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测定不同来源丹参饮片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含量,为丹参的质量评价和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发展了HPLC-DAD同时测定丹参中的6种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来源于山东、四川和云南的丹参饮片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合聚类分析进行不同来源丹参饮片的差异性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以实现丹参中不同极性成分的同时提取、分析;不同来源的丹参饮片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来源于四川产区的丹参饮片中各成分含量最高,来源于山东产区的丹参饮片酮类成分含量优于云南产区,采用活性成分含量结合聚类分析可以实现其来源区分;不同来源的丹参饮片中各活性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为丹参饮片的质量评价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在丹参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薄层色谱(TLC)技术对中药材丹参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以不同等级的中江丹参和不同采收期的丹参、南丹参为分析对象,采用适宜的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提取方法和TLC分析条件,可获得其相应的TLC图像及色谱图.通过对不同丹参药材的色谱图像的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各主要指标成分的信息进行提取,初步构建了丹参的T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254nm波长下获取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共7个共有指纹峰,各峰相对比移值(R1)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7%和4.0%.通过对薄层色谱斑点的RI值、斑点颜色和大小的比较。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实现了对不同等级的丹参进行归属,并确立了最佳采收期.本实验建立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丹参根部活性成分的分布规律,为丹参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将丹参根部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切段,采用HPLC测定其中7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根部活性成分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根部从外向内各成分含量均呈降低趋势,表皮中含量最高。根部从上至下水溶性成分含量呈降低趋势,上部含量最高;而脂溶性成分含量则呈升高趋势,下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HPLC谱图比较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差异,采用MTT染色法测定缺氧、缺糖1、2、3 h后H9C2心肌细胞的成活率以建立缺氧缺糖模型组,以低、中、高剂量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加入模型组细胞,观察细胞的状态确定加药浓度。检测各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总抗氧化活力(T AC)和细胞存活率(SR),以此作为考察丹参脂溶性成分保护作用差异的指标。结果表明,缺氧缺糖组以及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各组的S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各组的SR与缺氧缺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缺糖组以及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各组的LD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各组的LDH含量与缺氧缺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缺糖组以及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各组的T A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各组的T AC与缺氧缺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丹参脂溶性成分明显减少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后LDH的溢出,提高了心肌细胞的T AC和SR,其对缺氧缺糖损伤后心肌细胞确实有修复保护作用,不同产地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保护作用确实存在药效差别。  相似文献   

5.
用索氏脂肪提取器萃取出普葵原料和其焙烤后瓜子仁中的脂溶性风味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共检索出39种化学物质,对生熟瓜子仁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焙烤后瓜子脂溶性风味物质中有2种成分含量比原料增加100倍以上,7种成分含量提高10倍以上,3种成分含量提高5倍以上,7种成分含量提高1到4倍不等,其他成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仅一种成分含量较原料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丹参中水溶性活性成分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丹参水提液的提取工艺;以紫外法和HPLC法检测不同工艺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考察不同浓度的醇沉除杂工艺。结果与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混匀后用8倍量水浸泡1.5h,煎煮1.5h,第2次加6倍量水,煎煮1.0h,采用50%醇沉。此方案的酚酸得率、得膏率均较高。为大生产提取纯化丹参水溶性活性成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铜绿微囊藻对UV-B的适应及其种内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UV-B辐照下培养铜绿微囊藻的3个单细胞纯种株系(FACHB905,FACHB85,FACHB69),结果发现:UV-B辐射下藻细胞数目和叶绿素a含量下降,而细胞干重和胞内外多糖含量上升,水溶性和脂溶性色素的吸收光谱改变;铜绿微囊藻对UV-B的适应存在种内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降香黄檀与越南香枝木材中的化学成分,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了降香黄檀与越南香枝可挥发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通过对指纹图谱的对比分析,得出一种可以准确区分两种材质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在可挥发性成分测定中,顶空进样器平衡温度是影响可挥发性成分检出种类及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可挥发性成分检出种类及量随平衡温度增高而增加; 两材种可挥发性成分较多,均达30种以上,且种类相似,虽含量有差别但不足以构成其特征性差异,无法将两材种加以区分。在脂溶性成分测定中,乙酸乙酯是提取两材种脂溶性成分的最佳试剂,石油醚提取效果较差,甲醇提取液对检测系统污染程度较高; 两材种脂溶性成分丰富、相同成分众多,且差异性成分也多。两材种均含大量的橙花叔醇、反式-橙花叔醇和6,7-环氧-蛇麻烯等3种脂溶性成分,三者之和均可达脂溶性成分总量的40%以上。越南香枝中有5种含量较高的脂溶性成分即3,3',4,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松属素、3-(2,4-二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苯并二氢吡喃、3,4-二氢-7-甲氧基-3-(2,3,4-三甲氧基苯基)-2H-1-苯并吡喃、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3-甲氧基-苯甲酰胺,这5种脂溶性成分在越南香枝中含量之和占总脂溶性成分的20%~40%,而在降香黄檀中不足1%,由此可将两材种进行有效鉴别和区分。分析认为,降香黄檀与越南香枝两材种的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其中可挥发性成分差异不明显,无法以此准确区分材种,而脂溶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显著,可准确区分两材种。  相似文献   

9.
超声提取对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超声提取丹参药材粉和小节状中的丹参酮ⅡA及隐丹参酮成分小样品实验研究,确立了超声提取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探讨了超声对提取小批量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影响,并进行了液相色图谱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可用于医药工业大生产的提取工艺,所提得的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成分与浸泡提取法所得结果比较,结构未变,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提取最佳条件为用体积分数为90%、料液比为1∶5的乙醇,超声提取45 min.应用此方法提取,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含量分别可达0.285 6%和0.355 5%.  相似文献   

10.
中药丹参中丹参素、丹参酮ⅡA的提取及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丹参药材的提取工艺比较,以水溶性的丹参素、脂溶性的丹参酮 A为质量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薄层层析定性等,为丹参制剂的前处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比了减压法与常规法提取中药丹参得到的丹酚酸B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干膏得率、提取液透光率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优选减压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 %、料液比1:10、真空度0.07 MPa、温度为50 ℃、提取时间1.0 h。在相同的溶剂条件下,丹参采用减压提取与加热回流提取,丹酚酸B的提取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当,高于超声提取和温浸提取;减压提取法的干膏得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超声提取和温浸提取,但是低于加热回流提取。综合比较,减压法具有丹酚酸B提取率高、提取液澄清和杂质少等特点,优于常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AM真菌促进丹参生长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施P量与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摩西球囊霉对不同施P水平下丹参生长有显著影响,能够提高丹参根系菌根侵染率,但高施P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法和L_9(3~4)正交试验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参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考察不同提取溶液、浸渍时间、蒸馏时间和料液比对丹参花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应用DPPH法研究丹参花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并比较不同提取溶液所得挥发油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影响丹参花挥发油收率的主要因素为蒸馏时间,其次为料液比、浸渍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渍6 h、蒸馏8 h、料液比为1∶18,此条件下丹参花挥发油的收率为0.0935%。DPPH实验表明丹参花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与挥发油浓度呈正相关性,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pH=1的硫酸水和pH=1的饱和氯化钠硫酸水4种提取液所得挥发油对DPPH的IC_(50)值分别为1.07、1.03、1.45、1.40 mg/m L。通过验证实验表明,优化所得丹参花挥发油提取工艺稳定、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膨化饲料中粗脂肪含量最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和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膨化猴料、膨化犬料、颗粒鼠料和颗粒兔料的加工前粉料及其成品料中粗脂肪的含量。结果酸水解法测定的膨化猴料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索氏抽提法的测定结果(P<0.001),膨化犬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值酸水解法显著高于索氏抽提法(P<0.05)。而对于膨化前的犬混合粉料和猴混合粉料,两种方法的脂肪含量测定结果均差异不显著(P>0.05)。索氏抽提法和酸水解法测定颗粒料加工前粉料及加工后成品料中粗脂肪含量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酸水解法测定的饲料加工前后粗脂肪损失率均低于索氏抽提法的测定值。结论酸水解法能更准确的测定膨化饲料中粗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FSC)的抗缺氧机制,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0%FSC组、10%FSC缺氧组、空白对照组和空白缺氧组。FSC组和空白组分别用10%FSC和蒸馏水连续灌胃30d,剂量为每天20mL/kg。灌胃结束后,10%FSC缺氧组和空白缺氧组大鼠在5000m海拔高度下,连续缺氧15d,每天8h,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结果发现,在5000m海拔高度条件下,10%FSC在缺氧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NOS活性和NO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6.
优化了补肾活血颗粒中以补骨脂和丹参为代表的醇提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补骨脂中异补骨脂素和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用量4个因素。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该方法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合理、准确可行,为后续的优选水提和制粒工艺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湘西自治州各地区风味食品"蒿菜粑粑"的2种原料植物——白蒿(Artemisia princeps Pamp.)和鼠麹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可食用部位茎与叶,采用常压烘干法、灼烧法、微波消解-ICP-AES测定法、微量凯氏定氮法、蒽酮比色法、酸碱消煮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索氏抽提法进行各营养成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2种植物水分质量分数86%~91%,水溶性总糖质量分数6.75%~13.51%,粗纤维素质量分数20.30%~31.90%,粗脂肪质量分数3.70%~6.25%,粗蛋白质量分数5.22%~10.23%,灰分质量分数0.84%~1.30%,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99~188μg/g;2种植物所含矿质营养元素丰富,其中以Mg和Fe的质量分数最高;2种原料植物茎中水分、水溶性总糖、粗纤维质量分数都高于叶,粗脂肪、维生素C质量分数则是叶中高于茎,灰分、矿质元素在茎与叶中的质量分数差异不大;整体而言,鼠麹草中的水分、可溶性总糖、粗脂肪质量分数高于白蒿,白蒿中的粗纤维、粗蛋白、灰分、维生素C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高于鼠麹草.  相似文献   

18.
瑞香狼毒根提取液对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和乙醇对瑞香狼毒根内物质进行了提取,研究了不同浓度提取液处理下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液原液及稀释20倍以内均对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进程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原液抑制作用最强,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弱.乙醇提取液的抑制作用高于水提取液.在提取液处理下,种子萌发过程中脯氨酸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表明植物对提取液胁迫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研究雪莲花药材的水提取最佳工艺.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莲多糖和总固物收率为考察指标,探讨)莲花水提取工艺中的几个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明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而溶剂用量影响不显著.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药材10倍量水煎煮60min,反复提取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