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喆 《甘肃科技》2012,28(18):57-59
介绍了涡街流量计工作原理,对涡街流量计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现场使用中出现过的一些故障,进行了分析与解决;并指出了使用与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化涡街流量计智能监控系统的实现过程,和涡街流量计的二次仪表的开发过程,探讨了以MSP430单片机作为现场数据处理核心器件的智能型涡街流量计的软硬件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涡街流量计的功耗大的缺点。把Modbus协议嵌入在涡街流量计的单片机处理系统中,设计了基于Modbus协议实现上位机与现场智能仪表之间数据传输的监控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开发了上位机的组态软件。这种网络化智能监控系统解决了不能实时监控的缺点,可广泛的运用于任何智能仪表。  相似文献   

3.
流量计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流体力学、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电路、通讯技术及现场工艺状况于一体,具有较深的理论研究价值,而流量计量是公司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和生产操作、成本核算直接关联,可以说流量计量工作是影响我公司生产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厂动力量厂际流量计量中常用的流量计主要有以下几种:孔板(配差压变送器、流量计算仪)、涡街流量计、金属转子流量计、文丘里管、威力巴等。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测量原理及特点因而适用范围(对象)也有所不同。其中涡街流量计在我厂的氧气计量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测量效果。下面结合实例阐述涡街流量计的使用方法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新型的压电陶瓷涡街流量计,该流量计采用BST压电陶瓷元件来检测旋涡释放频率,使该流量计能在高温工况下工作,一年多的工业现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涡街流量计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在400℃高温和10MPa高压下能长期连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LUGB型涡街流量传感器是孔板流量计最理想的替代产品·涡街流量计是基于卡门涡街原理而研制成功的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流量计,由于它具有其它流量计不可兼得的优点,自七十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使用涡街流量计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将在未来流量仪表中占主导地位。二、工作原理在流体中设置旋涡发生体(阻流体),从旋涡发生体两侧交替地产生有规则的旋涡,这种旋涡称为卡曼涡街,旋涡列在旋涡发生体下游非对称地排列。设旋涡的发生频率为f,被测介质来流的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6.
涡街流量计由于其特有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低流量时涡街信号的提取一直是一个难题.根据小波变换和涡街流量计输出信号的特点,采用小波阈值滤波法对涡街流量计信号进行处理,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选取方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小波阈值滤波算法对涡街信号提取和噪声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涡街流量计的测量方法,选用了具有灵敏度高、耐热性强、抗震性强等优点的电容式涡街流量计,介绍了其测量原理与系统组成.通过科学的理论推导,获得涡街力、偏转角与电容的关系,并将电容式涡街流量测量信号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阐述了电容式涡街流量计研制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8.
崔俊辉  朱铁燕 《甘肃科技》2009,25(20):79-80,104
近年来,涡街流量计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冶金和电力企业中,用于测量液体、气体、蒸汽、低温和各种腐蚀性介质。有很多的资料对涡街流量计的误差进行分析,但很少有涉及到温度对其准确度的影响。通过对涡街流量计的结构和原理介绍,经过分析,推导出了涡街流量计仪表系数受温度的影响,及其实际温度下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9.
涡街流量计的仪表系数只能在较窄的范围内保持恒定,从而制约了其测量范围。利用仪表系数非线性修正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实验证明,改进后的涡街流量计,量程范围为6.05~497.79 L/h,线性度为1.111%,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扩展量程范围,适合在煤矿瓦斯抽放管路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梁宇臻 《科技资讯》2011,(17):53-53,127
本文叙述了涡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其计算公式。并介绍了我司涡街流量计的安装、维护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钝体矩形断面的绕流场特征和气动特性,针对宽高比为4的矩形断面,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SSTk-ω湍流模型开展了断面绕流场非定常CFD模拟,得到了与其它文献报道一致的断面阻力系数、涡脱St数、上下面压力平均值和脉动值分布、平均涡脱位置和再附长度.对表面脉动压力时程的主分量分析表明,第一主分量与压力脉动RMS分布一致,能反映表面不同位置的脉动压力强弱和整体分布特征.基于上下面第一阶主分量形状,可确定其分离剪切流中主漩涡的脱落位置.基于第一阶主分量系数,可获得矩形断面绕流的涡脱频率.矩形断面上下表面的主漩涡脱落主导了上下表面的压力脉动特征.  相似文献   

12.
该文数值研究了脉动流条件下圆柱绕流场特性,对涡量分布、升阻力系数、升力系数频谱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脉动流作用会使圆柱尾涡剪切层变薄,提高脉动频率使尾涡长度变短、脱离加快,提高无量纲脉动振幅使主导涡的脱落速度降低,使旋涡生成区域更靠近圆柱表面;脉动频率与无量纲脉动振幅的增大使升、阻力系数的振幅均增大,而且与升力系数相比,阻力系数的振幅更大,变化更快;升力系数频谱图存在多个主频,包括旋涡脱落频率和相位叠加频率,其中旋涡脱落频率的振幅随着脉动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无量纲脉动振幅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对气液两相流中相同直径的3排错列圆柱表面上旋涡的脱落与节径比、含气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旋涡的周期性脱落仅在含气率α小于等于0.14的范围内发生;对于横向节径比s1/d小于等于2.0的错列圆柱,隙缝流呈现双稳态的偏斜流,而横向节径比s1/d大于2.0时,双稳态的偏斜流消失;两相流斯特拉赫数随含气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应用PIV技术测量了一开式前缘弯掠(扭)斜流转子的叶尖脱落涡的结构及其发展演化趋势,测量结果表明,叶尖脱落涡产生于叶片顶部区域,沿着一条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斜线向下游发展.叶尖脱落涡的强度随叶轮转速的提高而增强,随背压的提高而减弱,当背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叶尖脱落涡消失.实验结果为前缘弯掠(扭)斜流转子在大型中央空调室外机上的应用和优化设计及其降噪提供重要的内流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对双涡体旋涡流量计电荷放大器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论述了电路试验及参数计算,该放大器经现场使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有限体积法,对串列放置的双圆柱二维不可压缩流动进行了直接数值计算.在分析Strouhal数及升阻力系数等积分量的基础上,本文从流动多尺度层面研究了流场分布及涡结构.通过对速度场的流动显示和频谱分析,确定了涡脱落的多个频率,以及分别受上游圆柱和下游圆柱边界层扰动形成的多尺度涡的相互作用,并且发现由于多尺度涡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更小尺度涡的过程及机理.最后,进一步将这些涡结构与流场模态对应起来,使得流场结构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为了麦弗逊悬架运动造成其翼子板内流场特性多变的问题。通过将该问题简化为绕流圆柱平面流场,首先利用 SST方程对静态的圆柱绕流体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和仿真,获得了稳定涡旋下的升力、阻力系数及斯特劳哈尔数等特征值。在此基础上,分析空气流速、减振器直径、横向振动频率和振幅等结构和动力学参数对涡旋动态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平均升力系数和瞬时阻力系数曲线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斯特劳哈尔数的最大误差为5%,简化模型忽略减振器结构的三维效应是可以接受的;脱涡频率与减振器直径的倒数成二次关系;横向振动频率则对动态脱涡频率起到了关键作用,且对流场的压力分布影响显著,而横向振幅对无边界流场条件下的涡旋特性及压力场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纳米尺度下的等大并列双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低雷诺数(Re=22)、纳米尺度下,同样存在由于L^*/D^*(L^*为两圆柱轴线之间的距离,D^*为圆柱的直径)值的变化,导致流场内呈现出单涡脱落、双稳态以及双涡对称同步脱落的不同流动状态,这与宏观尺度下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然而,各种流动状态所对应的L^*/D^*范围却与宏观尺度下的数值和实验研究结果不一致.单涡脱落区域为L^*/D^*〈1.1,双稳态现象出现的区域为1.1%L^*/D^*〈1.8,且由于间隙流的影响,当L^*/D^*一1.2时,就已出现了典型的双稳态现象,双涡对称同步脱落区域为L^*/D^*〉1.8.微观尺度下的3种不同特性的流动状态均比宏观研究结果提前,表明流动状态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9.
湍流中涡旋结构的非定常脱落是普遍存在的,其脱落规律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探索有效的涡旋结构预测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采用基于拉格朗日体系的有限时间李雅普诺夫指数方法对水翼尾缘附近涡旋结构的非定常发展过程进行研究.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水翼周围湍流场进行计算,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并在此基础上,对水翼尾缘的非定常涡旋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尾缘涡旋非定常动态行为导致水翼动力特征准周期性波动. 有限时间李雅普诺夫指数方法可以准确描述尾缘涡的非定常流动细节,拉格朗日拟序结构可以捕捉水翼尾缘涡旋结构和尾迹涡街结构的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