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探索添加秸秆和水泥作为墙体改性材料对于生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以重庆市北碚区清云峡村某改性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测的冬季室内外温度和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运用软件模拟的手段,通过与相同模拟条件下普通生土民居和砖砌民居的数据对比,依据相关标准和调研情况,对其进行冬夏季热环境评价.研究发现这种改性土坯建造的民居不仅保有生土夏季隔热的优势,同时较普通生土民居改善了冬季室内热环境,但室内冬季温度仍然较低,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室内冬季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北农村生土民居室内环境实测与技术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大开发和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生土民居的优秀之处,克服不足,改善西北地区广大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十分必要,通过对陕南山地传统生土民居的实地测试和分析,证明生土民居有着优良的室内物理环境,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室内光线较差、通风不畅等,这些都阻碍着乡村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文中最后根据实测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西北地区乡村生土民居的发展起到引导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陕南汉中地处我国南北气候交接带,建筑气候属于夏热冬冷地区。为了解该地区乡村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以当地典型传统生土民居和砖混民居为例,通过对冬季室外气象参数及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多项参数的现场测试,分析了陕南乡村民居的冬季室内热舒适状况与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季湿冷特征显著,乡村民居室内热环境较差,两种民居室内热状况特点有所差异,其中砖混民居室内平均温度略高,而生土民居室内温度稳定性较好。本文根据室内外热环境分析结果,结合两类民居建筑构造特征,提出了适宜的节能构造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量大面广的传统民居是中华文明与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南方传统民居是我国民间营造技艺不可缺的重要分支与文化载体。福建传统建筑是南方穿斗体系的重要分支,多元、复杂的福建传统民居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目前对于福建传统民居的研究,主要以民居平面类型和小区域的木构架样式为主,缺乏对福建地区木构架的类型梳理和构架演变的系统研究。本文基于福建地区内100栋合院式民居,结合《鲁班经》《营造法原》等营造做法的解读、比对,从大木构架营造特征的辨析入手,依托建筑类型学、口述史等方法,将传统民居正厅大木构架分成“前廊+厅+后廊”三个组成空间并提炼出不同型制类型,通过研究类型分布厘清各地区正厅大木构架地域性,并结合空间和时间揭示福建地区合院式民居正厅木构架的演变过程。为福建省、乃至我国南方传统民居营造特征辨识及其谱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意义、民居研究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和成就、民居研究的现状,包括民居研究与社会、文化、哲理思想的结合,与形态、环境的结合,与营造、设计法的结合以及与保护、改造、发展的结合。论文最后着重提出了两点展望,一是抢救民居遗产和加强民居的保护和利用,二是深入进行民居理论的研究,从而使民居研究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陕南青木川老街80户传统民居建筑现状及室内热舒适度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传统生土墙体及建造技术与陕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性良好,建议更新技术手法并推广。针对生土墙体内墙饰面易脱落、室内通风不佳等问题,通过使用新型内饰面材料、改变门窗开启方式、在特殊部位加入通风装置等措施,实现对现存生土墙体的低成本改造。对已改变使用功能的荣胜昌旱船屋室内热环境进行抽样实测,分析影响室内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措施,减少室外温度交换,提高室内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民居的营造与自然环境融洽度高,对应生成了诸多以调适居住环境为目的的设计方法与营造经验。文章以一种斜向门道空间为例,从空间营造与使用角度出发,遴选室内、院落和巷道三种代表性空间形态,对其进行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斜向门道空间对民居建筑微环境能够起到有效调节作用,改善场域风环境,提升活动空间整体舒适度。将传统营造经验通过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知传统建筑自身所蕴含的绿色营造智慧,为传统民居在当下的新发展提供多样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100栋福建合院式民居,结合《鲁班经》《营造法原》等营造做法的解读、比对,从大木构架营造特征的辨析入手,依托建筑类型学、口述史等方法,将传统民居正厅大木构架分成"前廊+厅+后廊"3个组成空间,并提炼出不同型制类型.通过研究类型分布厘清各地区正厅大木构架地域性,结合空间和时间揭示福建地区合院式民居正厅木构架的演变过程.为福建省乃至我国南方传统民居营造特征辨识及其谱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通过对传统民居经济功能提升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安居古镇以及广大的传统民居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借助文献归纳法和田野调查法两种研究方法,注重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通过广泛查阅文献、书籍等资料,梳理和总结出传统民居经济功能提升的"民居+旅游"("传统村落+观光农业"、"古镇+观光休闲")模式、"民居+文化"(民居+生态博物馆、民居+文化创意园、民居+影视文化创作)模式、"民居+农业"模式。【结论】将梳理出的传统民居借鉴功能提升模式与安居古镇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安居古镇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安居古镇可以走融"休闲农业、古镇休闲游、文化体验游"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通过对传统民居经济功能提升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安居古镇以及广大的传统民居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借助文献归纳法和田野调查法两种研究方法,注重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通过广泛查阅文献、书籍等资料,梳理和总结出传统民居经济功能提升的“民居 + 旅游”(“传统村落 + 观光农业”、“古镇 + 观光休闲”)模式、“民居 + 文化”(民居 + 生态博物馆、民居 + 文化创意园、民居 + 影视文化创作)模式、“民居 + 农业”模式。【结论】将梳理出的传统民居借鉴功能提升模式与安居古镇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安居古镇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安居古镇可以走融“休闲农业、古镇休闲游、文化体验游”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陈波  黄勇  余压芳 《贵州科学》2011,29(5):57-60,64
黔东南苗族传统吊脚楼的营造过程不是简单的建房过程,其中包含了当地独特的文化习俗、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技术及建筑理念,是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的城市化选程的加快,砖木和砖混结构建筑及其现代化的建造方式对传统的苗族吊脚楼造成很大冲击,对其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的研究是紧迫而必要的。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传统吊...  相似文献   

12.
从中西方建筑理论的根源处解释了中国古建筑和西方建筑在情与理的处理方面的差别,再从建筑形式、建筑空间、建筑材料、建筑价值四个方面出发,分别阐述了东西方建筑的审美特征的不同。最后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出发,解释了外环境和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说明中国人最早而且最坚定、最始终如一地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互相照应,共同体会的。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层面提出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换"的观点,揭示建筑形式背后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以利于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将传统建筑的有无价值统一转化,使中国建筑文化得以在当代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从单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群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和城市整体文化的价值转化三个层面给予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古建筑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当今社会也愈加重视对古建筑的修复。结合实践经验,从若干分项工程详细论述了古建筑维修施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生土窑居的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土窑居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取之自然而融于自然,或依山靠崖、或妙居深壑、或深潜土塬,具有因地制宜、施工简便、造价低廉、适应气候及可再生性强等特点;深藏于土层之中,充分利用地下热能和覆土的储热能力,"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储能、调解洞室小气候的功能,最符合生态原则.生土材料是最理想的保持生态自然系统中物质流与能量流平衡的材料.因此,从生土窑居存在之自然、用材之巧妙、构筑之合理等方面探讨生土窑居的生态优势,以弘扬生土窑居千百年来带给我们丰厚的建筑文化和生态精神.  相似文献   

16.
冬冷夏热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的需要,提出了房屋建筑各部分的构造节能技术。对冬冷夏热地区大力推广节能建筑设计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参考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基坑施工对临近建筑物影响的问题。对于软土地区的基坑而言,由于土体力学参数较低,基坑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更加严重。结合某实际工程,以数值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软土地区基坑施工对其附近土堤稳定性的影响,并重点对基坑施工影响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地区基坑开挖的影响范围明显大于经验值,需采用合理的支护措施,以控制其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仅采用钢板桩支护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需要在钢板桩内部增加1~2层内支撑,以保障临近建筑物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软土地区基坑工程施工影响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西绛县景云宫玉皇殿是我国珍贵的元代早期建筑遗存,其建筑体量较大,做法独特.通过对其建筑进行实际勘测,对其形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其与周边同类建筑和《营造法式》记载进行了对比,总结了该建筑的营造特点,为研究该地区古建筑由早期至晚期发展演变提供了实测资料.  相似文献   

19.
李亚 《科技资讯》2012,(25):49-4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数量已经开始急剧上涨,高层建筑作为能够容纳相当数量居民的建筑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建筑行业,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材料之一,其混凝土构件是建筑结构最主要荷载承力的组件。本文试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两个方面,阐述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希望能对混凝土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无锡城区旧建筑及历史风貌街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20余年来,无锡城区近300万平方米的各类旧建筑被“无情”地拆除,其中不乏有价值的老房子及具有无锡地域特征的历史风貌街区。作者以建筑滨方法对无锡城区目前遗存的旧建筑和历史风貌待区进行了调查和专业意义上的分析,提出了无锡新的城市建设应注意城市传统肌理的继承与发展,加强街区空间尺度的控制,注重传统单体空间建构意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对有价值的旧建筑的循环再利用和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