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飞  王振光 《科技信息》2011,(3):I0029-I0029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软件人才,校企合作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本文通过对河南高校软件学院校企合作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作简单分析,同时以河南大学软件学院近年来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为例,为探索软件学院今后办学模式及科学发展汲取经验。  相似文献   

2.
软件产业迅速发展,对软件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国内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数量日益攀升,但由于专业领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不适应,仍然存在供需两难问题。为了解决我国软件人才体系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基于平台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采用实践教学模式,与国内著名软件企业进行专业共建,进行校企联合定制培养,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训与就业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实践证明该方案使学生在软件开发领域由校内的"基础层"水平达到"工作层"水平,有效的培养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多层次、面向应用的、高质量"的中高级软件人。  相似文献   

3.
软件产业是一个全球性质的产业,如何在当今环境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软件人才成为软件教育行业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软件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对合作办学模式进行逐步探索与实践,走出一条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作为现代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已经逐渐被各类院校运用在教学中,校企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各级各类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应用价值。对华立学院的校企合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高级应用型IT类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结合哈尔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践经验,对IT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三零五化"的人才培养思想,通过实施"2.5+1.5"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和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而阐述"校企合作"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攀枝花学院材料类专业为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相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材料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提出了新要求。校地融合,培养"钒钛+"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是攀枝花学院材料类专业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必由之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全方位合作协同育人,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模块化"建设及特色发展等方面对材料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为了使高校毕业生更加容易融入社会,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办学是转型教育普遍应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正在被各大地方高校如火如荼地探索和开展着。然而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校企合作在实践中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许昌学院瑞贝卡学院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转型期校企合作办学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的"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家企业"出发,分析了我省软件产业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校企(包括科研院所等)联合,优势互补,提高软件产业化人才可用性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魏巍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3):146-148
高职院校开设营销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生产性实训的校企合作"双主体"实践技能考评指标符合企业所需。结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企业实例,提出建立以实践技能为目标的营销类课程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深圳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和知识产权学院为培养能够满足社会、企业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构建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校企共同体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能实现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本文从满足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求的角度,结合所在学院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在校企共同体背景下,探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课程的改革和优化也在一步步地进行着,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新时期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积极、健康开展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众所周知,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因此通过分析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因与必要性,寻求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越性,以此来探讨其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软件产业发展与高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也暴露出我国紧缺软件人才的问题.高职院校担负着为软件产业培养输送应用型、技能型软件人才的重任,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立足本地,切合实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当前国内外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阐述了长三角区域校企合作一体化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基本内涵,结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分院实施的“中印合作培养软件人才”项目进展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背景下,浙江科技学院进行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探索。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双元制"人才培养,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优化教育资源,同时兼顾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的有效举措,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但校企深度合作在政府宏观调控、校企配合、平台建设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多疏漏,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立足整体,完善校企合作平台与评价机制,推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生物产业的迅速发展,未来10年是我国生物技术人才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如何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培养出"理论基础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就业前景好"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普通高校急待解决的问题,而校企协同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建立"基础-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三模块"实习教学新模式,开设"企业班",培养"订单式"应用型人才,鼓励毕业论文"应用选题,真题真做",以"挑战杯"大赛为载体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对当前形势下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是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从校企合作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与中兴通讯公司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滁州学院办学定位以及地方产业特色,依据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本科专业规范,以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宗旨,论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新模式。其中重点论述了家电成套模具设计及制造能力培养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促进内涵发展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以校企产学研合作联盟建设为平台,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问题也很多。本文以黄淮学院为实例,结合自身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经验积累,提出了建立稳定有效产学研合作关系、明确“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指导思想、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平台对接长效机制等工作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