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灵长类动物档案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适应灵长类实验动物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将猕猴个体档案手工纪录转变成数字化信息。方法 系统结构采用C/S模型 ,后台数据库为SQLServer 2 0 0 0 ,编程语言采用Delphi 7 0。结果 开发出的《灵长类动物档案数据库系统》大大减少手工输入的工作量 ,同时可以快捷查询到猕猴的基本情况 ,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控制、遗传检测、转移情况和发育情况等。结论 实现猕猴档案管理的数字化 ,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观察猕猴的卵巢组织从幼年到老年的变化情况,探索猕猴的卵巢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的机制,为卵巢衰老的研究提供组织学参考。 方法 (1)筛选幼年猕猴 3 只,青年猕猴 3 只,老年猕猴 3 只。 ( 2) 安乐死处理猕猴,取卵巢组织,电子天平称质量并拍照,横向切成 4 份,置于 4%多聚甲醛固定。 (3) HE 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各级卵泡与结构变化;Masson 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纤维化程度;Tunel 染色统计分析卵巢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血管个数。 结果 (1)幼年猕猴的卵巢脏器指数与青年猕猴的无显著差异,都高于老年猕猴的卵巢脏器指数。(2)幼年与青年猕猴的卵巢组织中可见原始、初级、次级,成熟卵泡;老年猕猴的卵巢局部只见闭锁卵泡,大部分被脂肪组织填充。 (3)幼年猕猴的卵巢纤维化程度高于青年猕猴,老年猕猴纤维化程度最高。 ( 4) 幼年猕猴卵巢细胞凋亡率与青年猕猴的无显著差异,都显著低于老年猕猴。 (5)幼年猕猴血管个数最多,青年猕猴多于高于老年猕猴。 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猕猴卵巢组织中卵泡数量逐渐减少、髓质被大量脂肪组织填充、间质排列散乱,这一生物学过程与卵巢纤维化程度增强、卵巢细胞凋亡率增加、血管个数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93例健康的太行山猕猴呼吸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太行山猕猴的呼吸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在同一年龄组及样本中,不同性别之间的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别;太行山猕猴的呼吸频率与国外和我国南方猕猴之间差异明显;非麻醉猕猴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麻醉猴的呼吸频率。  相似文献   

4.
猕猴是一种研究人类疾病病理学特征的理想模型.有报道猕猴在高脂食物喂养或LDLR缺陷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了3组分别为9、17和25周岁的猕猴,发现各个年龄组猕猴动脉血管壁完整,弹性纤维含量无变化,同时也没有巨噬细胞浸润与积累.在猕猴巨噬细胞中,ABCG1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调;他莫昔芬上调老年猕猴巨噬细胞中ABCG1的表达.在肝脏中,SR-BI表达下调;ABCG1表达水平相对稳定;而PCSK9和CD36的表达增加.然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没有变化.因此得出结论:本研究中各年龄组猕猴不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这可能得益于猕猴的生活习性,如摄取低胆固醇食物、頻繁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正> 猕猴繁殖除受自身的生殖机能限制外,还受气候、生活环境、营养水平、配种条件等因素影响。如气侯条件改变,会影响猕猴食物的丰欠,食物又直接影响繁殖率,食物是猕猴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重要调节因素。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为了探讨降水因子对猕猴繁殖产仔高潮期的影响,于1987年和1988年两个春季,在黄楝树林场对半野生人工驯养猕猴群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现将资料整理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6.
<正>1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学特点1.1动物分类学位置猕猴(Macaca mulatta)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动物。猕猴实际上是猕猴属猴的总称,共有12个种、46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有5个种,包括恒河猴、熊猴、红面断尾猴、台湾岩猴和平顶猴。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62例太行山猕猴的动脉血压测定结果。分别比较了麻醉状态下与非麻醉状态下的动脉血压值,发现前者低于后者;而在麻醉状态下,雌雄猕猴之间的动脉血压差异显著;并随着猕猴年龄的增长,血压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
内伶仃岛猕猴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内伶仃岛猕猴种群动态的研究表明,该岛1984年有7~8群猕猴,约200只,1997年增加到19群,约600只.研究了猕猴种群的来源、数量动态、种群增长率,并对今后10年猕猴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保护和研究该岛猕猴种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为我国特有的猕猴亚种,也是我国灵长类动物中分布纬度最高的物种,仅分布于河南与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与中条山南端地区。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为了掌握保护区内猕猴的种群现状和威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查阅、访问调查和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太行山猕猴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21群猕猴,种群数量为1 680~1 820只,另有1群确定分布但个体数量不明;平均猴群大小为83±23.9只,主要集中在黄楝树、九里沟、天坛山、五龙口4个林区内;猴群的年龄组成中,成年个体占45.5%,亚成体占12.8%,青少年个体(1~3岁)占24.9%,婴幼猴(0~1岁)占16.8%。研究结果表明,近10余年来太行山猕猴的数量和分布有所增长,栖息地破碎化、较为频繁的人为干扰是太行山猕猴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实验用成年和老年猕猴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为今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年猕猴20只、老年猕猴12只,雌雄各半,清醒状态下从后肢隐静脉抽取静脉血,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从股动脉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在血常规中,老年猕猴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极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1);血红蛋白(HCG)、血小板(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等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5);老年猕猴淋巴细胞计数(LYMPH~#)、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等极显著低于成年猕猴(P0.01);白细胞计数(WBC)显著低于成年猕猴(P0.05)。血生化中,老年猕猴的单胺氧化酶(MAO)、甘油三脂(TRIG)极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5);老年猕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极显著低于成年猕猴(P0.01)。动脉血气中,老年猕猴的血乳酸(Lac)极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1);老年猕猴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碳酸氢根(HCO_3~+)、二氧化碳总量(TCO_2)、碱剩余(BE)等极显著低于成年猕猴(P0.01)。结论成年和老年猕猴某些血液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进行生物医学研究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理市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情况,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文阁小学(农村)及荷花小学(城郊)部分小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测蛔虫卵感染情况;对受检人群肠道蛔虫感染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阁小学学生的蛔虫感染率为10.10%,荷花小学学生为1.96%;男生感染率为6.80%,女生为5.10%;5~8岁学生感染率为10.11%,9~11岁学生感染率为2.68%。结论:大理市两所小学学生生蛔虫感染率比全国低;农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比城郊略高;男、女生蛔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别;5~8岁学生感染率比9~11岁学生高。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寄生于瓦氏黄颡胆囊中的3种粘孢子虫(四极虫1种,巨囊两极虫和麦穗碘泡虫)感染率的周年动态;感染率与瓦氏黄颡全长间存在显著的直线和抛物线关系;水温对感染率有显著影响.四极虫使宿主的肥满度平均下降10%.指出了四极虫是瓦氏黄颡的严重致病寄生虫.讨论了3种粘孢子虫间存在的生态位分离和竞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冷水鱼养殖中固着类纤毛虫检测难和污染源不明确、种类鉴定难的问题,对冷水鱼养殖环境中固着类纤毛虫的主要寄生种类及感染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在不同季节于河北省内采集冷水鱼和水环境样本。首先,采用形态学方法对鱼体及水环境中的固着类纤毛虫进行初步鉴定;然后,建立PCR方法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并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最后,对冷水鱼感染寄生虫的原因进行分析。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冷水鱼寄生的固着类纤毛虫主要有累枝虫(Epistylis sp.)和钟虫(Vorticella sp.)2类;引物设计、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寄生虫PCR检测方法有效,测序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其形态学结果;运用已建立的PCR方法检测出固着类纤毛虫在水环境中高达94.38%,鱼体广泛寄生,感染率达到了100%;且无季节差异,水体中的虫体可能是造成鱼长期感染的原因之一。研究数据可为冷水鱼病害的科学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为冷水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疫病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实验小鼠寄生虫感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的四个品系小鼠进行了寄生虫感染监测,结果检获6种寄生虫.分别为:四翼无刺线虫(Aspiculuristetraptera)、隐藏管状线虫(Syphaciaobvelata)、鼠蝇疥螨(Myocoptesmusculinus)、鼠肉螨(Myobiamusculi)、拟拉德弗螨(Radfordiaaffinis)、罗氏住毛螨(Trichoeciusromboutsi),寄生虫的感染率为100%.且所有被检小鼠均有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感染,其感染强度也较高.就小鼠年龄、品系、性别等与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为防治寄生虫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人体寄生虫种类及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了湖北省39个县(市、区),53284人,湖北省人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52.04%,确定的虫种65种,分布于全省各县(市、区)的虫种17种,驻见于少数地区极少数人群的少(罕)见虫种13种,棘口科吸虫,横川后殖吸虫,猫后睾吸虫,异形异形吸虫,小杆线虫铁线虫、美丽筒线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等系省内首次报道,寄生虫感染和分布与地理条件,气候,社会经济基础、卫生条件、人群职业,年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为初步了解上海市场蛇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剖检了来自上海市场罚没的2种19条蛇,其中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9条、大王蛇(Elaphe carinata)10条,分别取血液涂片,依序检查体表、皮下、肌肉、心脏、肺脏、肝脏、胃、肠道等组织器官,收集检获的寄生虫,显微镜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在19条蛇均未检出外体寄生虫、吸虫和棘头虫,在皮下和体内检出线虫和绦虫,在血液中检出肝簇虫(Hepatozoon),蛇的寄生虫感染率为100%.线虫、绦虫、肝簇虫在赤链蛇的检出率分别为77.88%、100%、0,在大王蛇的检出率全部为100%.从19条蛇共检获线虫192条、绦虫(裂头蚴)1236条,其中69.79%的线虫和86.55%的绦虫来自大王蛇.按检出的脏器统计,93.20%的绦虫来自皮下与肌肉,65.63%的线虫来自胃.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场两种蛇的寄生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其中检出的裂头蚴为人畜共患寄生虫,吃蛇皮与蛇肉、吞蛇胆存在感染寄生虫的极大风险.因此,保护蛇类等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理民族中学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防治现状。方法:取大理民族中学257名学生粪便进行镜检。结果:总感染率为9.34%,共查出7种寄生虫,其中鞭虫感染率最高,为3.89%。男女生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查的四种主要名民族间感染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回族感染率最高为22.22%,年级之问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染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理中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学生感染下降,提示加强饮食卫生宣教,定期服用驱虫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区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寄生虫的检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地区红面猴进行寄生虫检查 ,查出体内寄生虫 12种 ,其中肠道蠕虫 :人蛔虫、结节线虫、毛首线虫、粪圆线虫、食道口线虫、蛲虫 ;肠道寄生原虫 :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肠滴虫。肝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5% ,中心猴组 3% ,平南猴组 4 .5% ;查出体外寄生虫 1种 :猴虱 ,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7.8% ,中心猴组 0 ,平南猴组 7.6 %。同时感染 2种虫的猴 ,野生猴组 4 8.6 % ,中心猴组 2 2 .4 % ,平南猴组 4 1.4 %。同时感染 3种虫以上 ,野生猴组 36 % ,中心猴组 4 .5% ,平南猴组 35.2 %。没有感染寄生虫的猴 ,野生猴组仅占 3.9% ,中心猴组 34% ,平南猴组 6 .5% ,前者与后者差异不大 (P >0 .0 1) ,但两者与中心猴的差异极显著 (P <0 .0 1)。对寄生虫阳性猴进行全面治疗 ,结果表明 :2 0 %乳剂速灭杀丁对体外寄生虫有较好疗效。复方甲苯咪唑、肠虫清是治疗肠道蠕虫的理想药物。治疗原虫的药物以灭滴灵和喹碘为理想。而对食道口线虫及毛首线虫则用噻苯咪唑最有效。  相似文献   

19.
外睾吸虫(Exorchis sp.)是控制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 ponicum)在其宿主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体内发育的一个有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掌握外睾吸虫种群的变化规律,对于进一步研究血吸虫病的生物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鲶鱼(Silurus asotus)肠道内寄生的外睾吸虫的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外睾吸虫在鲶鱼体内的感染率、种群平均密度和感染强度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外睾吸虫在不同体长宿主体内的感染率变化范围在65.38%~91.98%,宿主体长在270mm以下时,外睾吸虫的感染率随着宿主体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外睾吸虫在宿主体内的频率分布表明,多数宿主只感染少量的外睾吸虫,而较大量的外睾吸虫只感染少数的宿主.吸虫种群在不同月份和不同体长宿主体内的分布类型均属于聚集分布,在不同体长组宿主中聚集强度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温州海区常见30多种经济鱼类作为中间宿主感染寄生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5.2%的被检鱼类寄生单殖吸虫,而63.6%的被检鱼类有线虫寄生,文中着重对不同体长组长蛇鲻体内寄生线虫的状况进行研究,随着宿主体长的增长,其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宿主体内寄生率及密度占绝对优势的Anisakis simplex幼虫和Contracaecumsp,幼虫在宿主体内的频率分布,表明多数宿主不感染或只感染少量的线虫幼虫,少数宿主感染线虫幼虫数量较大,线虫幼虫在宿主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均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