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编辑活动中最基本、最实质的活动内容是作为价值认识的审美活动。其核心为审美追求。编辑审美追求中不仅存在着知识结构、潜能等智商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存在着心理、意志、动机、情感、性格、情绪等非智力的情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审美观表现为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审美感知的敏锐性、审美情感的强烈性和审美认知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正确的审美引导,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往往带上盲目性、片面性甚至错误。针对这些特点,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是我国文学艺术的重要源头。尤其是《诗经》中大量性审美的描写对我国后来性审美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诗经》时期的性审美心理活动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康的性审美观。为此,本文对《诗经》时期的性审美活动特点进行了心理探究。  相似文献   

4.
艺术审美活动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本体性价值品格,就在于它能够通过改变人脑的特定结构与功能而提升人的情知意创新能力和人格精神境界。艺术审美活动的神经机制包括下列内容:1.通过选择性改变前额叶特定亚区神经递质的代谢与传导速率而提升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元系统的正向协同效能,进而强化人的元认知调控能力;2.通过激活与强化人脑多个脑区的"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锐化人的审美移情能力;3.通过扩展大脑枕颞顶联合区的神经网络层级框架与空间规模而孵化人的审美想象能力;4.通过催化主体的泛脑性40Hz高频同步振荡波而提升人的心身同一的高峰性审美意识体验能力,进而廓出审美意象;5.通过催生身体意象而提升主体对其大脑布洛卡区的艺术符号系统与运动前区的身体符号系统的匹配与耦合水平,进而有助于主体建构个性化的审美心理表征体,借此转化审美意象、实现对自我的内在创新及对象化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禅宗的审美意境是中国画意境追求的三大来源之一。禅宗兴起以前,中国画主要受儒家和道家的审美意境的影响。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画带有社会性、伦理性、政治性的特点;而道家传统中的中国画则追求纯自然主义的审美意境。禅宗得以广泛传播后,中国画的审美意境呈现出了哲理化、深沉化、个性化、情感化等特点,形成一种纯粹的审美意境。禅宗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画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对中国画的审美意境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考察禅宗对中国画意境的影响,可以影射出当今中国画面临西方画强烈冲击的困境之出路。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用清新自然的高雅之词书写人生真实的生命情感体验,体现出她独特的审美意蕴追求.其审美意蕴表现在:以阴柔之美为主,同时兼容阳刚之美,二者相互渗透融合,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美学风格,雅俗共赏及审美性与功利性的完美融合亦是其突出特点.她用词作通过形而下的方式追问形而上的价值和意义,展示出宋王朝独特的词学审美意蕴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词是李清照的写作方式,亦是其生命本真状态之体现,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高瑞民 《科技信息》2006,(7):285-286
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在审美活动中是存在的,只是需要科学地解释它;审美心理距离实质是意志调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对现实的审美态度的一种现象;意志在审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否认意志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是讲不通的。  相似文献   

8.
魏晋社会的审美观念与以往大为不同,呈现出一种女性化审美倾向,其特点具体表现为傅粉、熏香及好妇人之服饰等.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女性化审美使得魏晋文人对"丽"之文风有全新的认识,文学艺术形式总体趋向修饰性,追求骈俪之美,取材则愈发世俗化,重视家庭情感的抒发.女性化审美与魏晋时期的文化环境及文人心态产生内在契合,文学创作越发重视文学本体的独立性.从魏晋文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出发,以女性化审美作为切入点,通过梳理魏晋时期绮丽文风背后的影响因素,思考"文学的自觉"与独特审美观念的内在联动,有助于探究女性化审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哲学问题,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深入揭示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才能深刻地理解审美活动的奥秘.本文通过对审美心理各要素的探讨,来揭示体育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心理综合活动,这对体育审美和体育美学的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育通常也称为审美教育或是美感把审美活动变成自觉的教育过程,就是美育。美育在传统意义上有"顾情养性"的功能,所谓:"顾情",即陶养情感、完善审美的心理结构";养性",是包含知、情、意在整体心理结构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得到合理有效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审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审美何以成国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精神维度,审美具有怎样的性质,审美与自由、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打通审美隧道,还可警惕我们跌进审美陷阱。审美研究可以把美的理论和美的实践联系起来,并使它们得到某种提升。  相似文献   

12.
13.
老子美学通过探讨自由与审美心境、审美人生等的关系,率先实现了审美与自由的统一,从而开创了道家美学中审美的超越来探求生命的自由的基本精神和独特传统。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及古代的文学艺术实践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美学与景观设计学的关系,研究了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景观美学的思想演变历程,探讨了在生态文明影响下的景观设计中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美学历史进程中的实践、后实践美学之争虽然在当代美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暴露了一系列的诸如“沿门持钵”、“非此即彼”、“简单还原”等问题与缺陷。认真梳理与反思这些缺陷与不足,并努力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重新认识与考量中国当代美学,对于建构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民主的、联系实际的、返回常识的、主在关系生成的美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茶艺美学论     
茶艺美学是生活美学 ,也是人生美学。茶艺美学就其形式而言 ,表现在前置、操作和完成三个阶段 ,十八个步骤中。茶艺美学的原理 ,是以严格的规范促使一个人的思想用文雅和高尚的方式表现出来 ,她强调的是过程 ,而不是结果。茶艺美学是动静结合、不断发展的美学。  相似文献   

17.
朱光潜60余年美学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前期(1924-1949)与后期(1949-1986)两个阶段.<谈美>(1932)与<谈美书简>(1980)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前后两个时期的代表作.以此可以一窥朱氏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特点:即在话语"突围"中有观念的"固守",变外在的被动的"思想改造"为内在的主动的"美学突围",从而将前期立足于康德-克罗齐直觉主义的"人生美学"改造为后期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美学",而审美与艺术必须为"人性"服务之人文主义目标却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后现代美学转向之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人的异化现阶段,与文化消费主义结合着,把大量与非人化联系的非审美的东西掩埋于过多透支的欢愉之中.与之相关的身体美学同样呈分裂状态,人的身体在美学上的解放基于劳动解放,走向市场的"身体"与回归合乎人的本质的身体是当前又一尖锐的美学悖论.  相似文献   

19.
符晓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96-1500
徐大纯是一位当今美学研究界普遍忽视的美学家,但是其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却相当之高。《述美学》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作为学科的西方美学,同时对现代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审美为何是人生的节日?美的问题有几个层面?“美在关系”说是谁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什么?中国古代是否有“美在关系”说的命题?形成美的根源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作为美的关系的系统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