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把文献[3]的临界温度预报函数使用范围拓展至一元脂肪酸,从链状H-(CH2)n-COOH和直链烯烃同系物不确定度各异的26组临界温度文献值中甄选出24组一致性样本,据此拟合出临界温度预报函数中的三参数值,得到最大预报偏差分别为0.57K、0.54K,平均绝对误差均为0.40K估算精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由HMO理论导出的临界温度预报函数,从链状H-[-CH2-]n-OH和H-[-CH2-]n- 。同系物不确定度各异的27组临界温度文献值中甄选出一致性样本,据此拟合出临界温度预报函数中的三参数值,得到最大预报偏差分别为0.48K、0.62K,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9K、0.45K,且显著优于复合基团贡献法估算精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使用斜式沸点仪测定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在1.325~100.325 kPa范围内的饱和温度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利用EVIEWS 5.0软件得到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的Antoine参数A、B和C的值分别为8.678 74、1 167.85和-93.579 K。由Antoine方程计算出的饱和温度与实验数据的绝对偏差为0.02~1.23 K。通过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得到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蒸发焓为41.17 kJ/mol,常压沸点为411.5 K。  相似文献   

4.
固态二元合金超额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Miedema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结合自由体积理论,充分考虑超额熵,针对实际固态二元合金熔体,提出全浓度范围内的超额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推导出对有序、无序固态二元合金的全摩尔超额函数、偏摩尔超额函数、组元活度计算式·分别计算了固态无序合金AgAu、有序合金CoPt在800K、1273K温度下的各种超额热力学函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在78—395K温区的摩尔热容.根据实验测定的热容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热容对温度的多项式方程,得到其相变焓、相变熵分别为34.295kJ·mol^-1、93.009J·K^-1·mol^-1.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计算了其在80—395K温区每隔5K的热力学函数[HT—H298.15]和[ST-S298.15].此外,用TG—DSC热分析技术进一步考查了该物质在相变区间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以热力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假设为前提,在求解电弧等离子体统计热力学参数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考虑了粒子激发态的影响,得到精确的粒子配分函数,进而运用德拜模型将等离子体粒子相作用的影响包含在内,从化学平衡方程得到氮气和氩气平衡态电弧等离子体内部粒子成分与温度、气压的函数,并以此计算获得相应的统计热力学参数.利用此方法计算出了不同气压条件下(0.01、0.10、0.30、0.50、1.00MPa)、不同温度范围内(300~40 000K)氮气和氩气电弧等离子体热力学参数,并与以往文献中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在15 000K以内统计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良好,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计算结果产生了误差,误差主要来源于配分函数计算方法和德拜修正带来的计算精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工挑选统计1956—2017年长汀县国家级自动站的温度资料,根据寒潮标准对长汀的寒潮过程进行统计,分析近62年长汀寒潮过程的时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特征。福建省寒潮预报主要从天气形势和冷空气着手,最低气温的预报多数也是从数值产品的温度预报着手,为此,从温度角度,利用correl函数统计对比近30年长汀寒潮日的低温与赣州、瑞金、宁化的低温之间的相关关系,归纳出长汀县寒潮低温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8.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了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1,1′-(丁烷-1,4-二基)-双(3-甲基-1H-咪唑鎓-1-基)双六氟磷酸盐([C4(MIM)2][PF6]2) 在293.15~513.15 K 温区内的摩尔比热容。结果表明,在 293.15~363.15 K 和 398.15~513.15 K 温区内,该化合物无相变及其他热异常现象发生,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符合二次方程。在 363.15~398.15 K 温区内,该物质发生固-液熔化相变,其熔化温度、熔化焓及熔化熵分别为 384.71 K、28.243 kJ/mol 和 73.414 J/(K·mol)。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计算出 [C4(MIM)2][PF6]2 相对于标准参考温度298.15 K的热力学函数值。采用基团贡献法对液相区的热容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估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9.
两种亚网格湍流模型的旋流扩散火焰大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旋流火焰结构,采用二阶矩亚网格(SOM-SGS)燃烧模型及Smagorinsky-Lilly和K方程亚网格湍流模型,对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测量的旋流火焰进行了大涡模拟,得到了与燃烧场速度、温度和温度脉动实测值相吻合的模拟结果。预报的瞬时温度分布云图与实际火焰的形状很相似。K方程亚网格湍流模型预报的瞬时温度分布比Smagorinsky-Lilly模型的预报结果更接近实际。燃烧火焰基本上位于回流区所在的位置,火焰在回流区被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旋流火焰结构,采用二阶矩亚网格(SOM-SGS)燃烧模型及Smagorinsky-Lilly和K方程亚网格湍流模型,对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测量的旋流火焰进行了大涡模拟,得到了与燃烧场速度、温度和温度脉动实测值相吻合的模拟结果。预报的瞬时温度分布云图与实际火焰的形状很相似。K方程亚网格湍流模型预报的瞬时温度分布比Smagorinsky-Lilly模型的预报结果更接近实际。燃烧火焰基本上位于回流区所在的位置,火焰在回流区被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从气泡核化条件及沸腾起始点要求出发,提出相变判定条件,从而准确界定沸腾区域. 基于沸腾均相流计算模型框架,建立了沸腾传热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Robinson实验数据对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校核. 利用该数值模型对缸盖温度场进行了预测,与实机测温结果进行实验比对,证明新沸腾数值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机测试温度,火力面测点最大误差不超过7%.   相似文献   

12.
键指数X与链烷烃沸点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键指数X考虑了分子的图形特征,顶点原子的性质,顶点原子与相邻原子的键合情况,并以矩阵的形式把这些特征表达出来。研究了X与链烷烃沸点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该指数与饱和烷烃沸点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对别的烷烃的沸点进行预测,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子距边矢量(MDE),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技术(MLR)建立起描述卤代烃沸点变化规律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关系(QSPR)模型,其复相关系数R=0.9935,均方根误差RMS=10.07K。最后5次随机选取25个化合物作预测集,以余下的62个化合物作校正集建QSPR模型(R=0.9928,RMS=10.88K),并有效地预测了沸点(R=0.9925,RMS=11.78K)。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另外,还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30个未知沸点的卤代甲、乙烷的沸点值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出的沸点数据指出了CFC11,CFC12和CFC113的一些可能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14.
用泵式沸点仪测定了常压下文题系统在不同液相组成下的沸点,通过间接法由TPx推算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用单纯形法求出了两个系统的液相活度系数模型参数,由模型参数推算的两个二元系的泡点和露点与实验值能很好的吻合。用模型参数推算了常压下水三聚甲醛系统的共沸组成和共沸温度。  相似文献   

15.
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法确定假组分的基团组成,根据UNIFAC基团贡献法饱和蒸气压模型与活度系数模型,以及修正的活度系数模型,计算了假组分的相平衡常数K,并预测了大庆原油平衡闪蒸气化率。结果表明,用平均沸点确定基团组成,RiaziDaubert关联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RauK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最小,为3.36%;用API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KikK模型和LarK模型次之,预测偏差低于5.5%,均可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而且运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UNIFAC基团贡献法时,仅需平均沸点或相对分子质量之中的一个物性参数即可确定假组分的基团组成,计算过程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烷烃沸点Tb与结构重复单元数N间的三个待选四参数拟合函数中甄别出一个高准确度的计算公式:Tb=dln〔(N+c)/(aN+b)〕该式对直链及四个支链同系物的92组烷烃沸点的计算表明,各系列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绝对误差小于2K,最大残差均方小于0.8K,92组绝对误差平均值小于0.5K.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建立了多元回归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了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分别对日最高负荷、日最低负荷、日平均负荷的影响程度,以及预测出短期负荷,应用MATLAB、SPSS进行求解,研究得出:最高温度对日最高负荷、日最低负荷、日平均负荷的影响程度最大,且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模型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开式系统中水膜闪蒸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参数选择如下:循环水过热度为1~15 K;闪蒸室压力分别为20.4、30.2、47.4 kPa;水膜厚度分别为100和300 mm;循环水流量分别为0.028、0.056、0.083 kg/s.实验结果表明:闪蒸换热系数的变化范围为60~140 kW/(m2.K),并随过热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闪蒸室内饱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水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实验结果,基于闪蒸过程类似核态沸腾,给出了换热系数与各影响参数之间关系的实验关联式,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小于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