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了经济-教育-科技系统动力学模型,反映了广西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制约关系。对广西经济-教育-科技系统的模拟过程中,低方案发展模式、高方案Ⅰ发展模式、高方案Ⅱ发展模式和中方案发展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但是其不足之处表现得也较为明显,只有高方案Ⅰ发展模式反映了各子系统的结构是最合理的、协调发展度高,模拟结果为广西制定各项协调发展管理政策,实现全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区域高等教育-经济发展复合系统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经济发展复合系统的协调运行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缺乏相应的定量研究。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提出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系统协调的实质是充分利用和促进其间的积极关系,并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对1990-200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系统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复合系统发展分为3个阶段:1991-1994年的无序化、1995-1998年的有序化慢速发展、1999年后的有序化快速发展,说明自1995年以来江苏省率先实施的高等教育扩张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复合系统运行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对山东有重要意义。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2011—2019年山东中部、东部区域七个城市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结果显示:鲁中、鲁东地区的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上升态势,整体发展主要依靠核心城市拉动,其中三分之二的城市创新滞后于经济发展;鲁中、鲁东地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鲁中地区协调性低于鲁东地区,但提升速度相对更快,各城市二者协调度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模型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笔者拓展了协调发展的评价因子,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为试验区,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综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一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来看,黄河三角洲试验区各地市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差异显著,该地区耦合协调度无优质协调的地区,属于初级协调以上等级的地区占整个圈域城市总数一半以上,突出说明黄河三角洲试验区的系统整体协调水平较高,但是还有博兴县等三个县濒危协调、寒亭、昌邑、庆云县、寿光市、乐陵市五个县区域协调度属于失调或严重失调,这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均衡,县域差异性明显.评价结果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时序特征方面,199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状态,作用强度处于中度耦合的中等水平.199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系统有序度参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而环境有序度参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经济、社会系统有序度的提升对资源环境系统有所损害甚至牺牲.199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从0.351 3升至0.434 9,耦合作用一直处在颉颃阶段.2空间分异方面,耦合协调度水平与综合协调度指数的空间分异类似,形成西北—东南的分布格局.耦合度与综合协调指数、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差异较大,个别等级呈倒置状态.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导作用因素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差异虽然对耦合度有影响但对整体耦合协调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昌吉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运用耦合协调模型与GM(1,1)预测模型等分析其经济、旅游、生态环境3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7—2016年3大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除个别年份外,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大体存在一致性;2007—2016年3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类型主要有旅游超前发展型与经济超前发展型;各县市3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在时间尺度上以波动上升为主,在空间尺度上大致呈现"从中部向两边递减"的空间格局;除部分县市外,未来几年内该区3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日益紧密。在阐释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地区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程度不断增强,整体实现了从濒临失调衰退状态到高度耦合协调状态的转变;在指标关联度方面,科技创新与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指标关联度较高,而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关联度普遍较低,经费支出、专利授权量等创新投入、产出指标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程度较强,而除高新技术企业外的各类创新主体指标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未来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呈现稳定提升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发展实际,对如何提升京津冀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榆林市环境与经济冲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冲突是环境领域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协调解决环境冲突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运用协调理论模型对榆林市环境一经济冲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1991-1995年环境-经济系统处于较低协调阶段,但协调层次不断提高,冲突度不断下降;采用高,中,低三种方案分别对2000年环境效益指数和经济效益指数进行规划,认为若按中方案发展在2000年可以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的中级阶段,另外文中提出了冲突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共生指不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以达到平衡的状态。西部高等职业教育与西部的经济、社会、文化,与我国中东部的职业教育,与西部其他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都存在着共生关系。必须注重西部高职教育与西部经济文化协调共生,西部高职教育与中东部高职教育协调共生,西部高职教育与其它层次的职业教育协调共生,从而促进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对山东有重要意义.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2011—2019年山东中部、东部区域七个城市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结果显示:鲁中、鲁东地区的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上升态势,整体发展主要依靠核心城市拉动,其中三分之二的城市创新滞后于经济发展;鲁中、鲁东地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鲁中地区协调性低于鲁东地区,但提升速度相对更快,各城市二者协调度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模型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环境经济协调度概念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的具体情况,构建了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论理论,建立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度模型,计算出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并进行了评价。发现辽宁经济与环境系统之间不协调,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也会进一步制约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2.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边境,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欠发达地区。西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生和谐、社会稳定、主权完整。城镇化作为协调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在西藏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西藏的人口、社会、经济方面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全面完整地评估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质量对于制定西藏接下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文章采用耦合模型分析了2011-2020年西藏城镇化中“人口-社会-经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虽然在样本期内,“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度始终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从耦合协调度来看,西藏 “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在最高的年份也仅为勉强协调,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西藏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高耦合度是由于三个系统发展水平过低导致,西藏城镇化水质量较低,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已经开始限制人口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西藏人口、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解,为进一步推动西藏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6~2013年深圳、青岛、大连、宁波与厦门5市的面板数据,应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探讨了综合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两系统的动态演化特征,并对5市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市综合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深圳、青岛与大连都属于协调共进的良性耦合类型,宁波与厦门尚有差距,处于劣性耦合阶段。  相似文献   

14.
卓奇敏 《科技信息》2011,(6):186-186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具有教育性、产业性双重特性,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主要是通过人才供需关系的平衡协调来实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化运作,其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规则,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能否将个人的职业责任承担起来,还关系到能否获取他人以及企业的认可,以此来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全面协调框架下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走过了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到生态、社会的可持续的道路。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全面协调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要求。全面协调要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相协调。在全面协调框架下可持续发展方式必须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制度创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以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区域间要素流动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以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环境经济协调度概念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的具体情况,构建了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论理论,建立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度模型,计算出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并进行了评价.发现辽宁经济与环境系统之间不协调,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也会进一步制约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7.
协调在组织管理中是作为调节组织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达到最终目标的一种职能.协调可以使个体组织在一个整体中,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使整体目标的实现.研究中国港口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对港口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该文根据港口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模式,提取出港口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因子,建立起评估二者关系的协调度指标体系,然后对经标准化处理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除掉相关系数较大的指标,消除指标之间信息重复的影响,以此来简化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指标进行线性组合处理,计算得到能够反应港口业与经济增长的综合性指标,在对二者的综合性指标按照协调度模型进行测算后,得到不同时间段下港口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类型,以此来评估二者的关系水平.实际数据计算结果表明,1990年~2014年的时间段内,我国港口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关系有6次明显的变化:1)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0年~1991年),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和外贸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压船压港现象;2) 在1992年~1997年期间,我国的港口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处于不协调状态;2) 在1998年~1999年期间,这个阶段我国的港口业与经济增长处于不太协调的状态;4) 在2000年~2004年,这一阶段我国的港口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由比较协调状态到协调状态过渡;5) 在2005年~2009年期间,中国经济的增长与港口业的发展都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也处在良好的状态;6) 在2010年~2014年期间,港口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发展处在协调状态.这些变化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二者的协调度在2005年~2009年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潜在的动力。在此观念的指导下,为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协调关系,先构建两大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宿州市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大部分年份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很好,2005年两者的协调度有所降低,2007年以后两者的协调度趋于下降,2012年协调度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评价福建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福建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的耦合关系呈现低度耦合、中度耦合及高度耦合的3个耦合阶段,两者的协调度呈现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协调关系经历了严重失调到优质协调的升级过程;2)2015年,福建省省内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的耦合关系各有差异。厦门、福州、泉州的两者耦合关系属于高值高度耦合类型,三明、莆田、漳州,龙岩两者耦合关系属于低值高度耦合类型;厦门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协调关系属优质协调类,福州、泉州两者协调关系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莆田、漳州,龙岩的两者协调关系属于轻度失调衰退类,南平、宁德两者协调关系属于严重失调衰退类。根据协调发展亚型分类,旅游业发展滞后型的城市有福州、三明、莆田及漳州,旅游产业超前发展的城市有厦门、泉州、南平、龙岩、宁德等市。  相似文献   

20.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30,自引:0,他引:130  
从系统学的角度提出了复合系统的复合因子、协调机制等概念,在此基础上以协同学为基础,给出了一类可以实际计算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并以某具体的“教育-经济-科技”复合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