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针对转炉烟气除尘和污水处理的现状,本论文详细探讨了转炉烟气除尘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问题,首先简单分析了当前烟气除尘污水处理的方法设备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结合转炉烟气除尘污水处理,给出了详细的烟气除尘工艺流程和污水处理工艺步骤,对于进一步提高转炉烟气除尘污水处理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进行了转炉除尘水脱除模拟含硫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实验研究。通过连续实验考察了pH值、Fe2 浓度以及脱硫率等的变化规律并对FeO溶出率进行了测定;通过模拟实验发现,保持除尘水更新率4%.min-1左右可以使除尘水pH值稳定在5~6.5之间;在参数优化的条件下用转炉除尘水进行模拟烟气脱硫,可以实现90%以上的脱硫率和相对稳定的Fe离子浓度和pH值.实验研究结果为转炉除尘水脱除钢铁联合企业烧结机所排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工业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水城钢铁公司炼钢厂氧气顶吹转炉除尘污水的特性,针对其特性采取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使严重结垢型的转炉除尘污水转变成非结垢型水质,实现转炉除尘污水回收循环使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高效、高浊度水净化器是一种用于消除污水悬浮物的组合式污水净化装置。它不用任何外加滤料,而仅借助于污水本身形成的旋流式污泥层过滤来达到高效净化污水。冶金系统高温和高浊度煤气、烟气洗涤水,各种锅炉式除尘的污水,煤矿洗煤水及其它矿山洗矿,选矿尾水,铸造车间废水以及其它高浊度污水均可采用此装置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苏进德 《海峡科学》2008,(12):88-89
转炉除尘水具有高硬度、高悬浮物、高pH值等水质特点.循环使用过程中,如水中含有大量的结垢物质会给除尘设备造成严重的堵塞,影响炼钢厂正常生产.文章介绍了碳酸钠软化法及选择复合配方水质稳定剂处理转炉炼钢除尘水的运用效果.实践证明,此法能解决炼钢除尘水系统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勇 《科技信息》2011,(6):339-339
济钢210t转炉采用手法除尘工艺,此工艺由汽化冷却、转炉烟气净化、煤气回收组成,主要由汽化烟道、蒸发冷却器、静电除尘器、ID风机、切换站、煤气冷却器等设备组成。自投产以来,保持静电除尘器“0卸爆率”,系统运行稳定,烟气净化后的烟尘含量仅为5mg/Nm3,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7.
卓鹏  陈肖妹  杜超阳 《科技资讯》2014,12(21):68-68
炼钢厂转炉除尘多使用文丘里烟气处理系统,此系统利用含尘气体在喉管处高速流动时,与喉管处喷出的液滴碰撞雾化,气液两相进行充分混合,从而达到除尘目的:此系统缺点在于压力损失过大,能耗过高.本文介绍了一种更为合理的转炉除尘系统,采用高效空气换热器和节流式除尘器,减小压力损失,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转炉生产的实际工艺情况,介绍了北京动力源HINV型高压变频器在炼钢厂转炉二次除尘风机中的应用.通过变频调速系统的改造,实现了转炉除尘风机的高效运行,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锅炉的烟尘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需要在采暖锅炉上安装除尘系统.根据除尘工艺的技术先进、处理成本低的原则,确定大安山920锅炉房的除尘系统为二级除尘,一级选用成型设备XD-多管旋风除尘器,二级自行设计是中心喷雾旋风水膜除尘器,根据类似设备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确定尺寸规格.经过试运行烟气经过二级除尘完全能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杨建军 《科技资讯》2009,(16):125-125,127
简要介绍了烧结机排出烟气除尘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过程说明,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本设备及工艺过程控制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少,维护成本低,效益明显,值得在脱硫除尘领域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治强  尹华  钟恢明 《江西科学》2012,30(2):211-215
介绍了转炉除尘系统的工艺流程,对转炉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炼钢厂实际情况,本着少投入,保证改造效果的原则,对转炉除尘系统升级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与空气尘水检测不同,转炉煤气尘水检测有其特殊性和难度,煤气压力属次高压而且有剧毒,针对其特殊性,对常规使用的TH—880Ⅳ型采样仪进行改装,对武钢三炼钢转炉煤气尘水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为下一步控制窑温提供依据。同时,该方法还可用于高炉、焦炉煤气尘水检测分析,可以在冶金钢铁企业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转炉炼钢是钢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其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余热和化学余能,但也具有烟气产生不连续、含尘量高、易燃易爆的特性,如何高效清洁地回收和利用转炉烟气余能是钢铁行业的热点问题。对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总结了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一些新式转炉烟气余能回收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展望了未来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广泛应用的氧气转炉煤气回收法(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 OG)、由Lurgi公司和Thyssen公司联合开发的LT法(Lurgi-Thyssen)等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技术在防爆和除尘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中低温烟气余热未回收、高温烟气余热利用■损失大、转炉煤气回收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以转炉烟气热化学储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式技术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结合旧技术的缺陷和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得出,未来转炉烟气处理工艺提高节能减排水平的关键是实现中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高参数蒸汽发电、烟气余能梯级回收利用、能源资源环境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以合肥市蜀山区四种类型农贸市场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农贸市场的布局以及经营范围等一些基本情况,对其环境状况如噪声、粉尘、污水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农贸市场的等效噪声级数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其污水的四个基本指标也出现了超标情况,而大气粉尘则未超标。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污水回用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污水回用前的水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污水处理回用工艺方案,通过加强车间生产工艺的管理和污水处理工艺参数的调整与强化管理,使处理水达到循环水和杂用水标准,作为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和杂用水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转炉煤气回收的工艺过程,分析了相关参数及其特性;提出了既提高煤气回收的质和量,又降低系统电能消耗、提高除尘效果的模糊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高炉工序的重力除尘灰和转炉工序的转炉污泥作为主要原料,配加一定量的还原剂、黏结剂和水制成冷固结球团,在高温下进行含铁尘泥球团自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将重力除尘灰和转炉污泥混合制成自还原冷固结球团,不仅可弥补单种物料成球性能的不足,还可实现含铁尘泥球团的自还原,充分利用尘泥中的Fe,C和Ca O等资源;含铁尘泥球团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都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1 300℃时,球团金属化率和脱锌率可分别达到91.35%和99.25%;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球团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也逐渐增大,且在反应开始5 min内即可分别达到50.68%和75.82%;含铁尘泥球团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随着配碳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滇池环湖截污体系已建混合水质净化厂MBR工艺实现出水氮磷稳定达标,通过现场搭建中试规模的系统,研究了外加碳源(乙酸钠)和除磷剂(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对实际污水中氮磷强化去除的关系,提出了针对滇池农业面源污水常年进水水质质量浓度、碳氮比以及碳磷比均较低,TN和TP质量浓度波动大的特点,可灵活采用外加碳源(乙酸钠)和辅助化学除磷(PAC)的双调控方法或辅助化学除磷的单调控方法,在能够使出水中氮磷达标稳定的前提下,节约运行成本。同时,以中试研究参数为基准,有效地提高了洛龙河混合水质净化厂的实际运行调控效率,缩短了整个系统优化调整时间,并最终实现净化厂各项出水水质参数稳定达标,特别是TP质量浓度稳定低于0.3 mg/L的地方标准要求,预计滇池现有的两座MBR工艺处理厂每年TP的减排量可达65.3 t。  相似文献   

19.
SBR法处理厨房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SBR法处理厨房污水为中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SBR法可去除厨房污水中CODcr,BOD5及SS分别达95%,98%及90%以上,出水达到中水主要水质指标,且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前脱水污泥的含水率在80%左右,仍不能满足污泥后续填埋、焚烧、堆肥等处置要求,因此了解污泥的固结排水规律对于建立污泥脱水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提高脱水效果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个问题,对比分析了污泥、淤泥和一般粘性土的压缩特性和压缩系数,并通过离心试验研究污泥固结过程中的水分转化过程,提出污泥的三阶段排水规律猜想。结果表明:污泥的压缩特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孔隙比大,压缩性大,且压缩曲线是曲线形式,不同于淤泥和一般粘性土的直线;污泥和淤泥的压缩系数非常大,且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压缩系数减小速率也非常大。污泥固结过程中不仅自由水的量发生明显减少,结合水的量也显著减少,其固结不仅存在类似淤泥固结过程中的孔隙排水,同时还存在其他形式的水分排出过程。污泥的固结排水可以分出明显的三个阶段,I阶段主要是孔隙排水阶段,II阶段是细胞水、孔隙水的混合排水阶段,III阶段主要是细胞水排水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