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大空间公共建筑火灾特性与普通建筑火灾特性的差异,从烟气的流动特性及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大空间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大空间排烟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防排烟设计与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关系密切,是综合防火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和室内装修材料以及防排烟方式选择时,都应综合加以考虑.文章通过简要介绍火灾烟气的危害性,分析火灾烟气对安全疏散与消防扑救的影响,阐述建筑中设置防排烟设施的主要作用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大空间中庭及周边房间烟气运动和消防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空间中庭结构内火灾及周边房间火灾的烟气运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周边房间发生火灾后烟气及热羽流对上层房间的影响和烟气在中庭顶部的积聚和沉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空间内合理设置排烟系统对保证其消防安全至关重要;在大空间中庭内部排烟充分的情况下,可将大空间中庭作为与之相通的建筑结构的蓄烟空间和排烟途径,在其消防设计中可对中庭设置普通开口而不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分析结果为大空间中庭及其周边房间的消防安全设计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彬  贾莉敏 《科技信息》2013,(23):352-353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大空间建筑这种新兴建筑形式的烟气控制问题,综合分析了大空间建筑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大空间建筑火灾中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烟气生成量的计算问题,然后运用实例模拟确定排烟量,希望本文对消防防火设计及相关规范的完善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因其功能复杂、烟气流动速度快、垂直疏散距离长造成人员疏散困难,这就要求设计时在建筑的每层营造出一块火灾时免受高温烟气侵害的”相对安全空间”,让处在建筑中的人员能够从容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地带。这一”相对安全空间”就是防烟楼梯间。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明确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方式有三种:自然排烟、机械防烟和机械排烟。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庭烟气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庭和其他大空间建筑中没有传统的建筑分隔,这些建筑分隔对于防火保护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这种大空间建筑中,喷淋系统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庭烟气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中庭中保持一个极限环境,从而使人员不会受到火灾所产生的烟气热的危害。这就要求在规定的逃生时间内,保证烟气层存在于规定的逃生安全高度以上。中庭烟气管理系统主要有3种方式:烟气填充、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文中简要的介绍了这种方式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从而保证在中庭火灾中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4日,广西南宁市布兰卡酒廊发生火灾,现场的排烟问题成为灭火及救援的首要问题,该文通过分析此次火灾的排烟处置,根据公共娱乐场所的建筑特性和火灾特点,探讨在公共娱乐场所设置防排烟设施的必要性和设置方法,使其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建筑也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也在不断增高,高层建筑排烟设计不当,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在火灾时产生的烟气由于排放不当是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中经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龙娟 《科技信息》2010,(17):350-350,405
一般来说防排烟是消除烟气的有效设施。防排烟主要是将火灾等情况时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予以排除,以及阻止烟气向安全区蔓延扩散,特别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本文将着重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沈阳地下铁路工程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SIMPLE算法,在5种防排烟方式下,对地铁站台煤油火灾烟气的蔓延情况进行数值模拟.选取距地铁站台地面2m平面上,两楼梯口中心点作为测点,得到了不同防排烟情况下测点温度及CO_2摩尔分数的实时曲线,及地铁火场温度和CO_2浓度场云图,分析不同的防排烟方式对地铁站台煤油火灾烟气蔓延情况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仅使用机械排烟时,排烟口位置不同,排烟效果相差不大.加压送风系统与机械排烟同时使用,能有效遏制烟气蔓延,并出现周期性衰减的情况;远离火源的楼梯口可作为更加安全的疏散通道.  相似文献   

11.
李秋玲 《科技信息》2007,(26):291-291
地下商业街发生火灾以后能够产生大量的烟气,而且蔓延速度非常快,烟气的温度高、毒性大、浓度大、流动快,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本文就地下商业街的卷帘、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装修材料和防排烟等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室内火灾机械排烟过程烟气运动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火灾初期室内烟气运动状况直接影响建筑物内受灾人员的疏散,本文运用CFD技术,初步模拟建筑室内机械排烟作用下火灾初期烟气运动过程,分析了室内空气流场和烟气层运动状况。  相似文献   

13.
以淮南市某地下商业街其中一防火分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软件FDS进行了火灾烟气控制的数值模拟,对顶棚机械排烟条件下,排烟量和送风比对室内火灾烟气有效控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顶棚机械排烟时,排烟量对室内烟气控制的影响较大。当排烟量为115m3/(m2·h)时,可以达到很好的烟气控制效果,送风比对此的影响较小;当排烟量和送风比过大时,使室内烟气紊流加剧,火场情况混乱。研究结果为此类狭长型地下建筑火灾的控制和人员疏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某体育馆的建筑特点,按照火灾场景的设计原则,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火源,再按照火源位置及建筑特点确定火源功率,并对体育馆建筑建立数值模型。根据不同的烟气控制形式具有不同的机械排烟效果,本文运用正交法对两种不同的火灾场景分别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模拟分析了烟气控制形式与可见的相关性,通过极差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出了排烟速度、排烟口数量以及排烟口位置对机械排烟效果影响强弱的先后顺序,对体育馆建筑的烟气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走廊机械排烟量与排烟口数量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烟量的确定是防排烟系统合理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高层建筑内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k-ε双方程三维紊流模型对高层建筑火灾时不同排烟量以及相同排烟量不同排烟口数量情况下走道的烟气状态进行模拟,通过分析满足最大安全疏散时间时,其走道人眼特征高度1.5 m处的烟气的温度以及浓度,得出每平方米排烟量72 m3/h为此典型高层建筑的最合理机械排烟量.且当排烟量不变时,可通过增加排烟口数量来更好地控制走道的烟气状态,为防排烟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单侧不对称补气对大空间火灾机械排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全尺寸实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大空间火灾单侧不对称补气条件下的机械排烟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起火空间的温度分布讨论了烟气层的形成、沉降以及机械排烟的效果.在单侧不对称补气的条件下,烟气与新鲜空气掺混加剧,并沿补气口对面的墙壁下降,使机械排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建筑火灾排烟系统设计中,有关排烟启动时间至今仍没形成统一的设计方法或分析方法,目前主要依靠专家经验或者依据排烟系统产品的性能进行取值和校验,存在很大主观性。该文通过综合考虑建筑火灾发展各阶段的经验模型,给出了计算烟气层高度的递推求解式,在此基础上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揭示了排烟启动时间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启动时间取值的最优区间、风险区间和失效界点。该研究有助于提高火灾排烟系统的设计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建筑防排烟分为防烟和排烟两种形式,在建筑中必要的位置设置防排烟系统对建筑的火灾防控和扑救、对保证人员安全疏散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高层建筑中防排烟系统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规范要求,提出了正确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铁站台层空间狭小,建筑结构形式如楼梯的位置设置及开口朝向方式、屏蔽门的安装等,对火灾烟气的流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CFD方法,对岛式站台层内车厢中央位置着火时的烟气扩散进行数值模拟,比较楼梯结构、屏蔽门对火灾烟气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站台层楼梯位置、结构、屏蔽门对烟气扩散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楼梯开口朝向不同,可以使得排烟效率最高相差22.3%,温度最高相差53 K;安装屏蔽门后,大部分烟气被限制在轨道区域内,减少了高温烟气的危害,并提高排烟效率。优化楼梯结构设计及安装屏蔽门来实现对站台层火灾烟气的优化控制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地下商场内火灾烟气运动及控制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湍流大涡模拟方法,对接近于方形的地下商场内的火灾烟气运动及机械排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机械排烟口的布置和排烟量对火灾烟气排放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商场具有防烟分区和挡烟垂壁的条件下,在右侧墙处实施机械排烟比在顶棚处实施机械排烟可取得较好的排烟效果.随着机械排烟量的增大,室内烟气层的高度有明显的上升,从疏散口和自然补风口处流出的烟气速度减小,流入的空气速度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