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神经网络TSP问题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Hopfield神经网络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解决TSP问题时的求解过程和仿真算法.通过对两种算法的仿真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对于较大规模的TSP问题,SOFM模型的寻优结果要优于HNN模型寻优结果;HNN对网络模型参数和初始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且调整参数组合非常困难,而SOFM的参数设置和调整相对要简单得多;SOFM算法对待解决问题的拓扑分布不敏感,而HNN算法的收敛性对待求解问题的自身分布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待求解问题的数目增大时,SOFM算法的运算时间增加缓慢,而HNN算法的运算时间增加较快.因此,在解决TSP问题时,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比Hopfield神经网络的效率高,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大,其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董一凡 《甘肃科技》2005,21(6):50-52
本文针对神经网络这一国际前沿课题,通过对一般的SOFM网络算法加以改进,结合油气检测问题,实现了SOFM网络油气预测的具体算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进的SOFM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常规SOFM(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无监督的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算法。在常规SOFM网络数据聚类算法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初始权值设定以及邻域范围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算法的优化和改进,进而提高了SOFM神经网络聚类算法的正确率、收敛速度和实时性,并利用仿真实验进一步对提出的改进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基因序列中剪切位点的识别率,将无先导卡尔曼滤波器(UKF)和自组织神经网络(SOFM)相结合,给出一种非线性高维数据的聚类算法.利用无先导变换(UT)参数化SOFM邻域宽度函数的均值和方差,并采用UKF进行预测,完成SOFM参数的自适应过程.该算法用于基因剪切位点的识别结果表明:较SOFM与EKF参数自适应方法,该算法识别精度较高,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程慈  柴瑞敏 《科技信息》2008,(14):143-143
对聚类分析中聚类数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在SOFM神经网络的基础上,从聚类准则出发,通过试验对聚类准则的曲线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设计出一种结构自适应的聚类神经网络,该网络能自动确定最佳的聚类数,并提出了一种减少计算量的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6.
为进行快速动态层次聚类,通过分析自适应谐振理论(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ART)神经网络的快速学习、主观设置警戒参数、输出无层次结构等优缺点以及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神经网络的侧反馈、不能动态聚类、输出无层次结构等优缺点的基础上,借鉴Hebb规则的思想,针对ART2神经网络的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研究.通过结构描述、算法分析,该算法融合了ART2和SOFM的优点,克服其不足之处,以快速学习的方式形成可带有多层层次的动态聚类结构(不同的层次代表不同粒度的聚类),此外还降低了对警戒参数主观设置的要求,对于较粗粒度的聚类不再需要重新训练神经网络.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李万臣  王炼 《应用科技》2006,33(6):21-23
介绍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图像压缩的传统算法.通过对传统压缩算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易行的分类矢量量化方法.新方法采用边缘检测,主元分析(PCA),自组织特征映射来设计码书,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客观指标和主观视觉效果.实验表明,此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SOFM图像压缩算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在对于二维向量进行模式分类时,网络结构的最优化问题,深入研究了SOFM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算法,说明了SOFM网络的建立方法。以二维向量的模式分类为例,利用所建立的SOFM网络模型对输入的二维向量模式进行分类,研究了输出层节点形状和拓扑结构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测试了在不同的训练步数条件下,SOFM模型的权值向量的调整过程和分类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当网络的输出节点以二维平面形式输出时,长和宽不相等的矩形图的分类性能明显优于正方形图的分类性能,并且在输出节点形式相同的情况下,六边型拓扑结构分类精度明显优于栅格型拓扑结构的SOFM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克服神经网络结构和参数设计的随机性及依赖于人的经验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该算法结合了神经网络的快速并行性和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性,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结构、初始连接权和阈值以及学习率和动量因子进行全面进化设计,在解空间中定位出较好的搜索空间,然后在进化神经网络中用训练样本再次寻优。通过利用该算法对XOR问题求解,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其收敛速度和精度均优于基本BP算法和附加动量项的BP算法。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协同神经网络梯度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学习过程收敛速度缓慢的缺点,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梯度动力学的协同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该算法分析了非平衡注意参数对学习过程的影响,简化了初始伴随向量的选取;并引入最优化理论,将该问题归结为求解非线性最优化问题,提出了适时地用共轭梯度法代替梯度下降法的算法,加快了学习过程的收敛。通过对标准人脸图像库的图像识别实验表明该算法较之其他学习算法有较高的识别率,并能较快地收敛到极小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的矢量量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特性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矢量量化问题的实质进行比较,提出了一个实现矢量量化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算法。分析与实验表明,该算法是稳定收敛的。算法的学习结果与网络的初始状态无关,并且十分接近于全局最优解的下限。将该算法应用于图像数据的压缩,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LBG算法产生的码书,其码向量在码书中的排列是无序的.用此序号作为向量量化器编码输出时,对信道误码特别敏感.为了控制由于信道误码而导致整个向量量化通信系统性能严重下降,基于Kohonen网络的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算法进行向量量化分析,并针对SOFM算法性能上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算法.新算法引入失真敏感参数,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调整码字的部分失真来指导神经网络的学习.通过仿真试验,从峰值信噪比的提高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SOFM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高度的自组织和自学习能力,将SOFM神经网络应用于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利用改进的罗杰斯三比值法获取变压器故障诊断的特征向量,建立了SOFM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训练.为了检验模型的实际诊断能力,以变压器的4种典型故障诊断为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SOFM神经网络能够根据获胜神经元在竞争层的位置对变压器故障进行判断,诊断准确率高,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表明基于SOFM网络的变压器的故障诊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反向工程几何建模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向工程是利用实物模型测得的数据,构造CAD模型,继而进行分析制造,几何建模是反向工程的关键技术,目前反向工程几何建模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通用性差;(2)交互操作多;(3)大自然曲面拟合能力差;(4)系统集成度低。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了反向工程几何建模自动化系统,利用柯西(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区域分割;利用具有特殊基函数的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曲面几何参数的提取,网络仅值代表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基本学习算法的基础上.从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性能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随机选择样本输入次序;根据实际应用并结合专家经验确定初始连接权值;采用高斯函数作为拓扑邻域函数;将算法分成排序和收敛两个阶段。并分别采用不同的学习率和邻域函数.采用改进后的SOFM算法对输入样本进行自组织聚类,再利用学习矢量量化(LVQ)算法解决样本分类中的交迭问题。提高了分类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能够识别常用的数字(0~9)和英字母.特别是在有噪声污染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在图像降噪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通过调整网络结构和参数来获取更好的图像降噪效果已成为研究热点.降噪卷积神经网络在深度神经网络中采用残差学习方法,在提高降噪效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盲降噪问题.其不足之处在于算法收敛时间长.该文针对降噪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卷积降噪神经网络的图像降噪算法.该文工作的主要特色如下:1) 在原有的网络结构中,引入反卷积神经网络,优化了残差学习方式;2) 提出一种新的损失函数计算方法.使用BSD68和SET12测试数据集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的降噪性能与降噪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相比,在相同降噪效果情形下,该文算法的收敛时间缩短了120%~138%.同时,与传统的深度学习图像降噪算法比较,该文方法的降噪效果和运行效率也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