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收入分配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突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对传统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制度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突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宏观收入分配调控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又一项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在未来社会分配问题上作出过大胆的设想和初步的探索。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问题上,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分配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在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第三次分配理论内涵和特征,以及形成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剖析,提出在中国构建第三次分配体系的政策建议。实现第三次分配是缩小收入差距、消除和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理论思考。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观点认识基本分配制度;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收入分配中的利益关系;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认识收入分配差距;用联系的观点认识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回顾和总结江泽民同志的收入分配思想及其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和所有制问题上实现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创新,但在分配理论方面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一方面,我们虽然逐步摒弃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纠正了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但另一方面,在把收入分配市场化的过程中又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背离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要求.党在十七大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明确初次分配在坚持按要素贡献分配时,要侧重对劳动要素产权的保护和倾斜,体现了市场经济要求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本质要求的统一;明确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坚持保障原则的基础上,引入共享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从而把效率与公平统一起来,实现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按贡献分配就是将劳动与其他非劳动因素统一于生产要素,根据各生产要素的社会贡献来进行分配.这一分配原则既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镕基同志在参与领导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从九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应以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必须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必须坚持以效益为前提;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水平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缩小地区差距必须靠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必须防止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朱镕基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分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相似文献   

10.
国外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视程度不同,体现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国外微观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以边际生产力论和供求均衡论为基础,吸收信息经济学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形成的。他们提出的以市场分配为基础,按要素贡献分配、再分配必要论与再分配代价论的政策主张,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原则。其中效率原则先于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在效率原则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对效率原则进行的弥补和校正,因而收入的分配既要体现效率原则,又要反映了公平原则,从而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一收入分配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理解和准确把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精神实质,对于加深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原则性: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公正求实的原则,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原则。  相似文献   

13.
潘洁 《当代地方科技》2010,(22):176-176
本文主要论述了从经济学创立至今,西方一些主要经济学家及经济流派在收入分配这个研究领域的理论认识。文章将经济学家收入分配理论主要分成三个研究时期:首先论述了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其次论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最后论述了现代西方的收入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三个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分配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富分配问题是我国当下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小平同志晚年就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作者认为,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和处理分配问题。生产决定分配,是我们把握分配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当前两极分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是消除两极分化,从根本上解决分配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对剩余价值进行分配这一问题。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新型格局的形成,对传统的按劳分配格局造成猛烈的冲击,促使其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及在实践中使这种新的分配制度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成了分配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担忧,可以说这对我们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但目前,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分配领域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使解决这一问题带有紧迫性。本文主要探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缩小收入差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社会经济资源。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各生产要素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收益的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存在的客观经济基础。因此 ,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规律 ,是对“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具体化和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在于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 ,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二次飞跃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