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扬豪 《科技信息》2011,(23):I0310-I0310,I0334
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体育后备人才,国家进行建设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传统学校在广泛普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开展特色项目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高职高专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却与社会上巨大的体育人才需求形成了鲜明反差。通过调查研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高职高专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专教育是我国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大专教育模式创新。对于大专体育来说,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如何通过大专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已经成为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该文对大专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要分析了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培养学生能力、推动大专体育教学创新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对促进大专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后备人才.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则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农民体育健身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农民体育健身教育的内容,提出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农民体育健身教育人才,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提倡"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十分必要。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习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满足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等还存在一些不足,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将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挂钩,提高高校体育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高校体育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8.
何高辉 《科技信息》2007,(30):183-183,241
小康体育建设中终身体育意识可以通过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多种途径进行培养。通过对小康体育建设以及建设过程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分析,认为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发挥体育人才的作用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美国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建敏  邱芸娟 《科技信息》2007,(28):231-232
对中、美两国体育教育体制的形式、教学指导思想与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与出路、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投资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美国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多方面优于我国。通过比较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具有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分析21世纪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体育能力培养,将加大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扩大了他们施展专业能力的空间。本文从社会体育人才角度,阐述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需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地方师院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源优势,提出师院公体教学应兼顾培养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以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安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修课程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竞争力强的"一专多能型"的体育人才,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修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针对目前我省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学校体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增强人民体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也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意志品德和作风方面都起着很好的作用。各种运动项目,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耐久,有的动作复杂惊险,有的练习变化无穷,需要及时配合,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坚毅等思想品质以及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的一个显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切实了解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对江西省10多个县(市)城郊乡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发现现阶段江西新农村建设多停留在物质文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缺乏重视.该文从体育的功能入手,研究了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提出了政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体育专项经费投入、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评价体系、设立农村体育专门管理机构、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农村民俗体育竞赛、成立乡镇体育俱乐部辅导站、牵线搭桥帮助企事业单位与乡镇结成体育发展帮扶对子、加大农村体育宣传力度等符合农村客观实际的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得出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组织与实施、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据不同人才类型,分别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组织与实施;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创新学生能力培养等策略,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贾海涛 《科技资讯》2010,(34):243-244
针对大西部地区农民体育问题,在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建设新农村政策的同时,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发展相结合,大力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实力,培养农民的体育意识,才能尽快改变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体育的落后现状,才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人师表,尊重学生,善于利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组织各种活动,创设各种德育情境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使体育不仅能"育体",更能"育人"、"育心",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给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CSSCI数据库对1998-2017年间收录的有关农村体育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并利用CitespaceⅤ可视化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知识图谱的形式来梳理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热点前沿与内部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整体趋于平稳状态,以胡庆山教授、田雨普教授等为首的科研团队是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主力军";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推动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核心力量;我国农村体育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聚焦在农村体育发展、群众体育、新农村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以及全民健身;胡庆山教授于2006年发表在《体育科学》上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一文是我国农村体育研究领域引文频次最高的文章,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等院校试行"体教结合"22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建立了一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培养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体育人才,在国内外竞技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中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和品牌;促进了大、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源严重缺乏、生源质量较差、经费短缺、竞赛体制不完善、教练员队伍素质和"学训"矛盾突出等。  相似文献   

20.
高中体育高考生作为"特殊群体"之一,不仅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各省市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成为展示体育教学成果的直接角色。同时,体育高考生的培养模式单一、训练的科学性不足、学生职业生涯的概念空白等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掌握体育特长生的在校现状,探讨高中学校在其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将有助于规范高中体育高考生的培养方案,促进这一群体的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新世纪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