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也是我国食品加工和饲料行业的重要原料.因此,提高粮食质量管理水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介绍我国粮食流通过程中粮食质量管理主要做法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当前粮食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做好粮食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粮食流通过程中粮食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 粮食政策设计(本文所指的粮食政策是粮食流通政策, 以下同)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保护农民的利益, 确保粮食供给和物价的稳定, 换句话讲, 只有达到了上述目标的粮食政策才能算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一、对我国粮食生产现状的认识 1.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成就在1949~1991年的42年间,我国粮食年产量增长了3.9倍,1990年达44624.3万吨,平均亩产达262公斤;1991年在严重的自然灾害条件下,粮食总产仍达到43524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这不但说明我国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为农村的改革深入发展和国家总体改革方案的贯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粮食价格改革取得巨大进展。从1991年5月  相似文献   

4.
“粮食供需平衡风险”定义为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供需的影响程度。基于IPCC 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B2情景气候条件下的我国粮食生产模拟结果, 构建该框架下我国粮食消费分析情景, 最终建立以自给粮食供应程度为核心的粮食供需平衡风险标准。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 探讨县域尺度上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气候变化将会给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带来怎样的风险局面。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我国的粮食供需平衡形势。3个时段内, 粮食供需风险局面严峻形势由高到低排序: 中期>远期>近期。具体地, 中期面临的供需风险的县市比例高达66.99%, 其中中风险和高风险区域范围最广, 两者所占比例高达29.5%; 近期风险形势相对较为缓和, 上述比例降低到25.54%, 其中高风险县市比例较低约为10.72%, 中风险约为14.82%; 在空间格局上, 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西南区以及青藏区的东缘面临的风险形势相对较为严峻, 东北区、甘新区以及内蒙及长城沿线区则相对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满足当代人对粮食和纤维不断增长的需要、消除饥饿,本文评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潜在的粮食危机,最后,作者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粮食生产持续发展若干新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述了加入WTO对我国粮食的影响,然后在分析加入WTO我国粮食流通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无粮不稳、无粮则乱”,充分说明粮食在经济发展听作用,针对我国粮食近10多年来多次出现波动的情况和国内外对粮食研究的深入,科学地办公室了粮食的内涵,系统分析了我国粮食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和对社会安定所起的特殊作用,根据国家制定了2000年奋斗目标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有关粮食指标,总结了科学技术对粮食发展的潜产潜力之经验,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十大转变,为  相似文献   

8.
粮食需求-供给模型对于科学评价我国粮食需求-供给状况、制定合理的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曲线估计和灰色数列GM(1,1)模型方法,构建我国粮食需求-供给模型,实证分析2020年前的粮食需求-供给状况,结果表明:2015年及以前的国内粮食产量与可供净进口粮食量总和小于国内粮食总需求.粮食需求-供给压力指数可能大于1,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势在必行;随着可供净进口粮食量增加和激励效应发生作用,2016-2020年的粮食供给量将大于需求量,2016-2018年以后的粮食需求-供给压力指数可能小于1,国内粮食压力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相似文献   

9.
<正> 一、我国粮食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132亿kg发展到1993年的4564亿kg,基本上解决了11.65亿人的温饱问题。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国家采取了推广实用技术、改善品种结构、加快农田建设、建设商品粮基地、开垦宜农荒地、增加物质投入、放开粮食价格、扩大规模经营、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等措施,使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突破性的进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民生问题,粮食的质量关系于国民的健康水平,所以以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为目的粮食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也就显得至光重要。针对我国粮食质量的现状,以及结合我国现在粮食检验工作,分析现在我国粮食检验与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加强粮食监管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汉江中下游地区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我国重要粮仓之一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讨论了粮食生产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粮食安全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了汉江中下游地区未来粮食安全保障的对策:保护耕地资源与农业环境;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推进科技兴农;调整粮食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激增,土地减少的条件下,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为了寻求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对策,本文阐述了中国粮食生产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指出了粮食潜在危机,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际经济和粮食危机以及国内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危机已经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我国政府提出了2009—2020年新增粮食500亿公斤潜能计划,艰难攀升的中国粮食安全路在何方?本文从区域粮食新增潜力,粮食单产潜力和农业科技潜力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粮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考察,评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及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持续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有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人类第一生活必需品,是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春秋战国时的齐国通过实施"粮食战争",助其成就了"五霸之首"的地位;当今美国同样把粮食作为战略武器,实施"粮食战争",助其维持"一超独霸"世界地位。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一大粮食消费国,我国粮食安全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和挑战,"粮食安全"必须警钟长鸣,必须坚持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16.
《安徽科技》2011,(z1):70-72
日前,国家正式启动“‘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根据科技部的统一部署,安徽省将继续承担“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淮中部(安徽)稻麦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任务,并与与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签订了“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协议.“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坚持“突出关键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的集成示范,加速成果的转化;整合其他科技项目、人才、基地等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注重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加强与科技特派员、种业企业的结合,延伸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内涵”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科技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据此原则和协议要求,安徽省进一步确立了“十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原则、总体目标及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7.
组织科学、合理的粮食物流对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十分关键。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粮食物流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河南省发展现代粮食物流的优势和劣势,在借鉴国外粮食物流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政府、物流主体、行业协会等方面提出构建河南粮食物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和结构改变,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迫切需要对我国的粮食需求规模、结构和布局进行重新评估,以从"需求侧"倒逼"供给侧"改革。基于国科大学生网络开展全国范围的粮食消费抽样调查,收集粮食需求微观数据,据此对我国粮食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挖掘。研究得出,我国居民粮食摄入量呈下降趋势,地区、年龄、收入是影响粮食需求的关键因素,粮食摄入量在地区、年龄、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我国居民粮食摄入量与居民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最后,从科学估计粮食需求、优化粮食时空布局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设立国家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应对国际粮食问题,实现国内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供需形势和耕地资源面临压力基础上,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角度,提出了在东北平原等粮食生产基地设立8亿亩国家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方案,以便为国家的生存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市场结构和交易费用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我国粮食组织现状和政策效应分析,揭示了农民在粮食流通中的不利地位,并在考察国外农民合作社的功能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粮食组织创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