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材料—抗菌塑料的开发与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系列抗菌沸石MJZ和抗菌母粒MJZB的制备,抗菌母粒MJZB与聚丙烯PP塑料的复合及其系列抗菌塑料MJZB-PP抗菌性能的测试,指出了单组分抗菌混石的不足及改进方法,同时也预测了未来具有抗菌功能塑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新型生物酶改性技术对苎麻进行改性处理,与热塑性树脂基体聚丙烯复合制成改性苎麻/聚丙烯热塑性复合材料,分析研究改性苎麻与聚丙烯基体的界面浸润性能、苎麻体积含量、冷却方式等不同成型条件对苎麻/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类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对比研究了四种聚丙烯纤维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强度、韧性、耐磨性及渗透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聚丙烯单丝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并且优于其他三种纤维;某些聚丙烯纤维不但没有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还使抗冻性下降;在选用聚丙烯纤维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覃海清 《科技资讯》2007,(27):22-23
文章根据聚丙烯纤维的性能,从防止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出发,探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防渗、抗冻、抗冲、抗磨等各项性能,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应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研究了经过膨化和未经膨化的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掺杂效应。通过对掺入混凝土的聚丙烯纤维进行物理、化学、力学等方面的性能测试,分析了聚丙烯纤维掺入混凝土的可行性;通过对掺杂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掺入纤维后混凝土性能的改变情况及其原因,进而结合试验结果分析影响掺杂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聚丙烯纤维掺量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6.
合成纤维混凝土楼板中长期非荷载抗裂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解决现浇混凝土楼板中长期非荷载抗裂性的难题,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平板进行了中长期抗裂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对提高混凝土中长期抗裂、抗渗等耐久性能的效果和机理,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了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裂缝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中长期裂缝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聚丙烯纤维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聚丙烯纤维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拉伸极限应变、临界断裂时的最大裂缝宽度增加。使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楼板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共混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较全面地就不同添加组份对聚丙烯共混改性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比较了不同填充剂、增韧剂、聚丙烯种类及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合金化对聚丙烯材料的改性效果 ,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使用场合具较佳综合性能的材料配比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沉淀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沉淀二氧化硅为载体,吸附硝酸银后,在500℃下灼烧,制备了具有抗菌功能的线银沉淀二氧化硅抗菌剂,并检验了其抗菌性能;还对抗菌剂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测试结果表明,沉淀二氧化硅的载银量在7%以上时,所制备的抗菌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杀菌率达到100%,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用于抗菌塑料、抗菌食品包装、抗菌卫生纸和抗菌纺织制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比硅灰、聚丙烯纤维和聚丙烯超细粉体3种外掺料对混凝土的改性作用,设计了基准混凝土、掺硅灰混凝土、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及掺聚丙烯纤维超细粉体混凝土4组C30强度高性能水工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混凝土耐久性能实验方法,研究了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抗裂、抗渗、抗冻及抗撞磨等耐久性能指标,分析不同外掺料对高性能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的聚丙烯超细粉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混凝土掺合料,综合了有机聚合物材料与无机矿物超细粉体的部分优良特性,能全面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抗渗及抗冻等部分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苯乙烯辅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co—St))为相容剂与聚丙烯(PP)、尼龙6(PA6)、改性共聚酯(HCDP)按一定配比共混纺丝,实验表明该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被分散染料染成深色,并且其抗静电性能明显提高。通过流变性能测试,拟定了主要纺丝工艺,并分析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纤维纤度等参数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在高速纺丝条件下制备可染聚丙烯纤维,为工业化生产可染聚丙烯纤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含丝素蛋白膜对茶多酚的缓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丝素蛋白及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的两种药膜对天然抗菌药——茶多酚的缓释性能,并应用到聚丙烯无纺布的功能性后整理中.用体外释药方法测定了含茶多酚的两种药膜对茶多酚的缓释性能,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整理前后聚丙烯无纺布表面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丝素蛋白膜都可以作为茶多酚的控制释放材料,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杂化药膜的控制释放作用优于丝素蛋白药膜.整理到聚丙烯无纺布上的上述两种药膜仍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界面层结构对硅灰石填充聚丙烯结晶行为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SC和偏光显微镜技术对以硅烷类KH-550,KH-570和钛酸酯类NDZ-201等偶联剂处理的硅灰石填充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和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偶联剂结构各异,将形成不同的填料与树脂间的界面层结构,产生不同的界面效应,从而影响其结晶成核与生长过程.KH-550提高了硅灰石异相成核的能力,使结晶温度升高,结晶速率加快,晶粒变小,分布变窄;NDZ-201则相反,而KH-570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综述了近年来抗菌剂在国内外的研究开发及抗菌材料的应用发展状况,探讨了抗菌剂在今后几年内的发展方向,指出国内抗菌剂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型纳米无机抗菌剂TiO2和ZnO的广谱抗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代表菌株,采用三角瓶振荡法及纸片扩散法,对2种新型纳米无机抗菌剂:纳米TiO2和纳米ZnO进行了广谱抗菌性研究,并通过与日本的纳米无机抗菌剂及有机抗菌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新型纳米抗菌剂不仅对所有代表菌株表现出很好的广谱抗菌性能,而且其抑菌能力强于日本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抗菌剂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广角X-射线衍射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对全同立构聚丙烯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全同立构聚丙烯的结晶温度、结晶热、熔融热和结晶度随接枝率的提高而降低;极少量残留的马来酸酐在聚丙烯的结晶过程中起着成核剂的作用;接枝反应和接枝率对全山立构聚丙烯的结晶度和结晶形态有很大的影响;随接枝率增大,晶体尺寸减小,晶体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的改性在其实际生产应用中有重要作用.在聚丙烯中添加成核剂可以改善聚丙烯的物理机械性能,达到聚丙烯改性的目的.介绍了聚丙烯成核剂的作用机理,以及聚丙烯的α晶成核剂和β晶成核剂的特点、作用效果及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抗菌纤维的性质及其加工方法,并对抗菌纤维中所用的抗菌剂进行了介绍,对抗菌纤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无机抗菌剂和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无机抗菌剂的种类、原理和制备方法 ,介绍了国内外抗菌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对银系和光催化系抗菌功能材料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橡胶粉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混凝土的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强度恢复性能、容重等力学性能研究分析,探讨混杂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效果,并得出了初步结论。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要优于单一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相同掺量的混杂混凝土比单一胶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所提高;混杂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明显增强,并具有极好的强度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20.
Silver or copper ions are often chosen as antibacterial agents. But a few reports are concerned with these two antibacterial agents for preparation of antibacterial stainless steel (SS).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ISI 420 stainless steel implanted by silver and copper ions were investigated. Due to the cooperativ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silver and copper ions, the Ag/Cu implanted SS showed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both Gram-n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and Gram-po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at a total implantation dose of 2×1017 ions/cm2. 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curves revealed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g/Cu implanted SS was slightly enhanc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un-implanted SS. The implanted layer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Core level XPS spectra indicate that the implanted silver and copper ions exist in metallic state in the implanted l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