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论及社会教育问题时,始终坚持围绕以人的本质为核心,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虽没有系统的论述教育思想,但却从人的本质理论和实践性等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为当今社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有效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问题的探讨,近年来再次成为热点。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贯穿的实践观点这一主线,从实践的世界观意义、实践在整个感性世界中的本质地位以及马克思哲学实现的变革等角度阐述实践在马克思新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问题的探讨,近年来再次成为热点。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贯穿的实践观点这一主线,从实践的世界观意义、实践在整个感性世界中的本质地位以及马克思哲学实现的变革等角度阐述实践在马克思新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青 《科技信息》2012,(24):75-7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实践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基石。本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意蕴进行了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写的一篇笔记。实践观点是贯穿《提纲》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核心。文章首先阐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真谛。分析了实践引入到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理论创新。并探讨了实践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的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的新哲学体系制定了一个创新性纲要,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的最根本观点,即实践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从头到尾贯穿在整个《提纲》中的一根红线。在这一观点统领下,马克思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勾划了新哲学的大致轮廓。它标志着马克思已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走向更高一级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一个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系统的哲学纲要,宣布这是他的“新唯物主义”.恩格斯把《提纲》看成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马克思、恩格斯后来一直没有放弃《提纲》的观点,始终把它贯彻于自己的研究之中.因此,把《提纲》提出的“新唯物主义”说成是实践唯物主义,并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并不是像传统哲学教科书说的那样,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而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过程中,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确立了一条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考察、理解自然、社会、人和人的认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教科书的观点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观点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1.
1845年马克思写成《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开始形成他的新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马克思新世界观之新,首先是哲学新视域,马克思在《提纲》中实现了他的哲学视域从解释视域向实践视域的根本转变;其次是哲学新体系。即初步形成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再次是哲学新特点,即新唯物主义体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三条,从实践角度出发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批判,在详细分析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理论基础上,指出该关系理论对现代高校实验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并提出几点实践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是自然存在物的角度论述了人不但具有能动性,同时还具有受动性。在此基础上他在其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通过对一切旧唯物主义尤其是费尔巴哈和唯心主义的批判,间接地阐明了受动性是能动性的基础,能动性是对受动性的反求,人是通过实践实现二者的统一的。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未能认识到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未能真正理解“实践”。  相似文献   

14.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以实践作为其哲学出发点,对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的本质、人—环境—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哲学的使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我国现在正处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闪耀着真理光辉的科学理论,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思想形成的内在机制是在其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的,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真正的理论生长点。马克思是以实践为基础、起点,来逐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的。这一点可以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感受得到。恩格斯把《提纲》称为“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也就是肯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生长点。如果我们把《提纲》看作“新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纲要的话,那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可以看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第十一条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于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研究者在理解上存在着分歧。传统的理解一般认为,这句话是说: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由于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懂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继承并扬弃了历史上已有的、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在对现实经济领域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思想,实现了异化概念由政治和哲学领域向现实经济领域的转向。马克思在异化劳动思想中,从人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本质出发,通过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的本质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的异己化存在。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不同,马克思所谓异化劳动的主体由绝对精神或自然的人转向现实的、具体的人。马克思试图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中寻找人走向自我异化的原因。虽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因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还有不成熟之处,但毕竟揭示了生产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隐含了唯物史观的天才萌芽,同时在对人的本质及社会历史观的认识方面亦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制度文明?目前人们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在本文中试图从构建制度文明的主体的角度,对其实质作出哲学界说,即制度文明是对象化了的人类进步的社会本质,是内化为人类本质力量的社会生存条件在制度中的折射,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过程的标志。 制度文明作为对象化了的人类进步的社会本质,表明进步的社会制度与进步的人类社会本质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对于这种联系,既不能理解为黑格尔式的制度是人的精神本质——绝对观念的外化,也不能理解为费尔巴哈式的制度是人的生物本质——类本质的产物,而只能视制度文明为人类进步本质的展示,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确证。关于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曾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经典性的说明:“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其意表明人的本质是包含三个有机层次的系统。第一层次是人区别于动  相似文献   

19.
1845——1846年,是马克思认识论思想的重要转折点,马克思写于布鲁塞尔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提纲》、《形态》)就是这个转折点的代表作.由于当时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胜利,而德国还处于封建的普鲁士王朝的统治下,迫切需要进行改变现状的革命运动,使得积极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提出科学的认识论.同时,由于马克思和恩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有一个认识过程。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我意识”、理性,并具体化为自由。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并以此衡量国家制度的好坏和现实的是非。离开青年黑格尔派后,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中,提出了“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