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证明了如下2个结果:若R是几乎Prfer整环,则dimR[X1,…,Xn]=dimR+n;若R〈X〉■Rc〈X〉是根扩张,则R是几乎Prfer整环当且仅当R〈X〉是几乎Prfer整环.  相似文献   

2.
南方鲶脑和脑神经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南方鲶脑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脑神经特点进行了描述.与一般鲤科鱼类的脑比较其不同点在于:端脑发达,体积比视叶大;小脑特别发达,向前盖住中脑、间脑和部分端脑,后部向两侧扩展成耳状叶;间脑有明显的中间叶、球状核,视交叉紧靠间脑前方,脑下垂体在二下叶之间,远离视神经交叉.并具有特别的副侧线神经、侧线神经侧腹支及电觉初级中枢.靠味觉和嗅觉共同摄取食物.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四阶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u(4)(t)=f(t,u,),0相似文献   

4.
采用野外及室内喂养观察、野外采集、室内解剖等方法,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消化系统的结构、性别差异及摄食行为进行了全面观察.结果表明:福寿螺消化系统结构独特,咽内具有颚片和齿舌,能够有效摄取食物;唾液腺发达,有助于食物的搅拌、消化和吞咽;胃内壁皱褶较多,具有舌形角质栓和胃盾,有助于容纳和磨碎食物.福寿螺的消化系统具有雌雄差异,雌螺肝脏全部灰色,上面密布黑色花纹;雄螺肝脏顶部黄白色,基部灰黑色.雌螺消化器官的测量指标大于雄螺,与雌螺生长速度大于雄螺相适应;但雄螺的咽长/消化道长、胃长/消化道长显著大于雌螺(p<0.05),肠长/消化道长、肝重/去壳重大于雌螺,食道长/消化道长小于雌螺,可能与雄螺的体型、摄食行为和肠道的消化补偿机制有关.研究认为福寿螺为广食性动物,它的消化系统结构与摄食行为相适应,使之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的动物性食物为3种昆虫幼虫.大山包湿地具有丰富的昆虫幼虫,是越冬黑颈鹤的重要动物食物来源地.保护好湿地,不仅保护了越冬黑颈鹤的夜宿地、栖息地,也保护了黑颈鹤动物性食物的来源地.  相似文献   

6.
云南会泽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可利用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冬栖息地的食物可利用性对黑颈鹤具有重要影响.2009年2月用样方法研究了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生境储存食物的数量、构成和可利用性.结果表明:食物构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65.8%;黑颈鹤可利用食物储存丰富度依次为泥泞湿地>耕地>草地>沼泽草甸>裸地;黑颈鹤集中在泥泞湿地和耕地取食是因为这两类生境的土壤比草地、裸地、沼泽草甸的松软,食物可利用性高.耕地是该区越冬黑颈鹤最主要的觅食地,建议扶持和补偿农民以便为黑颈鹤越冬提供足够的食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外及室内喂养观察、野外采集、室内解剖等方法,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消化系统的结构、性别差异及摄食行为进行了全面观察。结果表明:福寿螺消化系统结构独特,咽内具有颚片和齿舌,能够有效摄取食物;唾液腺发达,有助于食物的搅拌、消化和吞咽;胃内壁皱褶较多,具有舌形角质栓和胃盾,有助于容纳和磨碎食物。福寿螺的消化系统具有雌雄差异,雌螺肝脏全部灰色,上面密布黑色花纹;雄螺肝脏顶部黄白色,基部灰黑色。雌螺消化器官的测量指标大于雄螺,与雌螺生长速度大于雄螺相适应;但雄螺的咽长/消化道长、胃长/消化道长显著大于雌螺(p<0.05),肠长/消化道长、肝重/去壳重大于雌螺,食道长/消化道长小于雌螺,可能与雄螺的体型、摄食行为和肠道的消化补偿机制有关。研究认为福寿螺为广食性动物,它的消化系统结构与摄食行为相适应,使之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鞍点定理讨论了一类非自治二阶Hamilton系统:(t)+Au(t)+ΔF(t,u(t))=0,a.e.t∈(0,2π),u(0)-u(2π)=.u(0)-u.(2π)=0周期解的存在性,其中A是N×N实对称矩阵,A具有形如k2的特征值,非线性项ΔF(t,u(t))是线性增长的.  相似文献   

9.
栖息地丧失和食物资源减少是导致近年来鸻鹬类数量下降的首要原因.研究鸻鹬类的食物来源和组成有利于对其栖息地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以往研究鸻鹬类食物所使用的方法大多为胃内容物分析或粪便分析,但所得结果只能反映鸟类摄取的食物,无法反映其利用的食物.稳定同位素分析能够确定消费者的食物来源和食物组成.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比较了崇明东滩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的食物组成以及初级生产者的食物贡献.黑腹滨鹬在春、秋、冬三季的稳定同位素水平具有显著差异,δ13 C比值分别是-21.69‰,-17.16‰,-19.51‰;δ15 N比值由春到冬依次降低,分别是13.06‰,12.30‰,10.63‰.黑腹滨鹬在三个季节的食物组成差异显著.各类底栖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可能是导致黑腹滨鹬食物组成存在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春秋的食物组成中都以双壳类贡献最大;在秋季甲壳类的食物贡献上升,腹足类和多毛类的贡献则相对春季有所下降;越冬期食物组成中四类底栖动物的贡献相对平衡.在春季和秋季,黑腹滨鹬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分别是本地C3植物(芦苇和海三棱藨草)和外来C4植物互花米草;三类初级生产者越冬期对黑腹滨鹬的食源贡献比较接近,可能是冬季崇明东滩食物资源相对匮乏所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野外及室内喂养观察、野外采集、室内解剖等方法,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消化系统的结构、性别差异及摄食行为进行了全面观察。结果表明:福寿螺消化系统结构独特,咽内具有颚片和齿舌,能够有效摄取食物;唾液腺发达,有助于食物的搅拌、消化和吞咽;胃内壁皱褶较多,具有舌形角质栓和胃盾,有助于容纳和磨碎食物。福寿螺的消化系统具有雌雄差异,雌螺肝脏全部灰色,上面密布黑色花纹;雄螺肝脏顶部黄白色,基部灰黑色。雌螺消化器官的测量指标大于雄螺,与雌螺生长速度大于雄螺相适应;但雄螺的咽长/消化道长、胃长/消化道长显著大于雌螺(p<0.05),肠长/消化道长、肝重/去壳重大于雌螺,食道长/消化道长小于雌螺,可能与雄螺的体型、摄食行为和肠道的消化补偿机制有关。研究认为福寿螺为广食性动物,它的消化系统结构与摄食行为相适应,使之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红隼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红隼的消化系统形态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解剖与观察,并对各器官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红隼具有锋利的喙,舌后端表面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具有嗉囊,肌胃内无明显类角质膜,小肠相对较短,仅具单侧盲肠.文中还与部分鸟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大鵟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大鵟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鵟的喙锋利,食管粗大且收缩性较大,嗉囊较发达,肌胃不太发达,仅具单侧盲肠,相对体长而言肠管较短,但小肠较发达.这些结构都与其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秃鹫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对秃鹫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秃鹫具有粗大的食管、发达的嗉囊,盲肠极度退化,肌胃内无明显的类角质膜。中还与部分鸟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藏雪鸡消化系统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藏雪鸡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作了初步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藏雪鸡舌端尖细,舌根分叉,叉粘膜上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腺胃粘膜乳突短而宽,有80-90枚,肌胃发达;肠道长是体长的3倍,小肠较发达,长1047mm,占肠道总长64%;盲肠发达,长477.1mm,占肠道总长29.2%.并与鸡形目雉科中鹌鹑、白冠长尾雉、雉鸡、家鸡,及松鸡科三种鸟类的消化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对绿尾虹雉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绿尾虹雉的舌呈长三角形,尖端尖细,基舌骨后为一对分叉的角舌骨,其粘膜上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角质栉状突;嗉囊宽大,腺胃粘膜乳突短而宽,有75—90枚,肌胃发达;肠道长为体长的3.46倍,小肠较发达,长1920mm,占肠道总长的71.70%.盲肠发达,长645mm,占肠道总长的24.09%,并与鸡形目雉科中的藏雪鸡、雉鸡、家鸡,及松鸡科3种鸟类的消化系统作比较.  相似文献   

16.
3只红腹锦鸡食管和大肠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组织学方法对 3只红腹锦鸡 (Chroysolophuspictus)食管和大肠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 ,结果显示 :红腹锦鸡食管和大肠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4层结构组成 .食管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突入腔内形成几条纵行皱襞 ,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膜内有较发达的食管腺 ,粘膜肌为纵行排列的平滑肌 ,粘膜下层相对较薄 ,肌层由内环和外纵行平滑肌组成 .大肠由盲肠和直肠组成 .盲肠的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成环状皱襞 ,直肠则无皱襞结构 .从盲肠到直肠 ,绒毛逐渐变得宽短和稀疏 ,未见中央乳糜管 ,肠腺逐渐减小 ,上皮和腺体的细胞之间杯状细胞渐少 ,粘膜下层逐渐不明显 ,淋巴组织由发达到不发达 ,盲肠的粘膜下层的淋巴集结见有生发中心 .将观察结果与其它鸟类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赤腹松鼠消化道各部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赤腹松鼠消化道由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等器官组成.除口咽腔外,消化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各部主要区别在于黏膜层:口腔、咽和食道的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胃、肠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食道黏膜肌层较厚,而胃、小肠、盲肠和结肠的黏膜肌层则很薄.管壁皱襞的形态、腺体的分布情况、肌层的相对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也存在差异.此外,未观察到舌表面的味蕾和食道中的食管腺.研究表明赤腹松鼠消化道结构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8.
七彩山鸡胃肠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三只120日龄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as)的胃肠道结构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七彩山鸡胃肠管的黏膜层、肌层和管状消化腺发达,整个消化管黏膜固有层中都有淋巴组织存在。腺胃内有较多的单管状腺和复管状腺,肌胃肌层发达。小肠黏膜层最厚,绒毛致密且有分支,绒毛轴中心未见中央乳糜管,固有膜中单管肠腺丰富,黏膜下层缺如或很薄。大肠管壁具四层结构,有环状皱襞,皱襞上绒毛宽短稀疏,黏膜上皮中杯状细胞增多。将观察结果与其它鸟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板活性电泳,分析了2种菊头蝠的心脏、肝脏、肾脏、胸肌、肺、胃、小肠、舌8种组织的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3种同工酶的活性和分布.结果表明:2种菊头蝠8种组织的3种同工酶存在差异,其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与器官或组织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3只红腹锦鸡小肠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用组织学方法对 3只红腹锦鸡的小肠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 :红腹锦鸡的小肠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等 4层结构组成 .其环状皱襞明显 ,粘膜层较其它各层厚 ,从十二指肠到回肠 ,肠绒毛由细长密集逐渐变得宽短稀疏 ,肠绒毛中存在明显的平滑肌束 ,但未见中央乳糜管 ;固有膜中有发达的腺体 ;粘膜肌层由一层纵行平滑肌组成 ;粘膜下层由十二指肠缺无到回肠得变明显出现 ;肌层由内环肌和外纵肌组成 .另外 ,将红腹锦鸡与其它鸟类小肠壁的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