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专业实践是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切实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途径,规范实践研究环节的监管和评价,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育理念,东莞理工学院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重树培养目标、重构专业实践、重组培养流程、重塑培养要求、重建培养平台“五重改革”,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行(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同职业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的实践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实践创新能力,该文提出了"三环一体,三段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促进研究生培养的三个环节"教学、科研和论文"一体化,实现"课程教学+实践训练+论文就业"三阶段培养模式的螺旋式上升。以达到有效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蒋红燕 《科技信息》2011,(14):I0011-I0011
从2009年开始,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重大举措。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其目的是培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如何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体现应用型目标,强化应用型目标,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地方应用型院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构建全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要求,是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的要求,是特色名校工程对高校定位发展的要求。而目前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从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所有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确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明确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定位;结合专业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加强知识产权实践教学等方面,切实加强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产权教育。  相似文献   

7.
2009年教育部发文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培养学术型研究人员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过程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部分。该文结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提出构建理论学习、校内实践、企业实践“三位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阐述构建该体系的核心内容,并进一步在实践质量保障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践课程教学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硕)知识应用能力,增长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该文从实验平台建设、实验项目、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专业学位硕士实践课程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与验证的建设思路和教学经验。以无线电系统中重要的数字下变频(DDC)器设计实验为例,详细展示了课程教学过程与实验实施方法。实际教学效果表明,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了现代无线电系统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提高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以材料工程专业为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已有实践教学基础上探讨了教学改革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构建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高校开始着力培养计算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文章通过现状分析,发现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高、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从教学体系、科研实践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增强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探讨了影响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结合重庆文理学院在材料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的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研究生评价体系等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现阶段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仍不是很完善,相关理论和实践仍在摸索和经验积累阶段。论文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学生专业技能需求调查为切入点,以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性、工程应用性为目标,从课程设置、实验体系优化.指导教师作用强化等方面着手,建立面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较为全面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相结合 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研究生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4.
理论课程、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三大环节,而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研究生毕业质量的重要保障.要确保专业实践环节的质量,必须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注重专业实践的全过程管理,构筑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实践教学对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托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注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对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业研究生的培养设计了合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为支撑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综合实践平台;为进一步强调专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IT自主创业的实践模式。制定了研究生课程特别培养计划。初步形成了融专业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实验实践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福  于宝垄 《科技资讯》2011,(22):228-228
全日制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是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新途径。在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设立实践基地所需必备条件、设立程序、实践基地权利与义务等方面探讨了建立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秦丽丽 《科技信息》2010,(19):19-20
教育部2009年起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并开展的又一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全日制的研究生专业学位且有学历的教育。其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也不等同于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非学历,本文就其发展、定位、制度、招生、教学、论文、文凭、教育成本等进行比较探索,以更好地规范其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全面提升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但目前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培养目标与内容不明确、实施载体与管理机制不清晰、实践教学条件与保障体系未落实等问题。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点积极探索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构建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实施路径,并建设实践平台与“双导师组”保障了实践教学条件,构建多元化实践考核模式保障了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做好我校汽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对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方案从课程体系改革到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从指导方向和方式改革到评价体系的改革,全面深入地建立了我校汽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坚定了学生投身国家汽车工业的兴趣和决心,促进了学生和企业的互动,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学校的生源质量,加快了毕业生融入企业技术团队的进度,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储备了人才。  相似文献   

20.
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宗旨,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主要从高校管理部门引领护航、双导师"联合培养"、培养基地助力三大模块入手,改革过去高校"一厢情愿"的联合培养机制,深化联合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