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香菇——单季稻”一项优质、高产、高教栽培技术——“香菇——单季稻”,在丽水山区迅速推广。“香菇——单季稻”两熟的面积1990年为3100亩,1992年扩大到16400亩。栽培袋料香菇1.64亿袋,净产值达1.95亿元,大大提高了农田效益,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丽水山区常年有单季晚稻70万亩左右,这些水田由于海拔较高,受温、光条件的制约,一年只种一熟水稻。每年10月单季晚稻收割后至第二年6月,有的田种植绿肥或马铃薯,有的田冬闲,全年亩产400千克左右粮食,亩产值仅240元左右,效益很差。经过反复的试验、探索,闯出了一条“一优两高农业”的新路——“香菇——单季稻”  相似文献   

2.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两优培九为材料,以9311、汕优63及培两优288为对照,研究了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穗颈组织解剖特征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穗颈大、小维管束数目以及维管束面积大于对照;穗颈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均低.说明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穗颈输导组织发达和抗衰老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杨仁会  陈昱 《遵义科技》2004,32(3):23-24,56
为了实施贵州省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工程,从2001-2002年在遵义县农业局、科技局的安排下,我镇实施了500亩“两优363”订单基地,其优良的米质,良好的市场行情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为了筛选出更优质,产量更高的优质品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好优质带来的产量和品质、高产与抗性、穗大与倒伏的矛盾,特引种两优培九四个品种的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单产达597.9kg/667m^2,且米质优良,比对照菲优63增产18.1%,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一、示范片实施基本情况 两系籼杂双季双抛双优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片设在桐城市新渡镇柏年村,属内河圩区,土壤为沙泥田,有机质含量为2.3%,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105mg/kg,9.2mg/kg和63mg/kg,pH值为6.5。示范片面积为28.1公顷,灌排条件较好。两系籼杂组合:早稻为香两优68,晚稻为培两优288,种子均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5.
童贤明  赵敏 《杭州科技》2001,22(2):31-32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杭州市单季稻面积迅速扩大,单季移载稻因耕作制度及增培季节不同于连作晚稻,草相发生相应的,为了及时掌握其变化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除策略,1997-1999年在桐庐,临安,余杭,建德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2006年12月25目的广州市第九次党代会分组讨论中,“中调”两字首次被写进“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发展战略中。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指出,“中调”是市委站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提出来的,要把它作为中心城区未来发展的新课题,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认真总结,不断创新,逐步明确、丰富和完善其科学内涵。当前,广州要着重朝“调优、调高、调强、调活”的方向去努力,不断增强老城区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地探索二熟制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证明,多种早稻,多种早、晚稻迟熟品种,是实现全年高产的有效途径。但在浙北、浙东地区,这与多留晚稻专用秧田的矛盾很大。为解决这一矛盾,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宁波地区农科所等单位,在参考外地经验,并总结本地壮秧带士移栽和以往“苗秧”、“寄秧”经验的基础上,与贫下中农一起,于一九七二年试验用“连作晚粳稻两段育秧法”培育关门秧,获得初步成功。一九七三年,他们进一步作了试验。  相似文献   

8.
我们大队地处丘陵地带,是个人多田少、粮棉兼作地区。自1955年单季改双季以来,种植连作稻已有23年历史。1966年开始实现晚稻超早稻,1972年以批林整风为纲,大搞科学种田,第一年上了《纲要》,1976年晚稻亩产重新上了《纲要》,平均亩产805斤。1977年晚稻亩产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亩产达到843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二年中,有九年  相似文献   

9.
ABA浸种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系稻“汕优63”和两系稻“二优培九”为试材,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脱落酸(0mol/L,5×10^-7mol/L,2.5×10^-6 mol/L,1.25×10^-5 mol/L,6.25×10^-5mol/L,3.125×10^-4mol/L)浸种,研究了ABA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A浸种后,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均优于对照,其中以6.25×10^-5mol/L浸种效果好,α-淀粉酶活性、发芽率、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有效分蘖数均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ABA溶液浸种处理后,“汕优63”、“二优培九”的平均产量分别比CK增产7.6%、12.5%,处理浓度为6.25×10^-5mol/L的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4%和20.8%.  相似文献   

10.
单季晚稻因插种早,四(2)代稻纵卷叶螟能完成世代发育,增加本地虫源,造成五(3)代稻纵卷叶螟每年重发;连作晚稻五(3)代近年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六(4)代发生较重,中等偏重以上发生年份,有明显的二个卵峰。褐稻虱在单季晚稻上有六(4)代,七(5)代二个主害代的发生,易引起大发生;连作晚稻因近年使用扑虱灵防治,发生较轻。在防治策略上要压缩单季晚稻种植,关键时抓好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丽水地区去年晚稻全面推广秧苗带土移栽,有不少田块的晚稻不抽穗或迟穗。少数地方没有认真总结经验,误认为“秧苗带土插对早稻适宜,用到晚稻要减产”。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遵照毛主席关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我们深入有关社、队进行了调查。经初步调查和研究,我们认为:晚稻秧苗带土移栽不抽穗,除了气候不正常外,主要是对晚稻秧苗带土移栽的规律没有认识,栽培技术没有掌握缘故。现将不抽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叙述于后,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二高一优”农业的要求,获得小麦高产、稳产、优质、高效,良种必须有良法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采用农业新技术与常规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合理组装,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以不变应万变的多套技术措施和方案做储备,提高应变能力,防患于未然,使有限的土地获取小麦最高的经济产量。我县和全省及高寒地区一样,历年春播时期常遇“十春九旱”和麦收期秋涝的自然因素。经我们与各乡站农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和多年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不断探索和实践及连续反复总结经验,从中筛选出“小麦抗旱增产种子处理法”。采用此法的确是获取小麦…  相似文献   

13.
海涂试验基地地处钱江下游南岸,土咸、水咸、土壤汀板贫瘠。气候变化多端,不利于水稻生长。为了更好地利用海涂,探讨在新围海涂上种植水稻的规律,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团成立了试验小组,开展了科学实验活动,在新围海涂上种植早稻13.872亩,平均亩产563.7斤;连作晚稻15.202亩,平均亩产606.5斤,单季晚稻2.181亩,平均亩产701.5斤。全年平均亩产1073斤,繁育良种15600斤。二年来生产实践证明,在新围海涂上种植水稻,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就能战胜困难,战胜自然灾害,夺取粮食丰收。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渝黄一号”是西南农业大字李加纳教授研究培育出的甘兰型黄籽杂交油菜品种,具有典型的“一优双高”特点。菜籽含油量为42—44%,饼粕蛋白质含量为49%。2000年起,经贵州长城油脂化工有限公司引入遵义市进行了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几年的栽培,印证了“渝黄一号”油菜适宜在遵义市大范围栽培,产量已达到或超过其它一些主栽品种,产量较稳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作用;同时,在实践中还摸索了“渝黄一号”在当地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水稻抛秧技术的日趋成熟,西湖区水稻抛秧面积迅速扩大,为探明水稻在抛栽条件下高产高效的经济施氮量,于1998~1999年间通过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氮肥效益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对氮肥的经济合理施用量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水稻在抛栽条件下科学、合理、经济地施用氮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双季抛秧早稻为嘉早935,晚稻为丙93-390;单季晚稻抛秧为丙96-42。以上品种均为嘉兴市农科所育成的杭嘉湖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1.2试验地点与土壤条件试验地点选在西湖区袁浦镇袁家浦村大汪畈内,地力较高,土壤为…  相似文献   

16.
龙岩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环保优市”战略和“蓝天碧水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中心城市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通过时龙岩中心城市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环保优市”战略和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厌学”现象是当前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加强“厌学”现象的研究,做好“厌学”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对中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转化“厌学”学生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为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一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普九”),一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二者并称为教育建设的“两基”,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对这利国利民的盛事,人们无不交口称赞。很自然,建国以来的一连串“政治思想”运动使本不丰富的教育资源几近消失殆尽,从“十年浩劫”中疲惫走出的广大人民,深感教育受伤之重和教育危机之深,他们真心期望我们的人民教育健康成长。而现在,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要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努力,力治教育创伤,振…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11,(Z1):58-59
黄义德,中共党员,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单季中稻超高产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主持人.黄义德长期从事作物栽培、节水农业技术等教学科研工作,在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2005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安徽省实施,为科研教学成果应用于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黄义德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勤勤恳恳地战斗在粮丰工程的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课题的各项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厅评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个人”,他带领的团队也被授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课题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农进2号×C_(57)”和“桂花黄46A×C_(57)”两个晚稻杂交组合的生理特性与本地常规晚稻良种“鄂晚3号”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结果是: 杂交晚稻的光合机能生理特性均优于常规晚稻;呼吸强度比常规晚稻低;发根力和根系活力比常规晚稻高;养分积累利用和运输速度比常规晚稻高,且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都略高于常规晚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