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马氏体漫散射的Fourier分析方法并与显微组织分析相结合,确认Fe-l.83C%(质量)马氏体在时效时发生了调幅分解,其调幅结构由波长为1nm左右的主波和大于1nm的次波叠加而成.首次发现铁碳马氏体调幅分解存在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调幅结构即使在长达数月之后也未发生长大,其原因是贫富碳区之间的强烈弹性交互作用使得处于分解早期的调幅结构的长大陷于停止,最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铁碳马氏体中存在的有序化和调幅分解共存的现象对经典的相变理论提出了重大挑战.经典相变理论无法解释有序化与调幅分解共在现象的原因,在于它建立在过于简单的原子最近邻作用假设之上。  相似文献   

2.
应用XRD,TEM,DSC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第三组元Ni对Fe-Ti二元混合元素粉机械合金化反应的影响.试验中原子数百分比分别以5%和15%Ni取代部分Fe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合金化合成晶粒尺寸分别为12nm和6nm的纳米晶B2相.合金化中经历球磨“退火”过程,微观点阵畸变逐渐减弱,晶粒长大.Ni元素能使合成的B2结构纳米晶TiFe相的点阵畸变减小.合成的纳米晶相在973K产生相分解,析出低温马氏体TiNi相  相似文献   

3.
利用透射电镜对Fe-1.83C马氏体室温时效所产生的有序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铁碳马氏体的有序相有两种,一种是具有Fe4N结构的普通有序相γ'-FexC(I),另一种是由它衍生出来的长周期有序相,称为γ'-FexC(II),x=4-10,两种有序相同时存在于马氏体的时效组织中,经研究确定的有序相晶体结构可以解释所有的实验衍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透射电镜对Fe-1.83C马氏体室温时效所产生的有序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铁碳马氏体的有序相有两种,一种是具有Fe4N结构的普通有序相γ'-FexC(1),另一种是由它衍生出来的长周期有序相,称为γ-FexC(Ⅱ),x=4~10.两种有序相同时存在于马氏体的时效组织中.经研究确定的有序相晶体结构可以解释所有的实验衍射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标题化合物进行合成,并对其进行了光谱学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元素分析、IR、H^1NMR推测结构和所测晶体结构相吻合。晶体结构测定证实该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0.6133(2)nm,b=1.8873(4)nm,c=1.4196(4)nm,v=1.6433nm^3,Fw=283.37和Z=4。计算得Dc=1.145g/cm^3,结构的偏离因子为R=0.060,Rw=  相似文献   

6.
离子注入形成FeSi2埋层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MEVVA离子源将Fe离子注入到Si基体中会生成一层铁硅化物薄膜.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这层铁硅化物的显微结构及其在随后的升温退火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子注入剂量为1×1017/cm2的未退火样品中,亚稳的γ-FeSi2相占大多数,同时有少量的由CsCl结构派生的缺陷相Fe1-XSi.在(100)取向的Si片上,这个硅化物层埋在硅基体中,形成了厚度为25nm左右的埋层(buriedlayer)结构  相似文献   

7.
基于Cr(Ⅵ)-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AF)-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体系的荧光熄灭效应,提出一种测定痕量铬的新荧光分析方法,PH在4.5-5.5范围内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在CPC存在下,Cr(Ⅵ)与5′-N-SAF形成摩尔比为1:2的配合物,配合物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分别为:λec1-475nm,λex2=505nm,λcm=525nm,Cr(Ⅵ)浓度在0.8-50μg/Lail  相似文献   

8.
荧光假单胞菌噬铁素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荧光假单胞菌P32产生的噬铁素的特性.噬铁素在紫外光下发出黄绿色荧光,与Fe3+有高度亲和性,在230nm和400nm附近各有一吸收峰,氨基酸组成为苏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2:4:4:4:1:1,生物合成需较低浓度Fe3+为条件,与Fe3+的复合物无荧光,但可用连二亚硫酸钠,8-羟基喹啉和抗坏血酸粉末恢复荧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合金连续相变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扼要的总结。合金连续相变是相变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主要包括调幅分解,有序化及两者的共存反应。文中对合金相分解早期阶段调幅分解和有序化共存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浓度驻波”、“点阵位移驻波”这两种驻波基础上,经过统一处理提出了“点阵驻波”的新概念,以及利用“点阵驻波”方法对Fe-C马氏体时效的研究。并指出该理论的实际应用——天然纳米材料,对今后材料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用N-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HL)为配体合成了Fe(Ⅲ)型配合物,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6767(5)nm,b=1.219(3)nm,c=1.730(1)nm;β=93.31°;V=3.530(8)nm^3,Z=4,Dc=1.382g/cm^3。结构分析表明Fe处于三个N-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的6个氧原子的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  相似文献   

11.
在铁试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于PH4.3的乙酸-乙酸铵介质中,铝、铁分别生成Al-Ferron-CPB、Fe-Ferron-CPB三元络合物,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选测昨波长390.0nm。参比波长445.1nm波长组合测定铝,单波长630nm测定铁,用此方法测定硅铁中的铁和铝,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四甲基环戊二烯与五羰基铁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6h,即生成标题化合物1,1与碘在氯仿中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碘化物(C5HMe4)Fe(CO)2I2,1与氯化汞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氯汞化物(C5HMe4)Fe(CO)2HgCl3和铁氯化物(C4HMe4)Fe(CO)2Cl4.1与氯化亚锡反应仅分离到铁氯化物4.以元素分析,IR和1HNMR谱表征了化合物1~4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四甲基环戊二烯与五羰湛铁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6h,即生成标题化合物1,1与碘在氯仿中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在铁碘化物(C5HMe4)Fe(CO)2I,2,1与氯化汞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氯汞化物(C5HMe4)Fe(CO)2HgCl3和铁氯化物(C5HMe4)Fe(CO)2Cl4.1与氯化亚锡反应仅分离到铁氯化物4.以元素分析,IR和HNMR谱表征化合物1~4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详细研究了用溅射法制备的Fe/Mo多层膜系统的结构,磁性及磁电阻效应。发现当保护Mo层厚度为0.8nm、Fe层厚度dFe由2.2n,减到0.4nm时,GMR在dFe〈1.4nm有一迅速增加,并在dFe=0.9nm时达极大值,然后下降,矫顽力显示出类似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了在新两性表面活性剂N-[N'-(羧乙基)-N'-(2-羟乙基)氨乙基]月桂酰胺钠盐(CEHEAELA)和十二醇氧乙醇聚氧乙烯23醚(Brij-35)存在下,铁(Ⅲ)与邻硝基苯基荧光酮(O-NPF)的显色反应。在pH6.0~9.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Fe(Ⅲ)与O-NPF形成1:3的桔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达1.40×10^L.mol^-  相似文献   

16.
空气氧化湿法制备的MnFe2O4在H2还原下,生成氧缺位铁酸锰MnFe2O4-δ(0<δ<1),利用XRD和Mossbauer谱等技术,对它的性质(还原性,晶格常数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考查了在氧缺位铁酸锰(MnFe2O4-δ,δ>1)及MnO-FeO固溶体下CO2分解成C的活性,结果表明(MnFe2O4-δ,δ>1)能够有效地分解CO2成C,并且在反应以后自身转变成了化学计量的MnFe2O4,MnO-FeO分解CO2以后,一部分变为MnFe2O4,一部分仍然保持MnO-FeO固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的吲哚类俘精酸酐:(E)-1-苄基-2-甲基-3-吲哚亚惭基丁二酸酐。经MS,IR,UV,HNMR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大紫外光或阳光照射下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88nm变至592nm,在白光或黄绿光照射下又可恢复。研究了它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致变色性能,随溶液极性的增加,最大吸收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三种新的有机荧光试剂:4CRACP—Ⅱ,4BRACP—Ⅲ,4IRACP—Ⅳ,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荧光性质,发现Ⅱ在弱酸性介质中具有较强的荧光。pH=5.3时,它与Cu(Ⅱ)形成荧光络合物,λ_(ex)/λ_(em)=310nm/408nm,检测限5×10 ̄(-4)μg/g。讨论了卤素对 ̄1HNMR、MS及F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标题化合物进行合成,并对其进行了光谱学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元素分析、IR、H1NMR推测结构和所测晶体结构相吻合.晶体结构测定证实该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0.6133(2)nm,b=1.8873(4)nm,c=1.4196(4)nm,v=1.6433nm3,Fw=283.37和Z=4.计算得Dc=1.145g/cm3,结构的偏离因子为R=0.060,Rw=0.052.  相似文献   

20.
在0.05mol/LNH4Cl溶液中,环丙氟哌酸与Cr(Ⅲ)发生络合反应,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为-1.640V(vs.Ag/AgCl)还原峰导数峰高与Cr(Ⅲ)在1×10^-7~1×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还用多种电化学方法和技术详细研究了Cr-CPFX的极谱伏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本文还测定了络合物的络合比和稳定常数,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