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陶羿  李明  朱建青 《科技资讯》2006,(25):173-174
配送中心选址在军事物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军事物流自身的特点,建立了时间优先的单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时间优先的多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和成本优先的多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三种模型,对于前两种模型采用了分步骤迭代的优化解法,而对于第三种模型采用了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优化求解,这些对军事物流理论的研究都必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影响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物流绩效指标,建立了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并选取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EIQ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宏观角度出发,分析配送中心物流特性,规划配送中心高效的物流系统。本文以两张表格数据为例,简述EIQ分析的内容,找出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的特点,进行配送中心存储、拣选等基础规划决策。  相似文献   

4.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好坏关系着能否有效节省费用,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与配合,保证物流系统的平衡发展。因此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对工作效率及物流控制水平会产生很大影响。正是基于物流配送中心及其位置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建立一系列选址的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配送中心重心法选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设计配送中心时 ,合理的配送中心选址可以大大降低其运营成本 .本文对单一配送中心选址中常用的重心法进行了分析 ,认为重心法选址存在着错误 ,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  相似文献   

6.
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应用于物流配送的优势、三层C/S结构特点之后,提出了三层结构下的GIS物流配送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系统除提供经营配送中心所需要的一般信息,如库存信息、供货厂家信息、需求用户信息外,还提供建立配送中心过程中的配送中心选址优化以及运营过程中的运输路线优化等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规划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点,将GIS所提供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及数字图形环境等功能与城市物流配送系统规划有机结合,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总体结构,并据此改进了传统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规划步骤。对于在配送中心数目优化中规模大小难以确定这一难题,提出了基于克理斯塔勒(Christaller W)六边形法则划分区域的方法,结合配送车辆经济配送半径,有效解决了配送中心数目的确定问题。同时建立了配送中心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并提出采用交替选址划分法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求解,为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规划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是否合理,对物流配送中心功能的发挥和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配送中心建设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本文介绍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对影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流程及评价方法,并以成都枢纽内多个货运站的规划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夏信虎 《科技信息》2007,(1):126-126
随着物流热的逐渐升温,城市物流配送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都开始兴建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建设是配送中心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了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作用和结构,并给出了信息系统设计的模块。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来源",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配送中心在现代物流活动中不仅起到货物集散、存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充当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等重要角色.配送中心的研究内容包括选址、布局、运行等,其中配送中心选址是首要问题.它决定了配送中心的建设成本,运行方式.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技能项目中,配送中心选址也是一个关键技能.本论文通过对配送中心选址及相关问题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武汉市主要夜间经济载体空间位置,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模式、空间集聚区三个方面揭示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1)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不均衡,汉口、武昌、汉阳分别形成大面积片状分布、“L”型带状分布、点轴分布形态.2)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均为集聚分布模式,总体集聚程度较高,各类型夜间经济载体集聚程度差异明显.3)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集聚于主要商圈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商圈周边形成6个主要集聚区,区域性商业中心形成多个小规模集聚点.  相似文献   

12.
以1955-2007年海河流域降雨资料为基础,结合暴雨时的天气系统,利用GIS技术和统计方法分析了海河流域汛期暴雨落区及时程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区域性或流域性暴雨中心位于滦河水系最多,永定河水系暴雨中心最少,且多伴随暴雨遭遇,又以相邻流域间暴雨遭遇为主;气旋是引起海河流域区域性暴雨或流域性暴雨最多的一种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对各水系间及流域内的暴雨遭遇没有明显影响;次暴雨过程以前、中期型为主,切变线、高空槽、蒙古气旋、东北气旋、黄河气旋天气系统的暴雨均是前期型最多,台风和江淮气旋天气系统的暴雨为中期型最多.  相似文献   

13.
自上海成立中国大陆第一个旅游集散中心以来,旅游集散中心在全国各大城市、景区(点)推广开来。一直以来,旅游集散中心的研究集中在其发展过程、运行模式、现存问题等方面,对旅游集散中心的类型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欠深入。而实际上,旅游集散中心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在散客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散客旅游市场不断成熟的发展趋势下,旅游集散中心将朝规模化、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和联盟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B2C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中心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规模的基础上,结合B2C电子商务企业顾客需求的特点, 利用分级聚类法模糊估计各个顾客的单位商品配送运输费用,建立了B2C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属于混合0-1的模糊非线性规划模型,且具有NP难性质.为求解上述模型,首先将其进行清晰化转换,然后采用嵌入表上作业法的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集成化物流中的定位-配给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Baumol Wolfe提出的传统的0 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为基础,建立一类更接近物流配送实际的定位 配给模型·在已确定每个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内,根据客户群的总需求量接近或等于单车容量的整数倍为原则,提出将不同客户需求量引入最小包络法进行混合法选址的启发式算法·最小包络法即以一个配送中心为基点,分别与其他配送中心用直线连接,作这些直线的垂直平分线,以每个配送中心的内点的垂直平分线的最小包络,作为此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该方法既考虑到不同客户之间的相对距离,又考虑到不同客户需求量,此模型有助于解决实际的定位 配给问题·计算机仿真实例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包括广义极值分布、威布尔分布、广义逻辑斯特分布和皮尔逊3型分布在内的4种三参数概率分布模式推算广东省85个气象站历年日最大降水不同重现水平的分位数。主要结果如下:1)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极端降水概率分布模式;2)广东极端降水以珠江三角洲和沿海较为突出。其中,清远、汕尾、阳江为广东三大极端降水中心区;3)采用4种概率分布模式推算的极端降水重现水平差别很大。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的配送中心选址优化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如何在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配送中心选址的优化决策,从供应链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析了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由公共设施、经营环境、交通运输、宏观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等五方面指标所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此给出了一种使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有机结合的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所给出方法的应用步骤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国际人口迁移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表示人口迁移规模,划分人口迁移中心;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对世界各国的人口迁移、迁出规模进行空间可视化,发现空间规律。结果:(1)国际人口迁移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发达国家和传统移民国家为主要迁入区,亚太地区为主要人口迁出区;(2)按照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强弱可将吸引中心分为3类:强势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gt;10)、次级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为5~10)和弱势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为1~5);(3)发达国家和石油生产国为主要的人口吸引中心,人口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人口迁出中心;(4)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差距、世界政治环境以及迁移政策都会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特征。结论:国际人口迁移中迁入地与迁出地表现不同的规模特征与空间特征,影响迁入、迁出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行政区划中的地区为最小空间单元,利用2015年中国343个地区逐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分析了中国空气污染的空间格局,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评价了驱动因素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①中国的空气污染具有"双中心"的空间集聚特征,分别存在华北区和西北区两个高值中心与华南区和东北区两个低值中心.②影响我国AQI分布的自然因素比较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影响我国AQI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可分为人口、工业、生活消费和环境维护4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四川盆地石炭系天然气成藏经历了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保气中心)交迁的观点,对石炭系天然气成藏过程重新恢复与梳理.其中,志留系烃源岩因各地进入生烃门限时间不同,使得其在空间上表现为多个生烃中心持续供烃.志留系排出的液态烃进入石炭系开江古隆起区域后,聚集形成大型构造-岩性古油藏.后经深埋,古油藏高温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