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次氯酸钠应用于自来水二次供水消毒小试研究.考察消毒剂次氯酸钠投加量、氨氮、CODMn和pH等因素对余氯衰减及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等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投加量的增加,三氯甲烷的生成量和生成速率逐渐增大,而四氯化碳的生成量较低且无明显的变化规律;随氨氮投加量的增加,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生成量减少;原水...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市某净水厂生产用原水和调节池进口原水为试验原水进行混凝和吸附试验,通过在不同工艺点投加粉末活性炭,考察不同吸附时间下相关水质参数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去除原水嗅味的粉末活性炭投加点和投加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聚合氯化铝前投加粉末活性炭对生产用原水嗅味的吸附去除效果最好,调节池进口原水投加15 mg/L粉末活性炭搅拌5 min后静置2 h对嗅味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廖冬阳 《科技资讯》2010,(22):136-136
2012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开始全面实施后,氨氮指标将由参考指标变成强制指标。由于常规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作用不是很明显,因此在无法改变目前的氯胺消毒方式和管网状况的情况下,在水源水氨氮接近超标或略微超标的情况下,要保证出厂水氨氮达标,同时保证出厂水余氯量,必须做好氨氮的实时检测和精确控制氨、氯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铝盐混凝剂对不同原水水质的混凝效果,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取宝鸡渭河原水、清姜河原水为水样,以PAC和PAFC为混凝剂,分别进行最佳投加量和最佳pH的单因素混凝实验,选用混凝效果较好的PAFC进行正交实验,分析混凝后水样浊度与UV254。结果渭河原水中,PAC最佳投加量为4~8mL,PAFC最佳投加量为4~6mL,PAC的最佳pH值为6~8,PAFC的最佳pH值为5~8;在清姜河原水中,PAC的最佳投加量为2~8mL,PAFC的最佳投加量为2~6mL,PAC,PAFC的最佳pH值均为6~8。结论渭河原水浊度与UV254较高,混凝剂投加量比pH值更能影响高浊度原水的混凝效果;清姜河原水浊度与UV254较低,pH值比混凝剂投加量更能影响低浊度原水的混凝效果。PAFC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搅拌时间、PAFC投加量、pH值;PAFC的混凝最佳操作条件为:PAFC的投加量为6mL,pH值为6,快速搅拌时间为60s。  相似文献   

5.
黄玲琴 《科技信息》2011,(16):385-386
笔者通过烧杯混凝搅拌实验,用三门县城南水厂亭旁溪地面水和珠游溪地下水混合原水进行试验,分别投加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和不同量的高锰酸钾,模拟实际生产的混凝沉淀后测定上清液滤后锰浓度,结果显示,在适当的pH条件和投加时间下,高锰酸钾的投加量为理论值的85%-115%时出厂水锰的含量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经过多次的模拟运行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法可以有效去除混合原水中的锰。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壳聚糖/沸石分子筛去除氨氮和硝酸盐氮的最佳投加量和最佳吸附时间,并建立吸附模型,同时验证模型的准确度.方法通过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 ethodology)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壳聚糖/沸石分子筛吸附颗粒对氨氮与硝酸盐氮去除的最佳投加量和最佳吸附时间.结果响应面法优化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沸石分子筛投加量为6. 5~7. 0 g/L,吸附时间为6. 0~6. 5 h,在此条件下,原水中氨氮与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0. 2%与40. 5%.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近,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不超过2%.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沸石分子筛吸附氨氮和硝酸盐氮工艺参数合理.该新型吸附颗粒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并能达到同步去除水中氨氮与硝酸盐氮的效果,可作为新型滤料用于北方地区水厂的提标改造.  相似文献   

7.
对比了单独膜与膜生物反应器(MBR)对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并研究了投加氯化铵、葡萄糖和粉末活性炭等强化措施对MBR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膜工艺对CODMn和氨氮去除率只有16%和5%;而以粉末活性炭为生物载体的MBR工艺对CODMn和氨氮去除率提高到35.3%和44.5%;提高原水有机物浓度和氨氮浓度对CODMn和氨氮去除效率提高作用有限;更换10%的PAC后,提高了MBR对CODMn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效率可由原来的35.3%提高到50% 。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考察了沸石粒径、投加量、废水pH和吸附时间对NaCl改性沸石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影响,结合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得优化条件组合,并在优化组合条件下,将NaCl改性沸石去除氨氮效果在实际废水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粒径越小越利于NaCl改性沸石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而投加量、废水pH和吸附时间亦对改性沸石去除氨氮产生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实验分析得出,最主要影响因素为沸石投加量,结合单因子实验,筛选出改性沸石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最佳工艺组合条件为沸石粒径60目、沸石投加量70g/L、废水pH=6、吸附时间1h,废水中氨氮去除率达到90.5%.在最佳工艺组合条件下,NaCl改性沸石对生活污水、养猪废水和化工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67%、91.65%和89.31%,与在模拟废水中的去除率基本一致.这为改性沸石的进一步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面临震后成都市沙河段微污染原水的水质情况,提供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并为给水厂的粉末活性炭应急投加提供依据,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适宜的活性炭投加量和投炭点。结果表明,投加点在流程上越靠前越有利于活性炭吸附作用的充分发挥;活性炭与混凝剂的竞争吸附现象并不明显。活性炭的投量需根据不同水质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针对成都沙河段的原水水质,试验所确定的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10~15mg/L。  相似文献   

10.
利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试验,考察混凝剂PAC和助凝剂PAM投加量、pH值、磁粉Fe_3O_4投加量、磁场强度、药剂投加顺序等因素对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8.0,PAC投加量为600 mg/L,PAM投加量为0.25 mg/L,磁粉投加量为750 mg/L,磁场强度为150m T条件下,先投加PAC再加入磁粉,30 s后投加PAM时,混凝效果最佳,COD的去除率为55.86%,氨氮的去除率为36.13%,浊度的去除率为88.91%.磁絮凝与常规工艺的对比试验表明,投加磁粉对于COD的去除有良好的效果,基本可以取代PAM的作用,但去除氨氮的效果低于PAM.  相似文献   

11.
王渊  刘贝  赵向阳 《广东科技》2014,(6):159-160
针对佛山市高明区杨梅水厂水库水原水pH值偏低,且常规水处理工艺出厂水pH值偏低这一现象,采用投加石灰的方式调节pH值。通过烧杯试验和生产实践,对熟石灰的投加点和投加量对出厂水pH值的影响进行对比,探讨合理科学的投加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抽取珠江原水,分别直接投加和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再投加絮凝剂,对比两种情况下的絮凝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在沉淀池出水浊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絮凝剂投加量大为减少.曝气生物滤池在作为深度净水工艺的预处理时对减少絮凝剂投加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方某油田供水厂原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且pH值、水温年间变化较大,常规氯消毒副产物生成较多。针对该厂原水特点,进行了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及其对氯仿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氯仿生成量较少,当二氧化氯投量为0.5~30 mg.L-1时氯仿的生成量均低于10μg.L-1,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投量、反应时间、水温、原水pH值等对氯仿生成量基本上没有影响。因此,该厂以二氧化氯消毒剂代替氯消毒是完全可行的,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控制氯仿生成,明显提高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去除水中氨氮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单独投加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而且考察了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复配去除氨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单独投加纳米分子筛时,纳米分子筛对溶液中氨氮具有吸附速度快的特点,在吸附时间5 min时即可达吸附容量的90%,但存在着反应后溶液偏碱性,溶液浊度大幅度增高的现象,且反应后溶液pH值和溶液中浊度与纳米分子筛投加量间存在良好的函数关系;单独投加硅藻土时,硅藻土对溶液中氨氮几乎没有作用,反应前后溶液中氨氮质量浓度几乎没变,但投加硅藻土后溶液显酸性,而且硅藻土的沉降速度比较快;纳米分子筛和硅藻土复配后大大改善了溶液的pH环境,对氨氮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独投加纳米分子筛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对后续生物处理的严重抑制问题,利用渗滤液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吹脱法对氨氮进行前期去除。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生石灰施加量、吹脱时间和气液比对氨氮吹脱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生石灰投加量。结果表明,生石灰投加量在12.37g/L时,pH值达到11.5;并在吹脱过程中保持气液比为125倍和9h的吹脱时间作为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6.
砷是供水企业特别关注的污染物之一,采用化学沉淀法可以有效去除受砷污染的原水,对砷含量为131.5 μg/L的原水通过投加次氯酸钠使余氯达到2.0 mg/L,然后投加10 mg/L三氯化铁,可以使砷的含量降低到0.093μg/L,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强化混凝同传统处理工艺相比对DOC和BDOC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2%和20%。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原水水质、pH值、原水碱度、搅拌条件及药剂投加顺序等;强化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的方法有加活性炭粉末、加高锰酸盐预氧化、预臭氧氧化等。  相似文献   

18.
以苯甲醚作为前体物,探讨氯代苯甲醚的生成途径机理以及在氯消毒过程中pH值、氯投加量(氯的质量浓度)、苯甲醚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金属离子对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反应起决定性的作用,苯甲醚只能在酸性和弱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氯代反应.氯投加量、苯甲醚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的升高不仅加快了苯甲醚的反应速率,也增大了氯代苯甲醚的生成量.金属离子Fe3+,Al 3+对反应有催化作用,Al 3+的促进效果最好,反应速率提高约25%,而Mn2+,Zn2+对反应没有促进作用.氯投加量、苯甲醚初始质量浓度、温度3个因素的影响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强度不同,分别和生成量呈线性相关.氯代苯甲醚的生成量和3个影响变量之间符合多元线性相关,氯投加量和苯甲醚初始质量浓度对氯代苯甲醚的生成量影响显著,二者的显著性小于0.05,温度对反应的显著性不明显.三者对反应的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为氯投加量、苯甲醚初始质量浓度、温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探讨了上向流聚苯乙烯波科直接过滤原水时,凝聚剂投加量对过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直接过滤时,凝聚剂投加量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它对运行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Fe‒Beta分子筛类Fenton降解罗丹明B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类Fenton体系中初始pH值、H_2O_2投加量、FeBeta分子筛投加量、温度、无机盐离子浓度等因素对罗丹明B溶液脱色率的影响,并对Fe-Beta分子筛的回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100 mL的100 mg·L-1罗丹明B溶液,初始pH值为3.0,H_2O_2投加量为0.4 mL,Fe-Beta分子筛投加量为30mg,在70℃下反应2 h后罗丹明B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5%;Fe-Beta分子筛经5次回用后罗丹明B溶液脱色率仍维持在80%以上。最后用实际染料废水进行了验证。对30 mL原水,H_2O_2投加量为10%(体积比),Fe-Beta分子筛投加量为80 mg,200℃下反应2 h后罗丹明B溶液脱色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