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是与文献数字化与网络传播关系最为密切的版权法律和法规。分析了在这3个法律、法规框架下文献数字化与网络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解决科技图书网络传播权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传播权:版权保护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的《著作权法》已不能适应“著作权”所面临的新挑战。2001年我国修订的《著作权法》,新增加了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本文旨在探讨信息网络传播权中的版权使用及其限制问题,以丰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认识,完善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制。  相似文献   

3.
本刊声明     
正1、本刊对发表的文章拥有出版电子版、网络版版权,并拥有与其他网站交换信息的权利。2、本刊文章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3、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  相似文献   

4.
阐述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主体、内容和限制等。认为版权最主要的保护方式就是赋予权利人控制作品传播方式的专有权。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版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网络带来的冲击,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推出应对措施,我国也在著作权法中规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以确保版权在网络空间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张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也产生了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新矛盾,要求立法作出变革。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界限扩张的表现,其内容包括数字化权能、上载权能、传输权能和下载权能。信息网络传播权同其他著作权一样应当受到适当限制以平衡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合理确定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权利界限方面存在立法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5月1日,《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施行,《条例》要求“网络论坛实行实名制”,并且“严禁恶意评论”,同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条例》引起了国内多个主流网站网民的强烈反应。笔者在《新华网讨坛》看到,至5月4日8:00点,回复已达499篇,点击率已达13347人次。  相似文献   

7.
浅谈信息网络传播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著作权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应运而生。在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同时,又如何能让公众享受到高科技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依据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制定应基于保护和限制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新的著作财产权,2006年5月18日我国又公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立法保护,但是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尤其是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民事和刑事法律方面的相关规定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规定,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规定,指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理使用权的缺失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个人学术网站:理想之花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创办主体的不同,学术网站可分为机构学术网站和个人学术网站。中文数字化学术资源的贫瘠,为个人学术网站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网络世界版权费用的低廉(互联网一直普遍盛行非法转载的"潜规则",绝大部分的网络媒体转载他人作品但并不付费,享受"免费的午餐"。  相似文献   

11.
兰天键 《科技信息》2012,(30):259-259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的免责条款实际上免除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事前审查义务,导致著作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实际的保护。本文分析了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事前审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未进行事前审查属于间接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一个"网络版权"的新时代,以网络为载体的作品传播及网络版权问题不断涌现——何为网络作品,谁拥有数字空间内传输的内容,版权人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作品之传播,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网络版权等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声明     
正1.本刊对发表的文章拥有出版电子版、网络版版权,并拥有与其他网站交换信息的权利。2.本刊文章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3.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4.本刊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按本刊与作者的约定处理。5.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即版权,但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著作权”指作者的权利.“版权”指出版者的权利,以致有报刊社认为“版权所有”,常在其出版物上登载“未经本社许可,不得转载”之类的声明,剥夺了作者应有的权利,影响了作品的传播面,因此,准确理解“著作权即版权”对普及著作权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有关版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保护作者的权益,特声明:本刊已授权相关文摘期刊、电子杂志社及其系列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版权使用费(稿酬)已在发表论文相关费用中抵扣,不再另行发放稿酬及版权费。如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有关版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保护作者的权益,特声明:本刊已授权相关文摘期刊、电子杂志社及其系列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版权使用费(稿酬)已在发表论文相关费用中抵扣,不再另行发放稿酬及版权费。如作者不同意本刊上述声明,请在来稿时向本刊说明。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可避免地涉及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保护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方面主要涉及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复制权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分析我国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成立版权集体管理机构、传统版权交易、实行"法定许可使用"、扩大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使用者发布要约、授权要约等6种方式来保护作者的版权权益。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图像产品易于被复制并通过网络传播,这给保护其知识产权带来困难,目前用于保护网络环境下这些产品版权的方法是数字水印技术。本文提出了建立数字专利认证中心来认证保护数字版权,并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为数字版权保护提供有益的探讨。并就此讨论了一个保护隐私和版权的视频图像交易方案。  相似文献   

19.
版权保护是版权产业的生命线.网络出版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现有的版权保护体系构成很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网络作品的宽泛化,其外延难以准确界定;网络作者的大众化,其身份不易确定;打击网络盗版和侵权的技术化、复杂化,增加了权利人的维权成本.为提高网络版权保护的效率,我们首先应该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运用网络版权管理技术,防止网络版权受到侵犯;其次,推进版权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的网络版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网络版权公共管理水平,为权利人提供便利的网络版权交易和保护平台;最后,完善网络版权立法和提高执法司法能力,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20.
视频分享网站在丰富人们娱乐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很多的负面问题,版权侵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在通过立法保护版权人合法利益的同时应兼顾促进视频分享网站的健康发展。同时,视频分享网站也应当承担合理的注意义务以避免版权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