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腔上囊的研究Ⅳ.胚胎后期及胚后腔上囊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鸭26胚、胚后3周龄、10周龄、12周龄和16周龄的腔上囊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北京鸭26日胚、胚后3周龄和12周龄的腔上囊及其淋巴上皮滤泡发育的3个代表性阶段。26日胚腔上囊组织结构已基本发育成熟。胚后3周龄腔上囊进入发育高峰。胚后12周龄腔囊出现退化。综合分析光镜和电镜的观察结果,以及不同分化阶段淋巴细胞的数量统计,表明胚后期及胚后腔上囊发育过程中,分化早期的前淋巴细胞的优势所代替。  相似文献   

2.
北京鸭腔上囊的研究——Ⅳ.淋巴细胞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观察北京鸭腔上囊胚胎发育中淋巴细胞发生、分化的形态学变化过程表明:(1)腔上囊淋巴细胞的来源是外源性的,是在胚胎12天左右,由血液进入腔上囊的淋巴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2)在淋巴干细胞向淋巴母细胞和中、小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经过了前淋巴母细胞的阶段。前淋巴母细胞也是滤泡成熟后,淋巴细胞的生发细胞。前淋巴细胞可能与哺乳动物B淋巴细胞中的过渡细胞相类似。(3)淋巴滤泡中的淋巴母细胞,中、小淋巴细胞依据其形态特征,可以进而分为两型——Ⅰ型和Ⅱ型细胞。它们反映了同一种细胞所处的功能和生理状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观察了北京鸭胚胎腔上囊从原基到雏鸭出孵时的形态变化。根据常规组织学方法,光镜观察结果,对腔上囊淋巴上皮滤泡的发生,划分为六个阶段:1.淋巴干细胞迁入和开始分化;2.上皮芽出现;3.芽突发生、发育和滤泡初步形成;4.滤泡埋入固有膜、芽突消失;5.滤泡迅速生长;6.滤泡成熟。观察结果表明,北京鸭腔上囊淋巴上皮滤泡与莱杭鸡比较,主要的区别在于:1.北京鸭腔上囊淋巴上皮滤泡的胚胎发生经历了一个芽突的形成和消失的阶段;2.碱性磷酸酶的分布,两者表现了明显的差异;3.在北京鸭腔上囊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淋巴细胞呈现出阶段性成批死亡现象,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常规组织学方法,组织化学AB-PAS反应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北京鸭胚胎期腔上囊上皮形态的分化;以胶体碳作为示踪物,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北京鸭腔上囊上皮的内吞机能。北京鸭16天胚腔上囊上皮开始出现突向腔内的上皮芽,此时上皮开始分化。26天胚上皮分化基本完成,表面上皮分化为滤泡间上皮(IFE)和连滤泡上皮(FAE);滤泡髓质区上皮分化为网状上皮,边缘层和芯细胞。18—19天胚腔上囊的芽周和芽间上皮的桂状细胞开始分泌粘液。19天胚FAE细胞开始具有内吞机能,在26天胚及1日龄雏鸭标本中观察到IFE的椭圆形细胞也有内吞机能。22天胚的部分接近成熟的滤泡髓质中有芯细胞出现。  相似文献   

5.
应用兔抗鸭IgM和5.7S IgG血清,以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北京鸭腔上囊中B淋巴细胞的分化,得到以下结果:(1)B淋巴细胞表面和胞质免疫球蛋白出现的时间:胚胎11天,CIgM;胚胎15天SIgM;胚胎18天 SIgG;胚胎21天CIgG。(2)B淋巴细胞分化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胚胎11~15天),CIgM~+淋巴干细胞分化为SIgM~+前淋巴母细胞;第2阶段(胚胎15~21天),SIgM~+前淋巴母细胞分化为SIgM~+、SIgG~+淋巴母细胞;第3阶段(胚胎21~28天孵出),SIgG~+淋巴母细胞分化为中、小淋巴细胞,并开始从腔上囊迁出。(3)北京鸭腔囊中B淋巴细胞分化过程与鸡具有平行的时间关系。  相似文献   

6.
石蜡切片α-乙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用于研究北京鸭胚及胚后早期腔上囊发育的不同阶段。观察了淋巴细胞的ANAE反应特点,并将滤泡上皮和网状上皮成分的ANAE反应与对应的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对比,结果表明:T型ANAE阳性淋巴细胞最初出现在胚胎28天。孵出后,数量略有增加。淋巴滤泡的联滤泡上皮,联滤泡上皮下方以及髓质中央的网状上皮细胞呈M型ANAE阳性,滤泡髓质边缘层及近边缘层的网状上皮细胞ALP阳性,ANAE阴性。值得了注意的是在胚胎发育中,酶染特性不同的两种上皮细胞分别来自于粘膜上皮的表层和基层。讨论了B淋巴细胞在腔上囊中发育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常规组织学和免疫萤光染色方法,研究了胚胎21天和胚胎26天外科切除腔上囊鸭脾的形态学变化;以鸡红血细胞作为抗原免疫,并用直接血凝、抗体形成细胞(PFC)和电泳方法,研究了刚出孵切除腔上囊鸭的体液免疫能力。北京鸭胚胎期外科切除腔上囊抑制了脾的发育,主要是生发中心、围鞘毛细血管淋巴鞘(PELS)等腔上囊依赖区的发育。胚胎中晚期和胚胎晚期切除腔上囊对外周淋巴器官发生的影响差别不大。刚出孵切除腔上囊能抑制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但不能完全消除抗体的产生,而且有IgG和IgM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进行了北京鸭28天胚胎腔上囊的体外培养,对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系统观察,并结合培养材料的碱性磷酸酶(ALP)定位以及α-乙酸萘酯酶(ANAE)同功酶分析,讨论了与Eerola雏鸡腔上囊上皮培养实验的异同,不同上皮在培养时的异质性与起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北京鸭28天胚胎腔上囊的体外培养是获取无淋巴类细胞腔上囊上皮的可用模型。  相似文献   

9.
从未经超免的正常北京鸭血清中分离纯化鸭IgM,制备了兔抗鸭IgM抗血清,并进一步用鸭IgG进行了亲和纯化。本研究还试将此抗血清用于免疫荧光法对北京鸭胚胎后期腔上囊B淋巴细胞发育中IgM的表达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镜、电镜和细胞计数对胚胎发育期虎斑颈槽蛇胸腺内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进行了研究,在胚胎发育11期,胸腺在内出现淋巴干细胞。从胚胎发育11期至出生前(16期),淋巴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小淋巴细胞细胞逐渐增多,而大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逐渐减少,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前淋巴细胞和淋巴母细胞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结构,这一点和B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相同,反映了细胞功能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腺病毒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感染情况,为腺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载体在活体上进行RNA干涉奠定基础.将GFP基因重组腺病毒(Adv-GFP)静脉注射15日龄鸭胚和10日龄雏鸭,在感染后不N时间采集组织器官,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基因在鸭胚和雏鸭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结果发现,GFP基因在Adv-GFP感染后24-72h能在鸭胚肝脏及心肌细胞中表达,在感染后1-5d,GFP基因可在雏鸭肝脏、脾脏、腔上囊中稳定表达,本试验首次证明腺病毒作为安全的外源载体,可介导外源基因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靶器官中持续稳定表达,为在鸭上进行病毒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腺病毒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感染情况,为腺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载体在活体上进行RNA干涉奠定基础.将GFP基因重组腺病毒(Adv-GFP)静脉注射15日龄鸭胚和10日龄雏鸭,在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组织器官,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基因在鸭胚和雏鸭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结果发现,GFP基因在Adv.GFP感染后24-72h能在鸭胚肝脏及心肌细胞中表达,在感染后1-5d,GFP基因可在雏鸭肝脏、脾脏、腔上囊中稳定表达.本试验首次证明腺病毒作为安全的外源载体,可介导外源基因在鸭胚和雏鸭体内的靶器官中持续稳定表达,为在鸭上进行病毒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日龄幼鼠阑尾淋巴组织的发生、T和B细胞在阑尾中出现的时间及分布的系统研究表明:小鼠阑尾淋巴组织是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的.幼鼠出生当日,在其阑尾内固有膜增厚,在淋巴滤泡原基中已具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较成熟的B淋巴细胞.出生后随着淋巴滤泡的发育及肠道内抗原的刺激,T和B淋巴细胞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分别定位分布于淋巴滤泡的滤泡间区与滤泡区内.  相似文献   

14.
鸡法氏囊的正常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从鸡胚发育第五天到四个半月对鸡的法氏囊的发生,生长和退化进行了系统的显微和亚微结构的研究,法氏囊的正常发生可分为五个阶段。一、上皮性法氏囊的形成。从孵化第五天起到第八天是第一阶段。当鸡胚发育到第五天时,在原始泄殖腔的背壁的上皮细胞开始增殖,经历空泡化过程,空泡由小合大、到第八天形成原始的法氏囊腔,此即上皮性法氏囊。二、生血于细胞侵入上皮,淋巴泸泡髓部的形成。(从孵化第九天到十七天)、当胚胎发育到第八天时生血干细胞开始迁移到法氏囊的间质中,孵化第11天起始侵入上皮细胞间,12天或13天上皮芽形成,第13天上皮细胞开始分化,孵化第17天,淋巴泸泡的髓部基本形成,法氏囊表面上皮分化成两种形态和功能不同上皮即泸泡附着上皮(简称FAE)和泸泡间上皮(简称ISE)。与此同时法氏囊粘膜的成褶过程也基本完成。三、淋巴泸泡皮部的形成。从胚胎发育第18天到孵出后第八天,法氏囊泸泡中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并从髓部迁移到泸泡基膜外面形成皮部,淋巴泸泡逐步扩大。四、法氏囊进一步生长以至达到最高峰。从九天雒鹏到一个月的仔鸡,在这个阶段中法氏囊泸泡成熟,淋巴细胞大量转移到外周淋巴器管中去。五、法氏囊退化。从一个月以后法氏囊不再继续生长。到第二个月后法氏囊起始退化,四个半月泸泡髓部淋巴细胞基本空虚。  相似文献   

15.
实验选取12-19胚龄的鸡胚和1日龄雏鸡的胸腺、法氏囊,石蜡切片HE染色后,对组织结构发育进行动态连续观察.通过MTT法检测胸腺T淋巴细胞和法氏囊B细胞的增殖率,了解不同胚龄T细胞、B细胞的免疫功能发育的状态.结果表明:随着胚龄的增加,鸡的胸腺和法氏囊发育逐渐完善,免疫功能随之增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6.
糜子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均为正常型:小孢子四分体有左右对称形、直列式和T形;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排列。2、大孢子母细胞和四分大孢子的壁都有胼胝质沉积,胼胝质从大孢子母细胞的珠孔端壁开始积累,而后包围母细胞;消失的顺序是由合点端壁开始,再到侧壁,孢子之间的横壁最后消失。3、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时开始,同步进入粗绒期之后,雌性比雄性发育缓慢,以致二种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结束;在可育花中雌雄配子体是同时成熟的。4、成熟胚囊中反足细胞不立即进行细胞增殖,仍为三细胞;卵细胞无明显极性;助细胞极性明显。5、抽穗后花序基部不能完成减数分裂(未分化出花药唇片)的小穗是不生育小穗。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镜等方法观察了家兔肾脏生后发育过程中肾脏的重量、肾单位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碱性磷酸酶(AIP)的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新生兔肾尚未成熟,外皮质区的肾小体和肾小管正处于分化阶段;12~15日龄幼兔肾脏分化基本完成,肾脏的重量比出生时增加四倍左右,AIP活性逐渐增强;20~25日龄幼兔肾脏发育逐渐成熟,肾单位的结构、AIP的活性强度与分布特点接近成年型.家兔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肾脏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鸡采用新城疫Ⅱ系苗滴鼻首免,20日龄Ⅰ系苗饮水二免,通过对1000羽试验雏鸡血清HI抗体效价的连续检测和攻击强毒试验结果,证明雏鸡首免和二免后,HI抗体效价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强毒攻击具有坚强的保护力,至100日龄时保护率仍可达80%,而对照鸡在30日龄时保护率即降至0。Ⅰ系苗饮水二免后,经80天观察,未见鸡群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二免后3天采取免疫鸡和同日龄同群感染鸡的脑,肺脏、脾脏,腔上囊和血液分别作成匀浆接种9日龄鸡胚,未能分离到Ⅰ系病毒。关于新城疫苗免疫应答的形态学变化,国内外尚乏报道,本试验作了比较系统的观察,注意到雏鸡首免和二免后各个时期的免疫器官:胸腺,腔上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肠道淋巴组织和气管,肺脏,肝脏及肾腔等器官的免疫应答表现,特别在Ⅰ系苗二免后,更为明显,免疫后淋巴母细胞和浆细胞的增多反应了HI抗体效价提高的相关免疫状态,气管和肺脏次级支气管上皮下淋巴细胞的大量集聚和形成淋巴小结是另一突出特点,提示采用滴鼻和饮水免疫途径可以诱导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应答和增强呼吸道的局部抵抗力。试验表明:1日龄雏鸡Ⅱ系苗滴鼻首免,20日龄Ⅰ系苗饮水二免,效力可靠,安全,方法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在形态上对免疫效力予以佐证,结合文献论证了呼吸道局部免疫力在抵抗新城疫强毒感染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用GMA半薄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萌发时期的红萍大孢子,从形态变化的过程可区分为四个阶段:①大孢子萌动前期.从大孢子果润水开始到原叶体母细胞上浮分裂止.②原叶体发育期.原叶体母细胞分裂发育形成原叶体.③颈卵器形成期.原叶体生长从三射缝突出大孢子之外,并形成颈卵器.④胚的生长发育期.卵成熟受精后,逐步发育成子叶、幼茎、基足和初生根.还讨论了形态发生与结构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家兔肝脏、骨髓和阑尾中的B细胞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家兔的胚肝可能是B细胞最早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可能具有与鸟类法氏囊类似的功能.家兔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与鸟类法氏囊滤泡髓质部的形成不同,因此,阑尾可能不是B细胞的最早来源部位,而是外周淋巴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