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用系统取样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样方 ,对样方进行主分量分析 ,得到第一主分量、第二主分量二维排序图 ,第一主分量主要反映森林群落的分布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第二主分量主要反映植被群落的分布随坡向而变化 ;二维排序图中的样方分布较好地反映了雾灵山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 .  相似文献   

2.
以乔木层树种重要值为指标,Pearson相关系数为测度距离,运用SPSS软件对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类型进行聚类划分,并分析了各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根据聚类结果,按优势种命名原则,将双峰山森林群落划分为马尾松群落、杉木群落和柳杉 杉木群落,其中杉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呈现出灌木层较高,草本层次之,乔木层较低的变化规律.但总体上,这些群落植物种类较少,物种多样性水平尤其是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低,应采用人工间伐、引入观赏价值高的乡土花卉及树种等方式促进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同时丰富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3.
山西山楂分布区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山西山楂分布区的生态因素,对山楂分布区进行了极点排序和主分量分析排序。在主分量分析的基础上,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以及模糊图论聚类法对山楂分布区进行数量分类研究。排序结果表明影响山西山楂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水分和分布下限。排序图反映了随着生态条件的改善,山楂种类多样性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山楂分布区划分为9个小区,这些小区不仅生态条件各异,而且山楂种类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类和PCA排序研究了陕西镇安野生三叶木通群落的特征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群落的排序值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地划分为两大类;PC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环境梯度对不同群落分布的潜在影响;排序轴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得到方程:Y1=0.644 0.012X2-0.005X4(R2=0.509,P>0.05),Y2=1.557 0.01X1-0.069X2(R2=0.797,P<0.01);SPSS聚类和PCA分析结果一致,决定三叶木通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为海拔和坡度,不同植物沿着海拔和坡度有着规律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运用主分量分析(PCA)排序法对北京怀柔山区的暖温带灌丛群落进行了群系和群丛两个等级上的间接排序,降维效果较好.前三维占有信息量可达70%左右.灌丛的排序直观地反映了各样方之间的生态学距离,以及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并间接地反映了灌丛各类型的分布格局与其所处生境中坡向和水肥因子密切相关.主分量排序对灌丛样方具有一定的辅助分类作用,特别是对群丛的辅助分类效果更为明显.通过主分量分析,确定了对前三个主分量影响作用最大的种类.研究表明了主分量分析排序方法在灌丛研究中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设置25个20 m×20 m样地,用多元回归树(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方法对小秦岭森林群落进行分类,采用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CA)、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对小秦岭森林群落进行排序,并比较了4种排序方法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植物群落分类和命名原则,对25个样方进行多元回归树分类,本区植物群落可分为3类;样方除趋势对应分析排序明确地揭示各群落类型生境分布范围,较好地反映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类与排序结合起来分析群落特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利用R型变量聚类帮助提取体型因子,通过采用主分量、相关系数阵的聚类方法在SAS软件中对原始的人体部位变量进行聚类,从而简化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通过R型聚类可以方便地从原始的66个变量提取出8个方面的体型因子来描述人体体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应用模糊聚类和PCA排序方法对太白山针叶林进行了分类和排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将排序值与环境参数相联系而给出群落的定量环境解释.分析表明,太白山针叶林的类型及分布主要取决于海拔、降水和热量.模糊聚类的截取水平选在模糊关系变化较大之处,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9.
山西霍山次生植被的主分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主分量分析法对霍山东、西两坡的105个样方进行了排序。前三个主分量占总信息量东坡为70.68%,西坡为69.68%。降维效果良好。排序图中,样方间距离客观地表达了群落间的生态学相关程度。据此,首先将所作样方划分为若干群系,分析了群落随环境梯度变化的规律,并预测了群落演替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在洪水灾害度划分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陈守煜的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利用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可对聚类样本作进一步的排序.即先求各个类对模糊划分的相对隶属度,以此相对隶属度为权重,根据各聚类样本对各类以相对隶属度加权,求得样本对模糊概念的类别特征值,并根据其大小对聚类样本进行排序.将其应用于"96.7"洪水灾害分析,较清晰地划分出了各受灾地受灾程度的轻重.  相似文献   

11.
庐山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聚类分析与极点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方法,结果表明:庐山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大致可分为6个群系;而且极点排序较好地反映了优势种群的连续性和梯度变化,群落生境的梯度变化及群落间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12.
对洪家河流域植物群落相似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有些群落如黄心夜合毛椿木荷林与化香枫香林、马尾松丝栎栲林、杉木马尾松林等之间的Jaccard指数、Sorenson指数为0.0,它们完全不相似,另一些群落如构栲丝栎栲山楠林与枫香杉木林、锥栗丝栎栲蓝果树林、马尾松锥栗林等之间的Jaccard指数在0.70以上,它们大体相似,其它群落之间的Jaccard指数在0.10-0.69之间;群落相似性指数的大小反映了该流域人为干扰对森林群落的影响.对群落主林层优势种重要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洪家河流域森林群落有6种类型,主要是黄心夜合毛椿木荷群落、构栲丝栎栲山楠群落、化香枫香群落、锥栗马尾松化香樱桃杉木短柄枹群落、枫香栓皮栎白栎马尾松群落和以马尾松、杉木、柏木和构栲、枫香、灯台、锥栗等为主要优势种构成的针阔混交林群落.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介绍国内外关于多元分析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典范变量分析等)在森林土壤学中应用的事例。 在我国,多元分析在土壤学上的应用始于七十年代后期。一开始就有一些定量和数值化研究工作是与森林土壤及其水分状况分类、森林土壤生产力评价和森林土壤障碍性因子诊断等课题有关。例如,对东北地区灰化土与暗棕壤的判别,用模糊聚类法进行华北褐色森林土的数值分类,用系统聚类法将南京附近杉林下黄棕壤的湿度状况进行归类,对江西省杉林下土壤障碍性条件的判别分析,以及用多元回归对南方杉木林或其他树林下土壤生产力的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黑龙江东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森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森林昆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植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群落均匀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Eucaly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下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定量评价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分布与更新方式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更新后5年,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均为植苗林〉萌芽林〉采伐迹地;草本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植苗林为最高,采伐迹地次之,萌芽林最小;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以萌芽林为最高,植苗林次之,采伐迹地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萌芽林与植苗林草本层植物之间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伐迹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明显低于萌芽林(P〈0.05),其余均无显著差异。3种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冠层透光系数、土壤孔隙度、坡向、速效磷对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的影响,4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灌木层物种组成变异的90%以上;冠层透光系数、坡向、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土壤孔隙度对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5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异的86%。【结论】微生境的变化导致了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组成的变化;适度干扰(不炼山、不施除草剂、带状整地、带状抚育)有利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16.
本部分定量地分析了五指山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并对该森林植被进行了数值分类.在森林植被的数值分类过程中,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在数值分类时,充分地考虑了群落的组成戍分和结构特征,先把各群系中的物种,按重要值大小排列,然后按公式进行群落相似系数计算,最后用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以及人为砍伐等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我国各地的常绿阔叶林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本项研究从物种多样性角度出发,首先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的α多样性进行了对比,进而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从9种可能影响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用地类型、土层厚度、人类干扰强度、与自然植被的距离、同主要道路的距离以及距离村庄远近中,筛选出主要因子,并分析了它们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林的α多样性要显著高于退化群落;(2)对退化群落物种丰富度影响较显著的因子主要是:土层厚度、到自然植被的距离以及用地类型.其中物种丰富度与土层厚度呈正相关,与到自然植被的距离呈负相关,而废弃的人工果园、用材林中植被的物种丰富度相对另两类用地类型要高.(3)通过把前述9个因素划分为生境、景观、人类干扰三大类型后可以发现,它们对退化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作用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三大类因素对退化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都有显著影响;对于退化的针叶林来说,主要的影响因子是生境和人类干扰;而就退化的灌丛而言,则主要是生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样方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广东南亚热带森林不同阶段的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联结性和群落覆盖度的关系.随着演替的进展,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森林覆盖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森林群落覆盖度增加,使群落里的生境条件变得温和,有利于物种的增加.物种的增加又使群落里物种间竞争更加激烈,物种间负联结对数增加,阔叶树种间占领空间能力不断增强.这主要表现在阔叶树种覆盖度总和的增加和不断削弱了马尾松在群落中的重要位置.森林覆盖度指数按幂函数Y=28379X1.5624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保护完整的常绿阔叶林(forest in conservedarea,C)和地处同镇,生境基本一致,曾受人为严重破坏的吴大源村和七道村的常绿阔叶林(forest with human-caused disturbance,D)为对象,分析人为干扰对建瓯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表明,C群落与D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别为69.3和78.7,差异明显。D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是因为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所占比例较C群落增多所致。群落各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及其均匀度计算表明,人为干扰对群落上层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D群落高大乔木待恢复。D群落经过多年封山育林,由于种类入侵和竞争,正在形成物种更为丰富的当地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该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与封山育林相结合,可能是维持甚至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青城山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各个植被样地为对象,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指数,研究了青城前山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对青城山森林植被样地的物处多样性进行测度时,上述4种指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2)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的大小依次是:灌木层、乔木层和草本层。(3)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的大小是常绿阔叶林大于暖性针叶林。(4)人为因子的干扰对青城山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