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梁的受力模型,结合燕子垭岩石高边坡的现场实际,分析顺层岩石高边坡的破坏机理。指出岩体的自重和静水压力是致使岩石高边坡发生弯曲破坏的主要因素,风化和蠕变的发展减小了岩体强度和岩层的粘接力,促进了岩体边坡的破坏,是使岩体高边坡发生弯曲破坏的次要因素。根据论文分析,提出了对该类边坡做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和安设灌浆锚杆、预应力锚索的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2.
皖南某高速公路四号边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某高速路高边坡地质条件复杂,从坡中部至坡顶处均出现明显的倾倒变形迹象,并在边坡左侧发生过垮塌.通过对该边坡的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和边坡开挖等因素的分析研究,阐述了其变形机理,揭示了其弯曲-倾倒和滑移复合的变形破坏模式.这一变形机理的产生是由于原始地形较陡和坡体强烈卸荷,在开挖的触发下引起上部陡倾岩体向坡外弯曲变形,沿顺坡向结构面滑移拉裂.采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这类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验证上述的破坏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3.
节理化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理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稳定性分析对公路高边坡的加固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地质调查数据,运用常用的边坡岩体结构分析法和赤平投影方法,对广东某省道公路一处曾发生滑坡、崩塌破坏的节理化岩石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确定:该段边坡存在继续崩塌破坏或平面破坏的可能,原开挖支护设计难以维持边坡的稳定,进而提出了系统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4.
牟珠洞滑坡是困扰重庆至北海高速公路运营的一大安全隐患,牟珠洞滑坡为顺层溃屈滑坡,曾出现多次滑坡,几经整治,但仍未根治。为了确保再次整治取得良好效果,结合能量耗散机理,采用板裂介质力学计算模型,确定了顺层滑坡发生弯曲破坏的力学判据,并对该滑坡进行应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岩体破坏的具体形式为岩梁弯曲折断,其中复杂的地质构造及较发育的地下水是产生该滑坡的主要因素;此外,边坡浅层岩体风化导致岩体强度降低,边坡岩体出现蠕变性也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边坡发生破坏失稳是一种复杂的地质灾害过程,由于边坡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组成边坡岩石物质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来分析其稳定状态。本文运用Bishop和Janbu极限平衡方法,结合某实际工程,在岩体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基础上,通过分析高边坡加固前后两种方法的不同结果,结果表明:该高边坡在加固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加固后其稳定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对比,Bishop法得到的安全系数比Janbu法高。  相似文献   

6.
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是岩石力学发展中的创新思路.地壳表层岩体在气温下降环境中会产生收缩,产生向表部的拉力,这是一反向力流,谓之反应力.它是一种匿动力,是一种暗能,在边坡区,它与岩体重力组合成向地表的水平拉张合力,并可导致节理扩张,以致产生脆弹性破裂,发生规模不等的振动,派生向外顶冲的波子力,成为重要的反应力因素.高边坡区岩体,一般处于三维受压的应力状态,但当气温剧降时,边坡区应力环境,就变为二维受压,一维受拉的拉张圆状态,甚至产生拉裂剪切的脆断破裂与灾变.高边坡区的应力态势,因气温规律性变迁与骤变,使反应力作用,呈现大、小、有、无的往复变化,所以高边坡区岩体的岩石力学特性和水力学特性,处于缓慢的累进破坏与不断劣化的衰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顺层岩质边坡变形机制分析与治理效果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双大路顺层边坡为例,通过对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和变形监测,在对边坡的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离散元(UDEC)数值模拟,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了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监测结果表明,边坡处于顺层滑移弯曲的最后阶段,边坡表层岩体沿层面发生滑移弯曲变形,在层状岩体弯曲产生的推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破坏,并形成贯通的...  相似文献   

8.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颗粒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颗粒流程序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并考虑岩体结构面参数(岩层倾角、层厚及层理剪切强度)对其变形破坏机制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边坡岩层的主要变形破坏方式为弯曲变形、折断破坏,变形首先发生在坡顶,而破坏是从坡脚开始,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具有明显的悬臂梁特征;岩层倾角对反倾岩质边坡整体性失稳破坏方式有较大影响,随着岩层倾角的增大,边坡后期整体性破坏方式由滑移型逐渐过渡为倾倒型破坏,坡体内部岩体出现变形及破裂损伤的深度也逐渐增加;随着岩层厚度增加,坡脚岩体抗折断能力增强,破坏方式由折断破坏向剪切破坏发展,边坡后期的整体性破坏方式也由滑移型向倾倒型过渡;岩层层面剪切强度是影响边坡变形的重要因素,层面剪切强度越小,边坡发生弯曲变形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巴东组泥灰岩工程性质较差,分布在此地层中的泥灰岩高边坡稳定性引人关注.结合泥灰岩的工程地质特性,建立了巴东组泥灰岩顺层缓倾岩体工程地质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岩性组合特征与结构面特征,分析了其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滑移或者滑移压致拉裂模式.最后,基于UDEC对巴东白岩沟高边坡进行了变形演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白岩沟高边坡变形破坏经过了2阶段:坡脚开挖使切坡产生了蠕变,而降雨使得边坡稳定性态发生突变,发生滑移破坏,这给此类型高边坡的治理一个启示,做好边坡地表防水、地表与地下排水,对边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以黄河上游拟建的茨哈峡水电站坝后泄水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其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泄水边坡中上部发生卸荷拉裂破坏;坡体中部发生蠕动变形,表现为平硐内岩体的弯曲倾倒;坡体下部为弱风化岩体,有缓倾节理面发育。该边坡变形破坏机制为顺向层状边坡在自身重力作用、河流的下切作用、上覆岩体的崩塌、坡积物沿坡面的下滑力以及降雨作用下,产生向外的弯曲变形,随着外力作用的继续,岩体弯曲变形向深部和下部发展,坡体表层岩体发生倾倒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1.
发生弯曲倾倒的边坡一般存在一组优势的陡倾不连续面,岩层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向临空面弯曲变形,表现出明显的柔性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建立了相应的离散元计算模型,模拟了边坡弯曲倾倒的渐进失稳过程,系统剖析了岩体弯曲倾倒的力学机制和破坏特征。结果显示,塑性区贯通是边坡弯曲倾倒失稳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悬臂岩柱在弯折过程中其内部应力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进一步探讨了关键力学参数对倾倒破坏面的影响规律,具体表现为破坏面倾角随节理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而节理黏聚力和岩体抗拉强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倾倒边坡的分析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层状反倾岩石边坡的破坏模式以倾倒折断破坏为主,目前在进行边坡设计和稳定性评价时,一般依据各向同性介质理论,采用极限应力法确定近似圆弧滑面,作为边坡稳定性计算和设计参数选择的依据,这种计算方法用于层状反倾岩石边坡显然是不合适的。本文建立叠合悬臂梁计算模型,来对层状反倾边坡进行分析,得出了增大反倾岩层层面之间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以及增大层状岩体的层厚,均可增大反倾边坡的稳定性的结论,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进行初步计算,给出了初步估算反倾边坡发生倾倒折断破坏的方法,从而为定量的分析层状反倾边坡的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考虑了岩体边坡滑动破坏的渐进特点,并将岩体的强度参数作为随机变量,研究了单块岩石稳定性的概率分析方法及考虑岩块间相互作用时岩体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可靠度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研究了岩体强度参数的离散性对边坡稳定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破坏概率与破坏转移概率密切相关,岩块间的相互作用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柳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1):252-255,261
影响高边坡岩体安全稳定性的因素较多。为了更好地研究影响边坡稳定因素的敏感性,从边坡安全监控分析的角度对岩体边坡外观测点水平位移,进行了影响因素聚类分析。应用Clementine软件对岩体边坡外观测点水平位移进行了影响因素关联挖掘。以开挖、降雨、时效和支护作为边坡岩体的荷载集,以边坡岩体外观测点水平位移作为响应集,得出对岩体水平位移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监测时间、坡表开挖强度、硐室开挖强度、降雨强度、锚杆支护强度和锚索支护强度的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在控制边坡岩体变形时抓住主要矛盾,为监测分析和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岩体由岩石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结构面强度模型对岩体稳定性分析起着决定性影响。本文详细探讨了Barton-Bandis准则在岩体结构破坏模式判断中的应用。首先,推导了当结构面服从Barton-Bandis准则时,结构面屈服时倾角的取值范围,提出了结构面屈服的判据,并采用数值模拟法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基于理论推导的结果,并假定岩石服从Mohr-Coulomb准则,提出了一种岩体结构破坏模式的快速识别方法,将岩体结构破坏分为“不发生破坏”、“沿结构面发生破坏”、“沿岩石发生破坏”和“同时沿岩石和结构面发生破坏”四种模式,并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正确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工程实践的岩体结构破坏识别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徽杭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实地调查与评估,查清了沿线高边坡的地质条件,并且分析了各类边坡失稳模式。同时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确定岩石高边坡的稳定状况,由此对沿线高边坡的变形与失稳状况做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价,预测和分析高边坡的变形与失稳破坏,对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地区天马山采石深坑岩质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围绕岩质高边坡工程中的动力抗滑稳定性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影响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地质构造、场地工程条件等内在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动力分析法对高边坡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地震荷载作用下,影响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地震荷载与岩质高边坡失稳破坏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动力有限元法与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动力抗滑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水平推力对深坑酒店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边坡顶部岩体存在向坑内整体倾覆的危险;边坡动力失稳及动力安全系数的确立可采用位移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与岩体的耦合作用及其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许多滑坡事故中 ,水的作用往往是最关键因素 .基于此 ,作者将水与岩体的耦合作用及其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 .岩体从结构上分为结构体和结构面 .此文首先分析了水对结构体强度的影响 ,并分析了水与硬性非贯通分布结构面的耦合作用及其对岩石边坡滑移的影响 .此外还分析了水对贯通软弱结构面强度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 ,又从系统学的角度分析了雨水和地下水 (含地表水 )与高边坡稳定性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9.
蔡汉成  王群敏  刘锟 《甘肃科技》2013,29(5):31-32,44
汶川地震触发的大量岩质滑坡表明,坡顶岩体发生拉裂破坏,下部岩体发生剪切破坏。利用FLAC2D6.0的动力学模块对某岩质边坡在动荷载下的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岩质边坡、坡顶附近岩体发生的是以结构面的拉张破坏为主的破坏,坡体下部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反倾软硬互层边坡集合了软岩和硬岩两种岩性特征,对其变形破坏过程和成因机制研究尚未十分明确.采用不连续体理论,利用离散元软件UDEC,通过室内外试验得到模拟所需参数,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研究影响软硬互层边坡倾倒变形的因素和成因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坡脚和岩层倾角在60°~70°范围内发生倾倒变形的可能性大,且边坡坡脚和岩层倾角之和大于120°为发生倾倒变形的一个重要条件;互层岩体层厚和岩体性质决定了倾倒变形的类型;软硬互层边坡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始变形阶段;软岩弯曲、硬岩折断变形阶段;拉张剪切面贯通阶段;破坏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