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是无机酸的重要属性。有不少学者从其结构、热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定性的研究,笔者在综合影响无机含氧酸氧化性诸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 P 区成酸元素最高氧化态含氧酸(包括酸酐)氧化性的经验公式.即以无机含氧酸在酸性介质中被还原为单质时的值来判断无机含氧酸氧化性的强弱的标度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同种中心原子的低氧化态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比高氧化态的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强,这是无机化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酸强这个问题,试从微观角度的酸分子论,无机含氧酸的结构和宏观上的化学热力学等角度来研究分析它们氧化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无机含氧酸的结构是影响其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归纳、总结了常见无机含氧酸的结构特点和成键特征,并探讨了无机含氧酸结构对其酸性和氧化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学习元素的含氧酸氧化性时,有些同学存在这样的想法,认为同一元素的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其氧化态越高,则氧化能力越强,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无机含氧酸氧化性的强弱,可用"氧化态 ne-还原态"的标准电极电势E0来量度.E0值越大,电对的氧化态越易得电子,即其氧化性越强,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学习元素的含氧酸氧化性时,有些同学存在这样的想法,认为同一元素的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其氧化态越高,则氧化能力越强,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无机含氧酸氧化性的强弱,可用“氧化态^ ne^-←→还原态”的标准电极电势E^0来量度。E^0值越大,电对的氧化态越易得电子,即其氧化性越强,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多氧化态成酸元素它们的最高氧化态的含氧醚和N,S,Cl的最高氧化态的含氧酸HNO3,H2SO4和HClO4等都有较强的氧化性。本文将对无机含氧酸氧化性强弱递变的规律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无机含氧酸的氧化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这其中既包含动力学因素,又与热力学有关。此外,成酸元素的氧化数、结构、浓度等都会使各种条件下的含氧酸具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能力。笔者想就第二、三周期常见的几种无机含氧酸氧化能力做一比较,阐述一下各因素的影响。 这两个周期中成酸元素为C、N、P、S、Cl,它们分别形成H_2CO_3、HNO_3、HNO_2、H_3PO_4、H_3PO_3、H_3PO_2;H_2SO_4、H_2SO_3、HClO_4、HClO_3、HCeO等。这些含氧酸的氧化能力千差万别,影响因素又各异,我们逐一分析。一般认为:一、碳酸磷酸没有氧化性,甚至磷的低价含氧酸还是较强的还原剂。而氮、硫和氯各不同种类的含氧酸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能力。二、同一元素同一价态含氧酸浓度不同氧化能力不同,如H_2SO_4、HNO_3等。三、氯可形成几种价态的含氧酸,但氧化能力并不与氧化数大小成正比,这又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热力学原理,通过计算无机含氧酸失氧过程的能量变化,比较中心原子与氧之间平均结合能的大小,来确定含氧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归纳论述了影响无机含氧酸氧化能力的四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对氯的含氧酸 HOCl、HClO_2、HClO_3、HClO_4的 CNDO/2计算结果,提出了从电子结构解释氯的含氧酸氧化性递变规律的机理.同时,根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用分子轨道理论的离域键观点对酸性递变规律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对无机含氧酸酸强度的定量化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无机含氧酸的结构出发,研究了结构与酸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计量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公式,计算了73种无机含氧酸的强度,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无机含氧酸的结构出发,研究了结构与酸强度之间的关系,应用计量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公式,计算了10种无机含氧酸的强度,得出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3.
对IIIB—VIIB元素最高氧化态含氧酸或酸酐中心离子的Z*/r2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中心离子与氧之间化学键强度及其热力学状态,对其氧化性在同族中渐渐减弱规律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离子极化理论讨论了无机含氧酸氧化力强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无机含氧酸是数量较多的一类重要化合物。不同的含氧酸其酸性强弱各不相同,但却存在一定的规律。许多化学工作者曾提出一些定性解释[1][2][3][4],或定量计算[5][6][7][8]。本文将首先简述无机含氧酸强度的有关论述,再从酸的Pk值与成酸元素的核电荷数(Z),电子层数(n)以及影响含氧酸强度的其它结构因素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更简便和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键电荷与重迭积分的关系,并用键电荷稠度的概念,研究了振动力常数、氢酸和含氧酸的强度规律、无机含氧酸及其盐的热稳定性以及键电荷稠度与某些半导体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P区元素含氧酸氧化还原性的变化规律,并众键能,分子稳定性,酸根离子的结构对称性,中心原子成键电子的能量及含氧酸分解产物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讨论了引起含氧酸氧化还原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氯的含氧酸氧化性强弱的规律是ClO~->ClO_3~->ClO_4~-,如何予以更圆满的解释呢,本文从两方面进行剖析,一方面从分子结构理论出发讨论其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及特征;另一方面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情况考虑,最后得到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无机含氧酸强度及分类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本文提出的经验公式对无机含氧酸电离常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为无机含氧酸的强度及分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基于路易酸碱理论(凡是含有能接受共享电子对的氢的任何物质就是酸)关于无机酸酸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其中主要介绍了在水溶液体系中,通过未氢化氧原子个数的多少和中心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负性的大小来判断常见无机含氧酸和无氧酸的酸性强弱,以此来确定常见无机含氧酸和无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在基础无机化学的定性研究中,此法简单易掌握,运用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