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等级规模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和职能类型结构3个方面对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南平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的特点及不足。提出了城镇体系结构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即强化中心城市。确立“一轴两翼,梯度推进”的发展模式,提高城镇的专业化程度等.为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体系的研究和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对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城镇等级结构和城镇职能结构等问题进行剖析,探索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化过程,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必须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前提,合理规划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城镇等级规模,明确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以及确定中心城市的性质,老城区"东进西扩",实行宝鲁叶平一体化发展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桂平市城镇体系中心局面单一,未能形成不同层次的体系,城镇数量多、密度大,各镇职能类似,基础设施薄弱,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积聚能力差,水平低,。桂平市城镇化发展应强调,优行发展城区,以城区为核心,次一级中心城镇为纽带,一般城镇为基础,逐步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整体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并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及其特点;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值和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最后,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方向:在发挥江浙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整合优势,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和国际性的港口城市。多年来,中心城市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关注,而对区域城镇体系组织机制、结构、功能方面的探讨,尚不多见,本文拟从天津市区域城镇等级体系和职能结构现状格局进行粗浅剖析,为有关领导和专业部门对天津市城镇体系发展的终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徐州市域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的区域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剩余劳动力转化法,预测了2010年市域城镇水平将达到50%-55%,提出了城镇化发展应走乡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并探讨了城镇体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分析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体系、地域空间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认为淮安市城镇体系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协调.根据淮安市中心城市的能级较低,城镇体系发育不全,功能结构单一,城镇化水平较低且地域分布不均等特点,提出了城镇体系结构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中心城市影响腹地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驻马店市及相邻6市为研究对象,以城镇体系分析软件USAP作为分析工具,对驻马店的影响腹地进行划分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驻马店现在的中心城区规模明显偏小,集聚与辐射功能薄弱,现状影响腹地范围覆盖的地域面积不及其行政范围的一半.当周边城市规模不变,驻马店人口规模达到55万时,其影响腹地面积可扩大到与市域面积基本相同的程度,如考虑到其他城市的发展,只有当驻马店人口是周边6个城市的平均人口的1.5倍时,才能保证其影响腹地面积与市域面积基本一致.驻马店城市重心的移动对影响腹地消长有一定的影响,向南优于向北.区域性交通条件的改善会削弱驻马店影响腹地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正>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小城市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基础,以生产、交通、信息、金融等社会经济联系为网络,由若干不同规模等级和不同类型的城镇有机组合而成的城镇系统。城镇体系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按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组织城镇的发展,并对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两湖平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建国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的特征,分析了城镇体系的主要功能,阐明了城镇体系形成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的战略机遇。认为两湖平原城镇发展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市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指出了农业产业化日益成为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农业产业化与城镇体系地域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的相互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求城镇体系空间分布规律,本文以历史为主线,从城镇密度、中心城市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变化入手,探讨江苏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历史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三大区域在城镇密度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上呈现较大的差异;(2)苏北地区由四边形网格状结构转变为沿河道T形结构,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分别由线状结构演变为四边形网格状结构和六边形中心地结构;(3)中心城市在历史时期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同时也指出导致该地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条件、水文条件和交通条件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城镇的地域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三方面分析了贵州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从而探讨了贵州城镇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存在中心城市布局不合理、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不健全与城镇职能结构单一、交通轴线网络结构不完善的特征,提出中心城市合理布局、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调整与职能结构优化、交通轴线网络结构完善的三大策略,促使山西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改变,并进而提出山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化模式,由现在的“K”字形空间格局逐渐向“大”字形空间格局和“叶脉式”空间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城镇体系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城镇体系的研究应主要是在区域背景研究基础上对其职能、空间和规模等三大结构的研究。据此,本文具体地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体系的影响,提出了该体系结构的发展设想:(1) 建立以区域型工、矿业城镇性质为核心的职能结构;(2) 建设东、中、西均衡分布、各具特色的空间结构;(3) 加强两宜城镇群建设,组成中小结合的规模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睢宁县域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和预测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规划了睢宁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地域结构.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广西城镇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在分析广西城镇发展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新世纪广西城镇现代化发展战赂构想,提出在2020年广西城镇化水平达到40%的战赂目标,对广西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作了阐述,并分析了广西五个中心城市发展方向。最后提出若干实施现代化发展战赂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等级层次结构是城镇体系高级层面的结构形态,是对城镇综合实力的评定,是城镇体系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选取能够反映城镇综合实力的中心性强度构建了包含城镇规模、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社会生活、资源基础、和社会管理等6个方面共1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2010年海南省岛内18个市县的中心性强度值.结合海南省行政区划现状.可以看出:首先,从结构组成来看,经过20余年的建设,海南省已形成了以省会海口为中心的5级等级层次体系,较高等级城市比例仅为16.67%,省域城镇体系发展尚处于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其次,从空间布局来看,全岛虽已建立了依托路网的初级体系,但由于区域核心城市的吸引力较弱,急需通过加强琼北海口市、琼南三亚市的核心带动作用,深入发展省内其他市县的整体实力,提高其等级层次结构,促进海南全岛的繁荣振兴.  相似文献   

19.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通过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理论,结合SPSS软件对经济带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做了定量的分析,确定天山北坡经济带目前处于成长阶段;并通过各城市主导产业的区位熵反映现阶段的职能结构,认为各城市的经济结构雷同,优势不突出,联系松散是目前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进一步完善城镇结构体系,培育几个大城市和中等城市,进一步发挥乌鲁木齐市的带动作用,以大带小,协调发展.同时应采取以中小城市为主导,点轴式开发模式,明确职能分工,组成合理的布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1982~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运用人口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和人口重心等指标,分析了藏东南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稳定的“西北密集、东南稀疏”态势,人口与主要城镇集中于雅鲁藏布江—尼洋河沿岸河谷和高等级道路两侧;城镇人口重心常年处于巴宜区内,总人口和农村人口重心均自东南向西北方即向巴宜区移动汇集;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明显,渐趋形成“一核、两高、多低”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不同等级城镇职能缺位、城镇用地扩展受阻严重制约城镇化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支点,特色城镇为依托的3级城镇化发展体系,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将有效推动林芝市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