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WEB数据库缓存的一种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件对象模型(COM)是创建软件组件的双态标准,它为软件提供了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可扩充的通讯协议.首先讨论了基于组件的三层式数据库应用模型和利用COM开发软件的优势,然后通过一个实例,展现了COM技术在构造WEB数据库的缓存组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利用组件式GIS方式结合可视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开发GIS环境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简单介绍了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并对系统组成及实现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组件对象及其接口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件对象技术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基础,提供统一的面向对象实现框架;为面向对象应用建立公共的体系结构;提供对象服务和公共设施;建立支持对象互操作的标准化协议.文章在介绍了组件对象模型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组件对象的概念和定义,进一步剖析了组件对象的核心部分--接口的实质,并论述了组件对象作为新型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的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4.
谷震离 《科技信息》2009,(14):221-222
本文对COM技术中的CoCreateinstance0中的参数的应用,进程外组件和客户程序的通信模型及客户调用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分析,从进程外组件,从进程内组件,服务组件类型的COM的性能进行比较,指出了COM技术特点及基于COM应用程序设计过程。旨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时使用COM技术,选择相应的COM类型,实现软件复用,提高软件的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5.
可复用的组件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组件技术的软件技术开发模式是实现大规模的代码复用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是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该分析了当前三种主要的组件模型.根据软件体系结构,提出了可复用的理想组件模型.  相似文献   

6.
面向对象软件耦合的度量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面向对象软件度量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程序切片和信息流分析技术的面向对象软件耦合性度量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面向对象程序的前向切片和后向切片,然后通过信息流分析技术分析程序中可能存在的输入耦合、输出耦合、I/E耦合,单向耦合、双向耦合和无耦合等6种耦合情况,并根据程序切片计算信息流的绝对量和信息流的宽度,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计算面向对象程序中2个组件之间的耦合系数和某个组件自身的耦合度.最后通过理论证明和经验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基于程序切片耦合度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符冰 《科技信息》2011,(25):I0057-I0059
飞行控制组件是某型号产品的控制核心,其检测的通用性、可靠性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某型号飞控组件测试软件的开发思想、测试算法和具体实现。此软件可按照特定算法控制硬件自动对飞控组件的各内外接口进行测试,具有友好的界面、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号飞控组件的测试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组件的3层结构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用户对图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的功能需求,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对图书资源进行面向对象的描述,建起了图书管理的面向对象模型。并且采用基于组件的3层系统结构,设计了系统的两个主题层:图书管理及查询层和图书流通层的组件结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COM 环境下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架图是合理、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件技术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组件开发(CBD)的概念,提出了基于组件的信息系统开发过程———CBSIDPM.对CBSIDPM中关键部分“信息系统应用组件集ISACS”进行了层次分析、功能部件分解分析,把ISACS归纳为9个组件,并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这9个组件进行了设计.以集成化网络办公应用开发平台Netcase Anywhere为开发集成平台,实现了ISACS,形成了一个基于Netcase的信息系统应用组件集NBISACS,利用该组件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0.
组件式软件技术,是面向对象技术和分布式计算在软件工程中应用的深化.基于GIS组件的应用系统能与管理信息系统紧密集成,它为GIS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完好的方法着重分析基于MapX的开发模型及其在三峡库区流域图中的实现,讨论基于MapX绘制等雨量线的动态链接库的设计,并简要介绍了MapX应用程序的发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当前软件开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在保证当前开发质量及效率的前提下,还能让以后的软件开发人员重用已开发软件资源的“再用式”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结合了面向对象及快速原型法的优点:针对软件开发中的需求多变性,用快速原型法进行需求分析,在后续的开发中,以面向对象为基础,用各种“级别”不同的可重用软部件组装系统,在对软部件不断的创建(只在没有所需部件时才创建)、重用及组合中完成系统的开发.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整体开发效率.最后对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图像伪造检测算法大多采用最近邻与次近邻比值法进行特征匹配来完成图像伪造检测,存在较多的错误检测以及漏检测现象,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算子与多特征匹配的图像伪造检测算法.首先,基于FAST算法与Bresenham方法,构造以像素点为中心的圆形区域,提取图像特征;然后,通过梯度直方图统计法判定特征点的主方向,以特征点为中心建立两级同心圆,并通过求取同心圆在指定方向上的梯度特征,生成特征向量和特征描述子;最后,提取特征点的HSI颜色分量,将HSI颜色分量以及特征点的特征向量作为双重特征,设计了双重特征匹配法则,实现特征匹配.引入Hough变换,对匹配特征点进行聚类,定位伪造内容.实验结果显示,与当前图像匹配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正确度与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排序形式化规格说明的软构件匹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排序形式化规格说明的软构件匹配是检索可重用构件的有效方法,在软件复用和库检索中,有助于确定一个构件是否可以取代另一个构件或一个构件如何通过修改以满足另一个构件的要求.利用基于排序形式化规格说明来描述软构件的行为,并在构件和方法层次上给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基于排序形式化规格说明软构件匹配的定义,及其在构件检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上 ,引入了软件复用的概念 ,对软件构件的三个典型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利用其中的COM /DCOM模型 ,实现铁路轨道电路信息管理系统 .以软件构件理论为基础 ,本着开放性、可维护性、友好性、可扩展性的原则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在系统级上解决并实现了软件可重用性 ,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并在Windows 98操作平台上用VisualC + +实现了系统主要部分的编码工作 .在充分研究软件构件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来实现系统的各主要功能及数据的信息封装 .这使得本软件系统能与外部设备相适应发展 ,也能让用户对其进行二次开发 ,使延长软件的寿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AORM是一种基于智能体的组合系统需求模型,在综合结构化和面向对象需求分析优点的基础上,它采用具有控制、认知和交互结构的C2ME智能体模型,基于智能体抽象问题空间实体和关联,能够有效的支持质量需求分析和组合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件的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组件的分析模型由对象模型,工作流模型和信息对象模型构成,讨论了他们的关系,以及组件与对象的映射关系。这是一种新的基于自制组件的系统分析方法,它能实现发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各阶段平滑过渡,减少跨阶段造成的各种误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新的软件构件设计方法,引入了实体构件和连接构件的概念,给出了它们的描述形式.实体构件和连接构件具有相似的语义模型,它们都可以通过插口为其他构件提供连接服务.  相似文献   

18.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结合UML建模技术在软件构件技术中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对UML在软件构件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使得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任务明确,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9.
可复用软件构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软件复用、软件构件技术和OO 技术的发展,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成为现实。实践证明,通过开发可复用软件的两个生命周期:开发可复用软件构件和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软件复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简述了软件复用技术、软件构件技术、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以及构件对象模型(COM) 。  相似文献   

20.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构件的描述是构件检索和复用的基础,提出了一种面向检索的构件描述方法,包括接口描述、语义描述、属性描述和附带档四个部分,用于在构件库中对构件进行描述,并作为构件检索的依据,能够简化构件的语法检索,提高检索的速度和查全率;显式的描述构件、各接口元素的语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