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普通话里,"的、地、得"用作助词时都念轻声"de",但在书面语言里必须写成三个样子,写法截然不同,不少同学难以区分它们,使用时往往会张冠李戴。很多老师在教同学们分辨这三个"de"的用法时,可能会告诉大家: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可同学们对"定语"、"状语"、"补语"这些术语并不能完全掌握,所以当再次碰到这三个"de"时仍会搞混。那么,有没有通俗易懂的方法可以使同学们快速辨别"的、地、得"的用  相似文献   

2.
日语表示条件关系的接续助词,具有代表性的便是「ば」「たち」「なち」「と」.这四个接续助词,笼统地说,都可以译为汉语"如果~的话~",所以对于中国的日语初学者而言,一般很难区分出这四个词在用法以及意义上的不同.对这四个词用法的分析与比较有助于学习者区别其用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伟萍 《科技信息》2010,(22):146-146
当前在书籍、报刊、杂志等出版物和电视及网络上错别字和病句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特别是现代汉语的三个虚字"的"、"地"、"得"混淆着用的文章比比皆是,本文就"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趋"、"趣"上古本为同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不同于一般认为的趣趋为通假字。发展到唐代,表示快走、趋向意义的用"趋",表示意趣、志趣的用"趣"。它们各自分担了几个义位,成了不同的词。礼节性快走义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消失,快速、使快的意义为别的词语替代了。考察"趋"、"趣"义位之间的关系,除了常说的隐喻、转喻,还有因语法组合而给词增加了新的概念要素;考察以快速义的"趋"、"趣"为中心的词汇系统,有标记的不自然的用法被无标记的自然的用法覆盖而被替换掉;词语读音相近或相同,意义用法相同或一个能包含另一个,词语之间就会发生整合,保留最典型的。  相似文献   

5.
楚焕焕 《科技信息》2012,(17):230+246-230,246
汉语里有句话叫"我思故我在",相对应的日语就是「我思うゆえに我あり」。"思う""考える"两个词都可以翻译成汉语的"想",所以对于日语初学者来说,在区别使用上还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首先考察了"思う""考える"词源及多种含义,然后从11个含义中详尽区别了二者的用法,最后探讨日语"我思うゆえに我あり"这句话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日语表示推量的用法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要是「ようだ、らしい、そうだ」。这三个表示推量的助动词都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好像….大概…."所以对于这个三个推量助词的用法就很难掌握。意思上很微妙,相互之间的区别几乎只有在的语义上的区别。对于这三个语法的分析与比较有助于学习者区分其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7.
调解含义界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性争议解决方式(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简称ADR)"被公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争议解决办法,它排除了关于调解的林林种种定义之间的具体区别。其常态是当事人可以在一个中立第三方的帮助下,解决他们自己的争议。与"调解"一词相对应的英文表述虽然有两个,即"conciliation"和"mediation",而且对于它们是否具有相同的含义存有一些争议,但是一般认为它们更多地只是表达和习惯的不同而已,是可以互相换用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程》第三册“The Odour of Cheese”(《奶酪的气味》)一文中,先后出现了“Srnell”、“Odour”、“Flavour”、“Scent”等词表示奶酪的气味。这几个词同义,但相同相异之点相互交织,用法复杂。然而,课文作者准确地把握了这几个词的细微差别,恰到好处地运用它们展示了自己对奶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外语时,经常会产生误用。尤其是中日两国,在文化和语言上有很多共同点,非常容易导致混淆,比如在日语中关于副词的近义表现很多,所以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来说,副词的误用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对学习者来说,清楚地掌握近义副词的区别是迫在眉睫的事。本着这个目的,希望通过分析副词的性质特征、语法功能等对日语学习者更加透彻地理解近义副词提供帮助。该文主要以「せっかく」、「わざわざ」、「わざと」这三个词为例,对三个词的例句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使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能正确的把握近义副词,减少误用。  相似文献   

10.
名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表达形式、用法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中国学生常常忽视这一区别,导致英语表达的错误。本文从名词的数、属格和名词的阴阳性三个方面对其在英汉中的不同用法加以比较,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中名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尔"和"汝"是两个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本文以《宣和遗事》中的句子为例,探讨这两个代词的用法及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在闽南漳州方言里,"早起"、"早顿"和"头早"都可以用来表示"早饭"的意思,而在实际的运用中,这三个词的作用是不同的,它们处于对立互补的状态。对这三个词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漳州人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刘文鹏 《科技信息》2011,(15):J0265-J0265,J0325
日语的~につれて、~にしたがって、~にともなって、~とともに等四词的语意相近,语感也有容易混淆的地方。如何记忆并区分这四个语法点,常常困扰着日语学习者们。本论文试图通过对这四个语法点的接续、语感、语意、其他用法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和议论,帮助学习者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在萍乡话中,"个"的用法十分丰富,可以作名量词、指示词、助词和标记词。其中名量词"个"只能计量时间名词"礼拜""月"和名词"人"。指示词"个"则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部分用法,既可以独用,作句子的主语,指称定指的人、处所、时间或事件;也可以与"史[s?35]""里"组合成"个史""个里",指称事件的状态、程度、行为方式和方位处所。另外,助词"个"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种;标记词"个"是萍乡话中特有的现象,主要起焦点标记、语气停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杭成 《科技信息》2013,(36):111-111
在日语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由动词附在て之后构成的惯用文型,「ていく」与「てくる」就是较为典型的案例,也是基础的惯用型之一。很多初学者对它们的用法和区别还不太清楚,笔者希望通过基本用法介绍、用法区别等方面的说明,以便于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6.
《醒世姻缘传》中的介词"从"、"打"、"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穷举的方法考察了《醒世姻缘传》中的介词"从"和"打"以及较为特殊的山东方言介词"齐"。发现三者在用法上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如都有表示处所的起点的用法;都只用于动词之前等。同时三者又有一些不同,如在使用频率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从"的用法比"打"、"齐"要复杂,但跟现代汉语相比尚有一些用法未出现;"打"相对于现代汉语不表示"时间的起点",却有较为特殊的表示"时间终到点"的用法;"齐"没有表示"经由"的用法等。这些都勾画出了这三个介词语法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林波  任宁 《科技信息》2013,(3):254-254,259
<正>That一词在英语中出现地很频繁,也很灵活,同时,还能与其他词构成各种短语,在句子中但当不同成分,用法特别,对一些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不少麻烦。本文主要就That的基本用法和构成短语做一归纳。1作指示代词,意为"那、那个",可指人或物。This is better than that.(指物)Who is that in the room?(指人)  相似文献   

18.
从三个平面看"认为""以为"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的"认为"、"以为"是一组同义词,有相同的用法,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针对几部词典对"认为"、"以为"解释的缺陷,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辨析它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李旭东 《科技信息》2011,(8):154-154,156
本文用两个公式归纳了四六级词组中英语动词词组总的用法:在特定的语境下把两个单词构成的词组组归纳为一个公式;把三个单词构成的词组归纳为一个公式,并对它们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範、笵和范在古代为3个音近形似的字,现今则统一简化为范字。从这3个字的本义着手,对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梳理,分析3个字在做姓氏时的用法.并从简化字范的简化谈汉字简化与规范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