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宝鸡地处大陆内部,地形封闭,降水年际变化量较大等原因,干旱已成为宝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植被覆盖作为影响干旱的重要因素,对于改善宝鸡地区生态环境,减少雾霾天气具有重要意义.将气象站点数据和遥感数据结合,对比干旱事件与多尺度SPI的符合度,将植被覆盖干旱敏感性与SPI-3进行相关分析,比较植被覆盖敏感性与SPI-3之间相关性在季节上的差异.结果表明:①SPI-3与干旱事件的对应关系最明显;②春夏两季SPI-3与植被干旱敏感性的相关性高于其他季节;③运用植被覆盖干旱敏感性分析宝鸡地区2016年4—8月敏感性程度及分布,发现宝鸡地区敏感性分布区域逐渐扩大,敏感性增强,敏感程度多为轻微敏感和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根据爬行动物的分布,江西被划为5个动物地理省:赣南丘陵山地省、赣中丘陵山地省、赣东北丘陵山地省、赣北平原省和赣西北丘陵山地省.本研究用G-F指数分析5个动物地理省的爬行动物多样性.结果 表明:赣南丘陵山地省的属多样性(DF)、科多样性(DF)和G-F指数(DG-F)均最高,分别是3.611、7.956和0.546;赣西北丘陵山地省的DF、DF和DG-F最低,分别为3.209、5.279和0.392,赣中丘陵山地省的DG-F也是0.392.G-F指数很好地反映了江西不同动物地理省爬行动物的科属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宝鸡干旱变化、突变以及周期等特点。方法利用宝鸡地区3个标准站1961-2016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选用SPI作为干旱监测指标,辅以小波分析、滑动T检验、Yamamoto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61-2016年宝鸡地区SPI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095/10a。夏季最为湿润,春季和秋季有下降倾向,倾向率分别为-0.06/10a和-0.062/10a,冬季最干旱。1961-2016年宝鸡地区干旱变化存在多个震荡周期,其中15a为第一主周期,6a为第二主周期。宝鸡地区干旱突变年份主要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及2000年左右。结论宝鸡地区1961-2016年气候变化呈现干旱倾向,春、秋两季的干旱气候主导了地区干旱趋势,且未来几年仍有干旱趋势。  相似文献   

4.
Γ()-的计算王晓江(宝鸡教育学院数学系宝鸡721007)实分析中把广义含参变量积分定义为函数,即当时,有对上式作变量替换:令t=X2.于是有以下讨论积分的值。根据重积分化为累次积分公式有:注意到非负且点集,故由重积分的极坐标系变量替换,有作者:...  相似文献   

5.
大力开发和强化天山、祁连山的"水塔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兰新—陇海铁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中国段 ,这条铁路线横跨我国东、中、西3部分地区 ,全长4131公里。从地貌和生态角度可分为3段 :(1)连云港—宝鸡段 ,铁路沿线两侧各100公里范围内生态环境优良 ,为我国的粮仓 ;(2)宝鸡—兰州段 ,生态环境中等 ,水土流失严重 ;(3)兰州以西 ,长度占陆桥全长的58%(2800公里) ,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其中甘肃的安西至新疆的达坂城为特干旱地区。兰新段特别是乌鞘岭以西铁路沿线水资源几乎完全依靠天山、祁连山的降水和溶雪水源补给 ,滋润一片片绿州。试想我国西北广大地区如果没有天山…  相似文献   

6.
该报告研究了丘陵山地姿态智能调控动力底盘的平衡摇臂悬架、H型传动、角平分变地隙机构和双轨变轮距机构;丘陵山地谷物收割机的扬谷-旋风-吸杂组合式的分离清选系统、短程高强度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整机模块化设计技术;丘陵山地便携式插秧机分插机构和可调式后置随动辅助支撑机构等技术。研制了丘陵山地姿态智能调控动力底盘、丘陵山地谷物收割机、轻型人力插秧机、半机动插秧机和轻型动力插秧机5种样机。  相似文献   

7.
60年来中国农业干旱时空演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干旱发生越来越频繁,总结我国农业干旱发生的时空演替规律对于指导我国农业抗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近60年来农业干旱受灾、成灾、绝收面积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农业干旱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近60年来我国干旱的发生整体呈上升趋势;6大耕作区中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旱面积占全国干旱受旱面积的69%,为全国的重旱区.全国各省份对干旱的承受能力与各地区经济发展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宝鸡地区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大风、沙尘暴、雾日、冰雹、暴雨、干旱.采用宝鸡地区10个县站1961~2000年气象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宝鸡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将宝鸡气象灾害分为多灾区、中灾区和轻灾区等3个区,对各个灾害区进行了环境分析评价,为宝鸡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G85成渝高速公路(永川段)为例,探讨丘陵地区高速公路生态用地的帚观规划以及建设模式.在剖析公路景观中4个典型区域的规划模式及其植被配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大尺度景观的设计理念:根据公路途经地域的不同,设计田园乡村绿化景观、山地丘陵绿化景观和村镇绿化景观,以展示沿途的田园风光、山地风景和村镇绿化景观;结合有色植物的合理配置,展示景观动态.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我国第四大产栗省 .豫南地区是 2 0世纪 80年代初原林业部首批命名的全国板栗生产示范基地 .豫南地区面积 187万 hm2 ,各种宜林丘陵山地 133万 hm2 ,其中各类板栗林面积 36 .3万 hm2 ,2 0 0 0年年产板栗逾 80 0 0万kg,占河南省板栗总产量的 76 .5 % ,随着 3年生以内的幼树陆续进入结果期 ,产量仍会有很大增加 .由于遵循果树“上山下滩”的发展方针 ,在豫南丘陵山地 ,板栗树栽植地海拔较高、没有固定株行距 ,土肥水管理不便、土壤中普遍缺乏硅、锌、硼元素和近年连续干旱等诸多因素 ,导致的板栗树大小年产量差异平均为 40 %~ 70 % ,…  相似文献   

11.
首次提出了“渭河河道及滩地自然区”是宝鸡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中关于盆地半湿润区的一个独立自然区;分析了渭河宝鸡境内,林家村至扶风牛蹄河段,90km长河道及滩地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环境变化状况,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涨落-耗散定理分析了其发展态势,指出渭河河道及潍地区自然区已成为关中盆地半湿润区的一个脆弱生境,初步探讨了这一脆弱生境及其演化对宝鸡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致灾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提出了对该自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反演宝鸡市市区的地表温度,定量分析研究近20年来研究区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和分布特征,以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和合理规划未来城市的发展。方法利用1995-2015年Landsat 5TM和Landsat 8TIRS影像数据和气象台站资料,采用GIS和RS技术,实现对渭河阶地型城市——宝鸡市地表温度(LST)的反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热岛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分析LST与NDVI,NDBI的空间对应关系。结果与结论宝鸡市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场分布及延伸与宝鸡市空间扩展布局相一致,热岛范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低温区和次中温区面积减小,相应的次高温和高温区面积增加,热岛强度明显增强。在渭河阶地型城市的空间格局上,地表温度与NDVI呈负相关关系,与NDBI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60-2010年海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16个气象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分析海河流域作物生长季(春季至秋季)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春季海河流域干旱最为严重,多年平均干旱率高达56.90%;夏季较春季干旱率明显降低,多年平均干旱率为7.59%;秋季干旱率呈现出增加趋势.(2)春季干旱在1960年代最为严重,夏季干旱在1990年代最为严重,而秋季干旱在1980年代最为严重.(3)春季干旱发生概率最高,整个海河流域均在19.61%以上,干旱发生概率在50%VA上的地区面积占海河流域的3/4,河北东北部和京津一带是春季干旱发生概率最高的地区;夏季干旱发生概率较春秋低,干旱发生概率最高的地区为大同和张家口以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秋季干旱发生概率在25%以上,发生概率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地区.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可拓工程方法中物元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综合物元模型,运用综合评判物元理论模型对渭河陕西段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定.评价结果表明,渭河陕西不同地段水质状况不同,宝鸡至西安段水质较差,西安至渭南段水质存在恶化趋势.评定结果与现场调查资料相一致.该方法模型简单,评价结果可靠,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表4,参10.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宝鸡9个站点30 年(1971~2000年)气温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和模糊聚类等方法,分析了宝鸡地区气温的空间分布,并将宝鸡分成北部丘陵和渭河川原2个区域,探讨了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为宝鸡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地形坡度、地层岩性、到地质断层距离、到地面水体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和到交通干线距离为评价因子,应用信息量模型,对重庆市涪陵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涪陵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极重度危险、重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和无危险5个等级,涪陵区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和乌江沿岸带、黄草山和武陵山两山生态控制区以及境内人口密集的城镇建设区,中度以上危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江新妙镇、石沱镇、珍溪镇;西南坪上的北部高山区;沿乌江江南城区和白涛片区以及武陵山的南部地区等,这些沿江、沿河区域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以及不良的人为活动,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地势平坦地区。  相似文献   

17.
渭河咸阳段傍河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城市地下水处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严重污染的问题,通过对渭河阳段傍河水源地地地下水质的调查,了解了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分析了渭河水对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质的影响。从长远看,要对渭河水和潜水进行处理,以保证深层承压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8.
渭河流域陕西片的水环境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经陕西境内的渭河干流主要断面的流量逐年减少,而入河污染负荷却保持着增加趋势,导致渭河水质超标严重这一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渭河流域陕西片的降雨特性,并以降雨形式、地表特性(土壤类型,前期土壤湿润程度,土地利用)、地形特征等因素为基础,利用SCS模型进行了流域产流量的模拟计算。从降雨量与产流量的关系表明,单场降雨量小于6 mm时较难产生地表径流;由于流域片内除径流外没有可以利用的其他水资源。提出了改善渭河水质须削减入河污染负荷和增加河道流量并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文利 《河南科学》2014,(4):616-619
以渭河宝鸡市区段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沉积物中总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沉积物碳-氮-磷两两间的耦合关系,并对渭河宝鸡段沉积物中营养盐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OM浓度为0.378%~1.702%,TN浓度为0.031%~0.335%,TP浓度为0.053%~0.100%,沉积物TOC与TN和TP两两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且主要来源于藻类和水生生物;通过对营养盐污染评价发现,该河段沉积物有机污染较轻(有机指数均值为0.129),处于较清洁状态,N、P污染相对严重,具有造成较小生态风险的可能性,应注意控制外源氮磷的输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历史时期宝鸡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101-2000年间宝鸡地区地震灾害的记录数据做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历史时期宝鸡地区地震灾害在时空分布上呈现出不甚均匀的特性。在时间方面,百年际变化呈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显示相对平静和显著活跃相互交替的特点;在空间方面,震灾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岐山、凤翔、陇县。统计显示宝鸡较大的震害大部分来自于邻近地区的波及震,震源在宝鸡地区的较大震害较少。结论近年来,随着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增强,宝鸡地区受到邻区中强地震活动的波及影响也更加明显。因而该地区的地震区位分析和地震预测成为未来防震抗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