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俊伟 《科技信息》2012,(33):I0182-I0183
体质弱势大学生是高校普遍又特殊的心理障碍高发群体,社会、个人和学校等因素共同影响着体质弱势大学生的健康。健康促进理论的提出,对体质弱势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阵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和媒体的教育传播功能来构建综合的健康教育体系,从理论、观念上提高体质弱势大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效果、增进其身心健康的认识.将是促进体质弱势大学生健康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4年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跟踪研究,探讨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指标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身体形态较为理想,心肺功能良好,总体呈上升趋势;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从大学生自身及学校体育两方面剖析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的多层面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通过对河南省1600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发现:体质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方式高度相关;体育生活方式与该阶段的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健康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建议学校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中应该包括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这样才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整体水平和阶段性变化中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以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然而,最新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各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形式和完成任务,缺乏测试后评估、反馈和干预过程。因此,基于现代健康管理理论,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渐进影响,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6级4 879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三学年体质健康测试、体育意识与行为问卷调查、体育健康知识与健康体育行为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第一至第三学年体质健康水平呈逐渐提高趋势,而不及格比率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经数据统计显示,大部分体测不及格是由于其身体形态测试结果不合格所至,男生肥胖比例较高;大学生体育意识显著提高,但体育行为的提高速率显著慢于体育意识的增长速率,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但大学生体育健康行为情况好于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6.
孙智勇 《科技信息》2010,(30):I0304-I0304
学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今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引导下,要重视学生的体质状况,遵照学校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更好的推广和发展适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健康教育,促进高校人才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跟踪测试研究,分析了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指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指出学生体育实践参与度低、运动不足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表面原因;真正成因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因此、从国家政策、人们的意识与价值观念、学校和政府新闻媒体部门对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深入的宣传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苏国庆 《甘肃科技》2010,26(7):185-186,126
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的现状,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咸宁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体育锻炼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对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分析与建议.建立以增强大学生体质为目标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为学校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8 889名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级(BMG)与其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MG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表现为BMG偏高将对大学生肺活量指数、握力体重指数、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体质健康总水平产生不利影响;而BMG偏低则可导致女大学生柔韧性素质、男大学生速度素质以及体质健康总水平较正常体重显著降低.因此,建议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体重观,全面掌握合理营养和科学运动锻炼的知识与技能,终身控制和管理好体重,促进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十八大提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等,都是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基本条件发展起来的.FG/AG是一种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创新发展的平台上,集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评、身体活动跟踪与信息反馈、体育课程体系、奖励计划为一体的一种现代化技术下开发的青少年体质监测及体力活动促进系统.本研究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大学生学校健康计划的构建进行可行性分析,旨在为大学生学校健康计划的发展,实现“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也多次修改体质健康标准,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但通过调查表明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有所下降。本课题通过对唐山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并进行健康策略研究,为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385名大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分析融入生命化教学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融入生命教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更好,能改善大学生BMI指数,提高大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和耐力水平,尤其是肺活量水平提高显著,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情况,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更新教学项目与内容,有针对性地改善大学生体质弱项。以提升大学生体质为切入点,开展切实的运动训练,为大学生未来的人生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文章对大学生健康训练的操作方法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原因与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认为不良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学校体育的缺位、不良的生活方式、场地器材缺失等是导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校体育工作要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指导思想,主要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提出应对的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我校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得到目前我校两届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指标,并找出与体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体质健康指标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切人点,应以体质健康教育为中心,加强体育课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建立以增强大学生体质为目标的多元体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杨颖飞  安军 《科技信息》2012,(16):293-29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大理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大理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的状况,并归纳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体质与健康的主要因素。经过论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进措施,意在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大学生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睡眠质量各因素与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睡眠状况令人担忧,31.14%的大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质量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强相关。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日趋下降的今天,提高睡眠质量是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干预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分析法就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能够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质、缓解竞争压力、提高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贾静华  袁锋 《科技信息》2014,(2):187+191
健康教育是一门以研究群体为基础,以健康为中心,以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预防疾病、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综合性学科。本文从中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要求、课程设置以及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学生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现状、日常生活方式、体质、心理等影响健康状况的几种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查,可得出如下结论: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对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须严格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教学,不能仅以体育课来代替。逐步提高学校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改善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机制,从而促进中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