部Cd含量大于根部Cd含量,而且植物的生长未受抑制,这些特征完全符合Cd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小区试验和污染区采样试验中,球果萍菜也表现出Cd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可以基本认为是Cd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多金属超富集植物--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L.)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野外调查和营养液培养试验表明,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L.)具有超量富集Pb/Zn/Cd的能力,是国内首次发现的Pb/Zn/Cd多金属超富集植物,它的出现填补了国内多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空白,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批判的和发展的学说。总结实践经验、概括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批判地吸取先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有价值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机制。坚持启动这个机制,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植物提取、植物钝化和植物挥发等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及植物修复机理,包括植物本身分泌特殊物质来螯合溶解难溶性金属;通过某些微生物或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体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一些土壤改良措施如螯舍剂、酸性肥料等的施用增加重金属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效率等做了简要论述。分析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植物提取、植物钝化和植物挥发等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及植物修复机理,包括植物本身分泌特殊物质来螯合溶解难溶性金属;通过某些微生物或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体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一些土壤改良措施如螯合剂、酸性肥料等的施用增加重金属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效率等做了简要论述。分析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高吸水性树脂是高分子电解质,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其显著的特点是高吸水性能和高保水性能。应用FloryHuggins热力学理论和溶液热力学理论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从高分子结构角度对吸水机理亦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纳米吸波材料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结构特征及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纳米材料具有极好的吸波特性。文章从纳米材料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纳米吸波材料的性能特点,阐述了其吸波机理;介绍了各种纳米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吸波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军事隐身材料和民用防护材料,其机理本质上是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由电磁损耗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电阻型、电介质型和磁介质型。本文从这三种类型的不同机理出发,分别论述了碳纤维、石墨、导电高聚物、钛酸钡、铁氧体及金属微粉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在吸波方面的机理、应用,并对其它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也有论述,最后对吸波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地区地震波传播条件进行分析,认为能量屏蔽作用的产生机制有3种:一是强反射界面引起反射型能量屏蔽;二是强黏滞层剧烈吸收损耗引起的耗散型能量屏蔽;三是粗糙面上或非均质介质中的地震波散射引起的散射型能量屏蔽.有时强能量耗散带与强反射界面伴生,产生双重能量屏蔽作用.根据3类能量屏蔽作用机制,提出克服或减少能量屏蔽作用的7种方法:①优化测线部署避开强能量耗散带和散射带;②从激发、接收方面增加透过能量;③优化观测方式避开屏蔽段;④采用高密度地震勘探增加有效接收道;⑤用处理手段消除由强反射界面衍生的多次波、折射波,以及屏蔽带衍生的其他干扰;⑥用转换横波勘探以增大强反射界面的最大透射能量窗;⑦黄土塬区适当结合弯线勘探以减少黄土层的强吸收屏蔽和黄土层底界的强反射屏蔽.  相似文献   

18.
高吸油性树脂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吸油性树脂是一种低交胶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首先介绍了传统吸油材料及其优优点,继而对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机理,性能指标,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它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机制的构建是管理绩效显现的核心。众多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处置的实践表明,提高应对学生危机事件的能力,其核心是构建一套科学高效、运行顺畅的危机管理工作机制。对高校学生危机管理工作的内涵及范畴进行诠释,反思当前高校学生危机管理工作,吸收有关危机管理的最新理论,提出融组织决策、信息预警、危机干预、舆情表达、矛盾调处、培训演练、运行保障、调查评估、责任追究等一体的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浮选介质水经磁化处理后,石英的上浮率与介质pH值的变化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磁化处理可以使石英上浮率减少,使Ca^2 对石英的活化能力降低.文章认为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磁化处理增加了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削弱了水分子之间的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减小了石英对H^ 吸附的位阻效应,使Ca^2 在石英表面的竞争吸附更加困难,从而使Ca^2 对石英的活化能力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