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淑娜 《天津科技》2007,34(5):46-48
针对天津水资源短缺和雨水资源大量浪费的现状,分析了天津雨水资源收集和综合利用的前景,根据雨水不同类型径流水质污染状况,提出相关削减污染以及雨水综合利用的措施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既有工业建筑屋面与普通屋面相比,单体屋面面积普遍较大,造成雨水径流总量大,洪峰流量高,且由于屋面材料及生产类型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雨水水质污染。基于此,研究分析了适用于工业建筑屋面雨水的低影响开发典型技术,包括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和屋面雨水收集等。总结了典型技术对径流总量、洪峰延迟及雨水水质净化等方面的控制效果,并进行了适用性评价,为既有工业建筑进行低影响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就雨水收集利用的现状,介绍小城市中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意义和可行性。针对现状,提出了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基本方法,以及雨水利用带来的可观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减轻公路运输事故中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径流对敏感水体的影响,并净化桥面降雨径流,探索了跨越敏感水体公路桥梁桥面径流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包含了桥梁纵向排水管槽设计和径流收集池设计2个部分内容。根据城市雨水管道设计原理,结合桥面径流排水特征,提出采用半开放结构的明槽作为排水管槽,并依据暴雨重现期为1年的径流量计算桥梁纵向排水管槽尺寸。基于暴雨强度的概念,探讨初期降雨历时及桥面初期雨水径流量的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径流收集池池容的设计方法。基于桥面雨水径流细小颗粒物的污染特性和桥面事故径流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特性,提出径流收集池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采用Stokes公式并结合沉淀要求的表面水力负荷,通过实例验证了提出的收集池与传统的事故径流收集池容积对初期雨水危险化学品沉淀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径流收集池包含初期雨水收集池(池1)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收集池(池2),降雨初期桥面径流先进入池1,初期雨水中细小颗粒物在池1中经过充分沉淀去除;当径流超过初期雨水量时,将超量径流引入池2,池2采用廊道式设计且第3道隔墙底部过水,轻密度危险化学品借助密度差被隔离在前3区上部空间,以达到降雨期间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收集而减轻对敏感水体污染的目的。该双池结构不仅可保障初期雨水中细小颗粒物在沉淀池中充分沉淀去除,同时,也可有效收集降雨期间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减轻对地表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雨水利用存在的径流污染情况,从雨水污染源规划-地表径流处理-雨水收集口的设置-雨水汇处理的一个完整的雨水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的开源节流方法,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能达到生活和工业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监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雨水水质控制是现代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区屋面雨水、院区雨水、市区道路雨水3种下垫面下的径流水质进行监测,分析了径流污染物随降水的变化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院区雨水水质控制措施,为城市雨水利用提供了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6,(6):42-44
本文针对目前干旱与雨涝的突出矛盾,提出绿色街道理念,在现状基础上设计具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生态种植沟和下凹式绿地,结合植物种植收集、储存、过滤、净化和利用雨水,以点带面探讨具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绿地空间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北方严寒地区路面径流污染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特征,为治理径流污染及雨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的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地采样监测,分析沥青路面径流污染物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及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校园区沥青路面的初期径流雨水污染严重,COD_(cr)和NH_3-N质量浓度的最高值分别达到了407.23 mg/L、3.25 mg/L,TSS质量浓度达到886 mg/L.超出地表V类水标准,不宜直接收集利用.结论干沉降期越长,污染物质量浓度也越高;降雨强度小,降雨量少,会导致径流缓慢,污染物质量浓度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持续性降雨冲刷效果较好,污染物质量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南北方径流污染特征的差异主要源于气候,南方气候湿润干沉降小,年降雨量大,冲刷频繁,径流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理论进行说明的基础上,针对哈尔滨市老城区排水系统现状,从工程投资、实施难度、截污效果等多方面综合比选论证,最终确定各汇水区的排水体制,提出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方案,削减城市雨水径流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济南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济南城区代表性样点的降雨径流水样,分析了济南城区道路和屋面雨水径流中的COD、SS及TN等污染指标的浓度及输出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济南城区雨水径流污染负荷水平较高,初期径流污染严重,主要是有机污染物污染和悬浮物固体污染,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历时呈现规律性变化,并随下垫面以及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掌握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对合理开展径流污染控制和有效利用城区雨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屋面雨水水质监测与处理利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屋面雨水水质监测,及对其污染主要影响因素与污染程度的分析表明,屋面材料、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量等是屋面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雨水水质特性,提出了适宜屋面受污雨水的物化与生态化处理利用方法与工艺.为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城市雨洪处理系统不完善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已无法解决.以低影响开发作为指导思想,针对湖南省衡山县萱洲湿地广场的雨水收集、径流控制和雨水升级利用等问题,以景观设计作为介入手段,探寻了利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引导场地的营造.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奥林匹克花园湖景公园建设为例,对湖景公园水量和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居住区流域系统角度出发,探讨了水量平衡状况。结果表明:收集集水区雨水径流和引入上游来水可以满足湖景公园景观用水和居住区绿化用水需求,达到系统水量平衡;集水区雨水径流和上游来水中总磷含量明显超标,水质较差.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湖景公园生态设计的建议以保障水质.  相似文献   

14.
该文根据厦门的降雨特点及地质条件,结合新建住宅小区建筑,阐述设计中如何进行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跨越敏感水域桥梁应急排水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跨越敏感水域桥梁现有排水系统不足之处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水环境风险的基础上,基于雨水管道极限强度理论,提出了包含桥面径流截流管及事故径流集水池的桥梁应急排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了计算截流管管径时地面集流时间、设计降雨历时和设计流量等参数的确定,探讨了集水池有效容积及其应急功能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现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径流有效收集,从而规避环境风险的同时,可确保桥面雨水径流及时排出,并可减轻雨水径流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沈阳市地面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进而为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沈阳市八个不同功能地点,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2014年6月到9月地面雨水径流中的铁、锰、铜、锌、铅、镉、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从重金属含量的角度对地面雨水径流水质进行评价,通过R型聚类相关性分析探究地面雨水径流中不同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沈阳市地面雨水径流中铅、镉、砷的含量与自然降雨中相应的重金属元素大致相同,地面没有铅、镉、砷的污染源,自然降雨到达地面铜和锌的含量有所增加;地面雨水径流中铁和锰的含量较高,受到人为因素及沈阳市地质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城市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地面土壤和交通车辆.  相似文献   

17.
高翟香 《河南科学》2009,27(10):1312-1314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地铺装渗透材料或设施,减少雨水径流,改善水质,收集后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结合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现状,从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几方面做了初步探讨,并阐述了雨水利用的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农村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及其匮乏,水窖饮用水是农村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但水窖蓄集雨水水质总体较差,引发的各类疾病持续上升,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目前,水质已取代水量成为水窖饮用水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过滤技术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有效技术,可实现雨水径流的直接处理与回用,且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生态过滤系统通常由植被系统和过滤系统组成,过滤系统有过滤层和滤后收集系统构成,植被系统种植于过滤介质之上.雨水生态过滤系统是雨水径流污染生态处理的重要技术,由于其适用性强,污染控制效果好,现在国外已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列举了雨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的技术。并针对武汉市城市雨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武汉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武汉市城市雨水利用的对策。最后说明了雨水利用对武汉市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的方法,不仅具有社会和经济效益,还具有生态效益,同时能达到生活和工业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