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脏病,它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危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概述其相关危险因素,同时探讨可变的危险因素的干预方法,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焦虑障碍在儿童期有很高的发病率,一些导致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和焦虑征兆在儿童早期就表现出来,对这些儿童进行预防性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焦虑障碍发生。本文拟就如何识别易患焦虑障碍儿童,具体的干预方案,以及干预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预后.方法对36例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症状、梗塞部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时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症状典型.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结论应积极进行早期治疗,以减少并发症,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微量元素的不平衡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硒(Se)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能参与辅酶A的合成,能防止因脂质过氧化物堆积而引起的心肌细胞损害。硒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损伤心肌修复和再生。硒在维持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积极作用,据流行病学调查,缺硒地区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比富硒地区高3倍。低硒可导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接受LC术治疗且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LC术治疗但未发生胆管损伤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整理和统计两组患者基本病历资料、手术基本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历资料方面(肥胖、Calot三角充血、Calot三角水肿、术前胆囊壁厚度≥3 mm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面(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未行胆道造影、术中出现操作不当、术者手术经验不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lot三角充血、Calot三角水肿、术前胆囊壁厚度≥3 mm、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未行胆道造影、术中出现操作不当、术者手术经验不足为LC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针对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有重要的医学意义.在左心循环系统的血流动力学仿真建模的基础上,结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数据,建立描述心血管冠状循环与系统循环之间血液动力学关系的模拟电路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理状态下的冠脉循环血流情况.模型通过修改参数,能模拟不同个体生理情况特征,仿真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情况.仿真波形与动物实验结果相吻合,通过对血流储备分数(FFRmyo)的计算,也进一步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3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进行系统检查,发现并发心血病变较为常见,并可引起严重后果。心包积液、二尖瓣狭窄各占35.3%、心律失常55.8%。心脏传导阻滞20.9%、冠状动脉炎9.3%、左心室血栓5.9%。揭示在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同时应重视心血管系统病变的时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从人们认识到高血压是心血管疾患的危险因素以来,就产生了许多降低升高了的血压的方法。抗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或中止心血管的损害。根据三十多年来治疗高血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已经确立了几种治疗目的。以前人们认为降低血压的好处不是以所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诊断意义,比较颈部动脉斑块好发部位的差异,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8例糖尿病患者及41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观察颈部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情况,分析收缩压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斑块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颈部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大于正常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及与收缩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正常对照组无名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比例较糖尿病组高,二者差异显著(P<0.05)。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无名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并随年龄及收缩压的增加而加重。无名动脉分叉处与颈总动脉分叉处同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10.
人体生理、物理因素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动脉血管功能测定越来越多的被用作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替代指标,然而非常重要的是需要确定非病理因素是否可能影响到这些测量参数。对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心率和血压等生理因素与脉搏波速度(PWV)、系统动脉顺应性(SAC)、中心动脉压增加指数(AI)和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IMT)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进行评估。共选择285个正常志愿,其中男性98例,女性187例,年龄50-82岁。结果经年龄校正后,脉搏波速度、系统动脉顺应性、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和中心动脉压增加指数有显的性别差异。系统动脉顺应性、中心动脉压增加指数与高度相关,而且此相关在性别上有明显差异。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身体体重指数与SAC正相关,与AI负相关。经年龄、性别和身高校正后,脉搏波速度、中心动脉压增加指数与心率、中心脉压差呈显地直线相关。这些结果可能意味着与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对矮身材的人来说,大动脉顺应性地降低和中心压力附加值的增大是增加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潜在的生理因素;对于老年人来说,缓慢心率可能导致潜在的反效果即中心静脉压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发病前有明确的精神紧张、劳累过度等诱因,如生活没规律、睡眠时间少、工作压力大,并大量饮洒、吸烟、高脂饮食、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状态.这些因素都易诱发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精神紧张、劳累时体内神经系统应激性增强,神经功能亢进,不但使周围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和,而且可导致已有粥样梗化的冠状动脉持续痉挛,而造成急性心梗.另外,冠状动脉痉挛挤压斑乾内膜损伤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在中年急性心梗心病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发病前有明确的精神紧张、劳累过度等诱因,如生活没规律、睡眠时间少、工作压力大,并大量饮洒、吸烟、高脂饮食、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状态.这些因素都易诱发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精神紧张、劳累时体内神经系统应激性增强,神经功能亢进,不但使周围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和,而且可导致已有粥样梗化的冠状动脉持续痉挛,而造成急性心梗.另外,冠状动脉痉挛挤压斑乾内膜损伤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在中年急性心梗心病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减少或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实现公司制定的安全目标,是进行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的终极目的。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危险因素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不得马虎和忽视。控制过程中的重点是首先了解危险事件可能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方案,对施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大理师专体育专业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后指出,应把预防损伤对象的重点放在一年级学生中,学生一进校就注意加强预防损伤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掌握预防损伤的缘由和方法,并注意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控制、消除致伤因素的重点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蓝马鸡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蓝马鸡的心脏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左冠状动脉分为前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动脉圆锥左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前降支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动脉圆锥的左侧部及右心室上部的小部等,旋支分布于左室侧壁、隔壁的部分及左心房等处,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后室间隔支、动脉圆锥右支、右室前支及右缘支,后室间隔支分为三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及左右心室的隔壁等,动脉圆锥右支分布于右室前壁的部分及动脉圆锥的右侧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的部分。右缘支分布于心右缘壁,心脏的室间隔由前室间隔支和后室间隔支营养,左右冠状动脉在隔面的分布属于右优势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剂量维生素B6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与免疫因素的关联。方法:测定实验性高胆固醇家兔血清抗单核细胞抗体,以及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结果:1)维生素B6有明显降低血胆固醇,减少动脉壁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2)较长期喂胆固醇饲料,导致家兔细胞免疫反应下降,补充维生素B6可使细胞免疫反应维持原有水平;3)在无外来抗原诱导,较长期喂养高胆固醇饲料,可使家兔产生抗单核细胞抗体。结论: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6可降低血胆固醇及减少动脉壁粥样斑块的形成,并能改善家兔细胞免疫状态,但未发现影响机体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脊髓损伤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84例次的肺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的分析,详细论述了脊髓损伤,尤其是高位截瘫并发症的成因及预防方法,为肺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化、规范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肿瘤性疾病是导致中国居民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尤其是恶性肿瘤。除恶性肿瘤自身的因素外,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是其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引起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逐渐得到广泛关注。明确常见的肿瘤性疾病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将常见危险因素与癌基因联合应用于肿瘤患者预测静脉血栓栓塞发生,对于临床患者早期预防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人体动脉血管内粥样斑的受损和破裂与血管内的受力等力学情况密切相关.基于各种医学成像数据建立的血管数值模拟模型能很好的考察血管内的受力及血流情况,已成为对血管内粥样斑的受损和破裂作出评估和预测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一位患者的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数据建立了其冠状动脉血管的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并根据患者CT造影的动态影像数据模拟了冠状动脉在人体内随心脏搏动而产生的周期性运动过程.模型中冠状动脉血管采用各向异性Mooney-Rivlin材料模型,其材料参数是由冠状动脉血管样本的双轴加载拉伸实验获得的拉伸比率———应力数据拟合得到的,血压数据也采用了患者自身的数据,因而本文建立的数值模型真实模拟了人体内冠状动脉的实际运动情况.本文给出了血管内的应力应变分布、血流速度、血液最大剪切应力等数值模拟结果,并比较了血管的周期弯曲和血压变化的相位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内部的脂肪斑对血管的应力应变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就该患者个体而言,血管弯曲程度对血管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要强于血压的影响.而相比于血管的弯曲程度,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流通量受血压的影响较为显著.本文建立的模拟冠状动脉周期运动的数值方法可以进一步地应用于大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例研究.随着患者数量的积累,通过分析可以更精确地评估和预测粥样斑的受损性和破裂发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代谢综合征(metalbolic syndrome,MS)的定义及临床诊断标准,综述了高血压(EH)、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与左室心功能间的关系,分析了多种危险因素聚集一体的MS 的心功能变化特点。MS 患者的左室功能降低是由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引起,会导致多个复杂的代谢反应,影响心肌的结构和代谢环境,也改变了心肌功能和心肌能量。因此MS 患者在有症状的心力衰竭发展之前,可能存在一段时间亚临床的左心室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