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6月22日,在河北省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调查时记录到4只莺科鸟类,经鉴定为远东树莺(Cettia canturians).该种鸟类栖息于海拔超过2 000m的区域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有9种鸟类在上海市内首次被发现,分别是:白眶鹟莺Seicercus affinis、棕脸鹟莺Abroscopus albogularis、冠纹柳莺Phylloscopus claudiae、绿背姬鹟Ficedula elisae、褐胸鹟Muscicapa muttui、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漠Oenanthe deserti、灰翅鸥Larus glaucescens和蛇雕Spilornis cheela;另有3种此前已被记录到但未记入上海鸟类名录的鸟类再次被发现,分别是:赤嘴潜鸭Netta rufina、灰树鹊Dendrocitta formosae和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这12种鸟类均被确定为上海市鸟类新记录,目前上海市有记录的鸟类共计20目70科457种.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发现上海地区鸟类新记录3种:史氏蝗莺(Locustella pleskei)、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钝翅苇莺(Acrocephalus concinens).史氏蝗莺为旅鸟,秋季在芦苇群落中栖息;斑背大尾莺和钝翅苇莺为夏候鸟,在芦苇和互花米草群落中栖息.班背大尾莺在互花米草群落中营巢,其雄鸟在调查区域内的密度为0.5对/公顷.新记录的发现可能是由于过去调查遗漏或是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的鸟种迁入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有7种鸟类在上海市内首次被发现:楔尾鹱(Puffinus pacificus)、大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gii)、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栗头鹟莺(Seicercus castaniceps)、淡尾鹟莺(Seicercus soror)、红胸姬鹟(Ficedula parva)和杂色山雀(Parus varius),其中楔尾鹱和淡尾鹟莺为迷鸟,其他均为罕见旅鸟.楔尾鹱的出现推测为强台风"海葵"所致,杂色山雀系北方种群南扩,其它记录得益于上海地区近年定期开展的鸟类监测活动和日益壮大的观鸟群体.  相似文献   

5.
瑞典科学家皮尔·阿尔斯特罗姆(Per Alstr-(?)m)、尔班·奥尔森(Urban Olsson)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柯尔斯通(Peter R.Colston)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在世界著名鸟类学刊物“Ibis”上发表了莺科鸟类两个新种:中华叶柳莺 phylloscopussichuanensis,sp.nov.,(英名:Chinese leafwarbler)和海南叶柳莺 phylloscopus hainanus,sp.nov.,(英名:Hainan leaf warbler)。在当代鸟类分类学研究已相当深入,发现新种已很困难的今天,相继有两个莺科鸟类新种在中国发现,无疑引起国内外鸟学界和广大鸟类爱好者的关注和兴  相似文献   

6.
2014年2月19日,在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组雀形目鸟类照片,经专家鉴定为棕腹仙鹟(Niltava sundara),属湖南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至12月,对云南省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综合过去在该区域鸟类调查的资料记载,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迄今共记录鸟类15目38科167种。鸟类组成以画眉亚科、鸫亚科和莺亚科种类居多。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为主,有96种;夏候鸟59种;冬候鸟7种;旅鸟5种。留鸟和夏季在当地繁殖的鸟共155种,其中属于东洋区的种类共75种,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动物界的广布种有80种。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区系成分有南北混杂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育雏行为是鸟类双亲行为和亲代投资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后代的存活至关重要。2018年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全程录像的方法,比较了强脚树莺(Horornis fortipes)对寄生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雏鸟与自身雏鸟的育雏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强脚树莺的育雏食物均以鳞翅目(飞蛾)和直翅目(蝗虫)为主;强脚树莺雏鸟的育雏期为13.6±1.4d(n=3),而小杜鹃的育雏期为15~16 d;双亲喂养强脚树莺雏鸟平均喂食18次/d,而小杜鹃高达45次/d;小杜鹃与强脚树莺的雏鸟生长差异显著,小杜鹃雏鸟的生长速度比强脚树莺要快。研究表明,与喂养自己的雏鸟相比,寄主在喂养寄生的小杜鹃雏鸟时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相似文献   

9.
大杜鹃和大苇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以其秀丽矫健的身姿,绚丽多彩的羽饰和婉转动听的歌喉,为大自然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但是至今鸟类的许多“秘密”尚未被人们发现或完全发现。下面我们将大杜鹃和大苇莺之间有趣的寄生繁殖的奥秘作一些揭示。大杜鹃俗称布谷,是在我国分布极广的一种夏候鸟,是一种很典型的寄生繁  相似文献   

10.
毛夷仙  程松林  刘江南  卢建红 《江西科学》2013,31(2):179-180,184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有鸟类269种,其中有繁殖鸟206种,是中国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最重要的森林鸟类栖息、繁殖地之一。2005年以来的野外工作中,对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栗腹矶鸫(Monticola rufiventris)、棕褐短翅莺(Bradypterus luteoventris)、栗耳凤鹛(Yuhina castaniceps)、白腰文鸟(Lonchurastriata)等12种雀形目鸟种的繁殖参数进行了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