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中等立地上15年生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全钠、水解氮、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交换性锰含量为杉木>马尾松>木荷;土壤速效磷、全钙、全镁、有效铁含量为马尾松>杉木>木荷;而各林分土壤的pH值则无明显差异。合适的混交林可调节土壤大量营养元素及有效微量元素状况,改良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林木丰产。  相似文献   

2.
镁对黄瓜与小白菜生长、养分吸收及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培试验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镁质量浓度,显著促进黄瓜、小白菜植株生长,适宜的镁质量浓度为40mg/L,随着溶液中镁质量浓度的增加,黄瓜、小白菜植株中镁含量显著增加,明显抑制植株对N、K、Ca元素的吸收,植株中K/Mg、Ca/Mg养分比值与植株生长关系密切,缺镁时、黄瓜、小白菜叶片过氧化酶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黄瓜根系输导组织异常,小白菜叶片栅栏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紊乱。  相似文献   

3.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叶片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三倍体毛白杨幼林阶段不同无性系叶片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在造林后的第2、3和4年中, 每年连续在春、夏和秋季对叶片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通过将测定结果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表明:叶 片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之间有显著差异;元素P、Ca、Mg、Fe和Mn的季节含量以及N与P含量的比值(N/P)随 林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在元素含量随季节变化的趋势分析中,P、N/P、K和M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近似 为线性,元素N、Ca、Mg、Fe、Cu和Zn的含量变化趋势近似为曲线。通过组间效应方差分析得出叶片养分元 素含量均随不同林龄的变化有显著差异,而对于不同无性系,只有元素Mg和Mn的含量在无性系之间存在显 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不同林龄油松针叶凋落物初期分解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凋落袋法,研究了北京山区24、32、40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针叶凋落物初始化学组成、分解速率以及养分释放过程。结果表明:凋落物初始基质无机养分含量、灰分、粗蛋白、C/N在3个林龄之间差异性明显(p<0.05)。凋落物失重率季节动态变化表现为双峰型,且季节变化明显。随着林龄的增大,针叶凋落物年平均分解速率、分解系数k值逐渐增大。通过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可知,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失重率、N剩余百分率在不同林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P、K、Ca、Mg元素的积累释放受林龄影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5.
以合肥市常见的6种针叶树种为对象,就其针叶养分(包括氮、磷、钾、钠、钙、镁等)含量及其回流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养分利用效率及回流率存在一定差异。所测的养分中,磷的利用效率和回流率最高,分别是461~4 495 g/g和5%~64%;其他元素依次为钾(215~567 g/g和13%~64%)、氮(62~114 g/g和10%~40%)、钠(364~424 g/g和7%~24%)、镁(214~316 g/g和-57%~12%);钙的利用效率较低(43~73 g/g),并在落叶中富集。不同树种中磷和钙的利用效率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氮和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各养分利用效率与立地土壤中的养分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马尾松林针叶养分含量及其转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贵州龙里林场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密度马尾松针叶凋落前后N、P 、K、Ca、Mg、Fe、Mn、Zn、Cu等9种养分含量及其转移特征。结果表明:叶片凋落前Ca含量随林分 密度增大而提高,其他元素含量未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叶片凋落后Mn含量表现出随林分密度增大 而增大的趋势,其他元素含量在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叶片凋落前后N、P、K、Mg发生了不同程度 的转移,Ca、Fe、Mn、Zn、Cu未发生转移或发生负转移;N、P、K、Mn、Zn、Cu转移率随林分密度 增大变化趋势不明显,Fe转移率随林分密度增大有所降低,Ca和Mg转移率随林分密度增大有所提高 。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及能量归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到2006年1月在福建沿海惠安赤湖林场利用分解袋法对18 a生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变化及养分归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解过程中,C、Ca含量呈上升与下降交替进行的倒“S”型,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小,N、P的浓度总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K的浓度在分解前3个月急剧下降此后变化平缓,Mg则在分解过程中有升有降.木麻黄细根分解过程中养分浓度的变化与地上部分相似.分解一年之后,细根分解都表现为养分释放,K的损失率最高,达91.41%,其次是Mg和Ca,再次是C和N,P的损失百分率最低.18 a生木麻黄人工林每年通过细根枯死向土壤归还的N、P、K、Ca、Mg养分分别为4.911、-0.017、4.933、2.160、0.416 kg/hm2.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年能量归还量、年能量净生产量、年细根能量归还比分别为33.4×106kJ/hm2、91.35×106kJ/hm2和36.56%,细根年能量分解损失量可达56.94%.  相似文献   

8.
以楸树27个无性系为材料,采用凯氏常量定氮法、钼蓝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了叶片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并对叶片N、P、K、Ca、Mg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与生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N素含量随着生长季节而降低。27个楸树无性系叶片中,除全N、全K、Mg含量在无性系间有显著的差异外,P、Ca含量在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无性系的生长与N素含量有显著相关性,N素的多少直接影响楸树幼树的生长,但是楸树对于N素的吸收利用又受P、Ca的影响,P有利于N吸收、而对Ca有一定的制约作用;Mg对于K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P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测定的5种营养元素中,楸树所需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分别为16.800、0.079、5.740、2.700、0.317 g/kg。  相似文献   

9.
罗光  卢晓华  杨美丽  仝霞 《武夷科学》2006,22(1):136-140
通过对南平市烟区516个有代表性的烟叶样品测试分析的结果表明,烟叶中各种养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N1.61%、P0.37%、K3.60%、Ca1.73%、Mg0.29%、S0.90%、Fe98.42mg/kg、Mn305.14mg/,kg、Cu24.45mg/kg、Zn75.95mg/kg、B28.25mg/kg、C10.47%。其中钙、镁、氯含量偏低,硫、锰、铜、锌含量偏高,氮、磷、钾、铁、硼、还原糖和烟碱的含量处于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氮沉降增加以及短期氮沉降恢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pH值、NH4+-N、NO3--N、交换性钙、镁的影响。试验设计为5种处理,分别为N0(0kg·hm-2·a-1)、N1(60kg·hm-2·a-1)、N2(120kg·hm-2·a-1)、N3(240kg·hm-2·a-1)、Nr(氮沉降恢复),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尿素[CO(NH2)2]作为氮源,每月以溶液方式对林地进行喷施。通过3年的处理后发现,氮沉降使土壤容重降低;0-20cm土层pH值出现短期的突增,而20-60cm则随氮沉降量的增大其酸化程度也越大;0-40cm土层中土壤NH4+-N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比较为:N3>N2>N0>N1;40-60cm土层为:N3>N2>N1>N0,;土层中NO3--N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N3>N2>N0>N1。氮沉降促进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增加。短期的氮沉降恢复过程中,土壤NH4+-N和NO3—N出现了显著的恢复特征;而土壤容重、pH值、交换性钙、镁也出现了一些恢复现象,但其特征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枫树山林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枫树山林场四个分场不同林分类型下森林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枫树山林场森林土壤表层pH值偏低,除毛竹pH值较高外,其余林下土壤pH一般都在3.7以下。这主要是由于枯落物分解产生的腐殖酸所致,市区工业污染也是原因之一。(2)大部分土壤供P水平极低,供N水平中等,供K水平稍高,土壤一般不缺K。(3)不同林分类型下的土壤肥力存在较大差异:在同龄杉木林、马尾松林和天然阔叶林中,以天然阔叶林林  相似文献   

12.
千烟洲试验区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区人工林的养分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和马尾松人工林中的N、P和K养分元素积累量分别占7种元素积累量的41.8%和46.6%。而木荷林只占22.9%,说明了湿地松和马尾松人工林生产1t干物质生物量要比木荷人工林消耗更多的N、P和K养分元素。通过降雨淋溶归还给3个林分的7种养分元素量,分别为相应林分凋落物中的养分元素归还量的0.29倍、0.20倍、0.15倍。按林分生物循环特点可把该试验区的人工林划分为:湿地松林和马尾松林为高存留、低归林,木荷林为高归还、低存留量两种类型。前者易消耗地力,后者则能改善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杉木林下普遍存在的芒萁群落进行了N、P、K、Ca、Mg、Al、Mn七种元素动态、分布和循环研究。结果显示了各元素含量变化和贮量分布的特点,最后以各元素的周转期、利用系数、吸收系数和循环系数表示了芒萁群落的生物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杉木林营养质量分析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闽南绿竹林的营养元素P、K、Na、Ca、Mg的含量特征以及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中绿竹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这5个营养在绿竹林各组分中,P的含量最低,K的含量最高:(2)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中各月绿竹叶的营养元素含量大小基本上是K>Ca>Mg>Na>P(97年4月至6月绿竹叶的Mg>Ca除外);(3)1997年1月绿竹林P、K、Na、Ca、Mg的库存量分别为0.820、70.525、6.783、12.275、9.564g/m2。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定位研究法采集位于浙江富阳路西林区垦复与未垦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纯林枯落物样品(2002~2003年),对其枯落物的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论夏季或冬季,未垦复毛竹林枯落物烘干重量均显著高于垦复毛竹林,未垦复毛竹林冬季枯落物烘干重量是垦复毛竹林的1.65~5.74倍。不同毛竹林枯落物养分呈现相似的变化特征,即垦复毛竹林枯落物养分含量和贮量由高到低序列为:Ca、K、Mg、N、P,养分含量0.16~3.3 g/kg,养分贮量0.20~4.50 kg/hm2;未垦复毛竹林相应序列是Ca、K、N、Mg、P,养分含量0.20~5.10 g/kg,养分贮量0.70~29.10 kg/hm2。毛竹林垦复之后由于林地表层的枯落物数量大为减少,枯落物养分贮量也显著低于未垦复毛竹林,因而制约潜在肥力的稳定提高,进行土壤管理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两个杨树无性系中大量元素含量的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研究了两个杨树无性系(I-69杨和I-72杨)各生物组分中大量元素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无性系的大量元素在其各生物组分中的含量相近,变化规律相似;两个杨树无性系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均以叶中元素含量的年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分别为82.6%、82.2%、84.7%、85.7%和88.7%;当年生小枝与2年生小枝积累大量元素的规律相似;各生物组分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存在养分的“稀释效应”;氮、磷、钾的平均含量以叶中最大,钙、镁以当年生木质部最大。研究结果可为杨树人工林的营养管理和地力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