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报道了中华微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中华微蛾在河北省昌黎县一年发生一代,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春季3月下旬开始钻出虫瘿,在虫瘿外部结茧化蛹,成虫于6月中下旬开始羽化,卵单产于新梢中部,幼虫7月上中旬开始孵化,幼虫钻入新梢内为害,形成大量虫瘿,严重影响新梢发育和树冠成型,影响杏树的产量和品质。试验采用3种不同药剂进行树干注射防治,虫口减退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梢木蠹象是鞘翅目、象虫科的一种蛀食云南松、华山松害虫。在盐源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3月上旬越冬后幼虫在受害枝梢内取食为害,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始期,6月上旬为盛期,6月下旬交尾,7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出,7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防治技术主要是4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用人工卫生伐除虫枝集中烧毁及掌握有利时机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3.
荔枝蒂蛀虫发生期测报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辉  林文才 《武夷科学》2002,18(1):284-285
荔枝蒂蛀虫 ( Conopomorpha sinensis) ,过去常称爻纹细蛾 ,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或荔枝早熟品种的花穗上越冬 ,幼虫于整个果期均可蛀食为害 ,引起落果 ,果实发育后期被害 ,会产生虫粪果 ,降低品质。该虫还能为害花穗、新梢、嫩叶叶脉。蒂蛀虫在漳州一年发生 1 0代 ,世代重叠 ,荔枝果实期、秋梢期是其为害高峰期 ,以果实成熟期受害最重 ,秋梢次之。5月中下旬至 6月中旬是闽南地区主害代 3~ 4代成虫盛发期 ,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上要通过预测预报 ,掌握在蛹羽化率达到 30~ 4 0 %时开始喷药防治。因此 ,选准成虫羽化高峰期及时喷…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灭扫利(fenpropethrin)对柑桔、茶叶害虫与害螨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灭扫利对危害柑桔及茶叶的鳞翅目幼虫具有极高的毒力,其杀虫效果明显地较目前常用的有机磷杀虫剂稳定。灭扫利防治柑桔潜叶蛾在整个梢期二次用药可达理想的防治效果;防治茶叶尺蠖具有极大的优越性;防治柑桔红蜘蛛效果显著,其特效期与施用时田间气候成负相关;与有机磷杀虫剂混合施用表现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浅析了巴林左旗北部落叶松人工纯林内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膜翅目,叶蜂科)发生、发展规律。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落叶松红腹叶蜂在乌兰坝、石棚沟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层下丝茧内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到6月中旬化蛹。蛹期14~30d。5月下旬到7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6月上旬到7月上旬卵孵化为幼虫,为害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华北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嫩梢及针叶乃至于其他人工落叶松林地。7月末和8月上旬,老熟幼虫进入落叶层结茧并在茧内越冬,并着重探讨了落叶松叶蜂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6.
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危害习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危害过程中形成的坑道为依据,比较详尽地分析了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树内的活动、危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纵坑切梢小蠹对树梢的危害只能造成云南松树势衰弱及梢头局部受害;纵坑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树干是云南松最终受害致死的主要原因。②在春季,纵坑切梢小蠹出生率约70头,幼虫死亡率为50%。③对坑道散布面积的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胸径为6—7cm的云南松,其致死阈值约为纵坑切梢小蠹雌虫5头。  相似文献   

7.
杉木是本省的主要用材林树种,舟山地区近年来,在领导的重视下,大力开展杉木基地建设,营造了大片杉木幼林。1973年,舟山林场、定海县东湾、光明、金林等大队发现三公尺以下的杉木,主侧稍受杉梢小卷蛾为害达60~70%,严重林地受害率达90%。幼虫先吃嫩叶,后蛀嫩梢,初害现萎黄,逐渐变红枯死,特别是顶梢受害,出现双头或多头现象,不但严重影响当年幼树的高生长,而且主干弯曲,影响杉木材质。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教导,对杉梢小卷蛾进行观察和防治,初步摸到了一些规律,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小陇山林区油松林分健康生长、解决中华松梢蚧虫害防治难的问题,在小陇山林区油松林分受害较严重的党川林场和麦积林场,选取受害典型油松林分中的小班,通过选取样树和样枝,观察了解中华松梢蚧虫害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特点,经过实地调查分析,依据油松林不同生长环境,在初孵若虫孵化盛期这一防治适期,采用3.6%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配合1%噻虫啉微囊粉剂喷雾喷粉与苦参碱烟剂放烟防治进行对比试验。后期对选取的油松样树进行防效调查,效果表明,第二次药后30 d,2种药剂混合防治对中华松梢蚧的防治效果达72.94%,苦参碱单一烟剂防治对中华松梢蚧的防治效果达65.6%。由此可见,在防治条件较好的林区环境下,应用苦参碱悬浮剂配合噻虫啉粉剂进行喷雾喷粉防治中华松梢蚧效果明显,在林区山高坡陡的环境下,可使用苦参碱烟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掌握松皮小卷蛾(Laspeyresia grunertiana(Rtzb))在西宁市的生活史及习性,为防治提供参考,于2015—2016年对松皮小卷蛾进行了定点定期观察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西宁市为害云杉、油松等苗木,西宁地区1a发生1代,以5~6龄幼虫在韧皮部浅层越冬。3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陆续在虫粪堆中化蛹,5月下旬进入成虫羽化盛期,6月初羽化结束,7月上旬幼虫陆续孵化,7月下旬幼虫开始取食并向外排出虫粪堆,10月下旬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态。药剂防治试验表明1.2%烟碱·苦参碱乳油1 000X、3%高渗苯氧威乳油1 000X喷干防治松皮小卷蛾幼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1984~1985年在福建省沙县和三明市郊调查了杉梢小卷蛾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用比较频次法和几种聚集度指标进行分布型的测定。结果表明,幼虫和蛹多数样地都符合聚集分布。估计了最适抽样数,比较了五种抽样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幼虫和蛹的最佳抽样方法。求得的有虫(蛹)株率与百株虫(蛹)量的回归式,可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树体输液补硼缓冲豫南板栗树大小年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硼是导致豫南板栗树大小年产量悬殊的主导因子之一,对于栽植在海拔800m以下,且多不联片、已生长10余年的板栗树进行土壤施硼和叶面喷硼费工费时。对这样的板栗树栽植地,可在新梢萌芽期、叶幕基本形成期、开花期分别输入0.05%的硼酸钠溶液2L。进行树体输液站硼,可以达到降低空苞率、减少病虫害、缓冲大小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毛黄鳃金龟是农林作物的一大害虫,它能为害20多种植物,其幼虫的为害大于成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下60~90cm处越冬。研究结果表明,改单一的旱作制为水旱轮作是防治该虫的根本办法。当该虫集中在地面上交配时进行人工捕捉也是有效的。另外用75%辛硫磷(2000倍),50%地亚农(500倍)或90%敌百虫(600倍)防治幼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蛀果蛾Asiacarposina conuvora在河南一年发生一代.九月至十一月上旬为幼虫蛀食期.每个幼虫一般都需蛀食两个果实、亦有蛀食三果的.在羽化盛期每10天喷施2.5%溴氰菊酯5000-8000倍液2-3次、防治有效率可达96-98%.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文山市林业中心苗圃湿地松育苗中的苗圃地选择、砂床催芽、选种、播种、营养土、菌根土配制、芽苗移栽、水肥管理、容器苗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进行总结,为文山市林业发展速生湿地松林种基地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种植于贵州安顺市的白玉枇杷的枝梢生长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玉枇杷枝梢一年四季没有明显的休眠季节.1月底开始抽生新梢,一年有3次生长高峰:2月上旬至4月下旬抽生春梢,是第一次生长高峰,生长时间最长,枝梢抽生整齐、数量较多,数量仅次于夏梢,生长量不大;6月上旬至7月下旬抽生夏梢,是第二次生长高峰,枝梢抽生整齐、数量多,生长量为一年之最;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抽生秋梢,生长总量仅次于夏梢,是第三次生长高峰.在一定范围内,枝梢的生长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红脂大小蠹是危害油松的树干基和根部的一种害虫,近几年在山西省发生虫害面积较大,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次试验是在成虫飞扬盛期,用寄主植物引诱剂引诱捕杀成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控制第二年的虫口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柠条对外界的扰动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在地上组织破坏后,从根颈或剩余枝条产生大量的萌蘖枝.本文对柠条刈割处理分6种:对照(CK),去除主枝长度的30%,60%,去除主枝分枝数的25%,50%,100%.刈割处理植株当年生枝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100%RSN处理没有开花结果,其他处理植株籽粒生物量、果荚生物量和所有刈割处理叶生物量高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籽粒氮质量分数、果荚氮质量分数、一年生枝氮质量分数与对照相似,但生长后期叶片氮质量分数高于对照.除100%RSN处理外,刈割处理植株在座果期根系氮质量分数低于对照,表明植物将大量的根系储存的氮供应地上组织生长.在果实采收期刈割植株根系氮质量分数迅速增加,可能是根系固氮能力或吸收能力增强的结果.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刈割植株向地上组织氮的输出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蜀柏毒蛾是福建省柏木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始见成虫。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孵出,第二代幼虫9月中旬出现,幼虫危害严重期是3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次是7月下旬至8月下旬。林间防治以PIB5×108个/mIPoNPV 20%氰戊菊酯(1:15000)倍液喷洒,或是PIB5×108个/mIPoNPV 5亿孢子/g白僵菌 20%氰戊菊酯(1:15000)的配比,防治效果最好。病毒的防治运期应掌握在5月上旬。  相似文献   

20.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s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斑天牛是福建省林木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2年发生1代。林间试验表明,应用棉花浸蘸80%敌敌畏或50%甲胺磷原液堵塞蛀孔,或用芜菁夜蛾线虫的Beijing、Mexican品系的1000条/ml悬液注射蛀孔,以及应用线虫海棉塞孔法防治幼虫,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