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对本组救治的106例与前期救治的10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死亡原因进行对比分析及总结。本组106例患者,死亡率为62.3%,较对照组降低了5.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早诊快治,及时清除颅内血肿,解除脑疝,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颅内压,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104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1995—11~2003—10收治的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中治愈及好转714例(68.1%),重残95例(5.6%),死亡276例(26.3%).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430例病人加用尼莫地平和130例加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治愈及好转444例(79.3%),重残10例(1.8%),死亡106例(18.9%).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发生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报告59例特重型和重型颅脑损伤用复方丹参治疗,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丹参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分析了复方丹参的作用机制,说明丹参是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药物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通过鼻-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于伤后24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30例,按传统的方法于伤后72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与营养有关的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率、ICU病死率、存活率及住ICU时间。结果 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26.6%,对照组23.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ICU病死率、存活率及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控制体温与常温治疗7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7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控温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期间监测颅内压,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后3月内根据C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控温组愈后良好18例(50%),常温组愈后良好7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组颅内压下降程度优于常温组(P〈0.05)。结论控制体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提高恢复良好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统计6年来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6例,占同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1例)的17.5%。手术治疗55例,保守治疗31例,死亡率分别为38.2%和38.7%,与同期35-60岁同类型病人86例比较,老年组合并伤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急取在脑疝前期开颅,充分脑减压,早期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老年人急性重型脑损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损伤程度越趋严重。其特点是伤情急、病情重、变化快,是引起病残甚至残废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自1989—1993年收治的67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58例,女9例,年龄3月H3岁,其中20edo岁49人。平均年龄29二6岁。2、分类与伤因:受伤至入院1小时34例,led小时21例,6小时以上12例。3、损伤情况:脑挫裂伤43例,同时有脑干损伤8例,下丘脑损伤1例。颅内血肿24例,其中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7例,脑内血肿6例。GCS昏迷分级3ed分(特重型)43例,6e…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中脑静脉窦损伤的简单、有效、适用于基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993年3月~2005年1月我科行中西医治疗的23例脑静脉窦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治愈21例,救治成功率91.3%,2例死亡,死亡率8.7%。结论云南白药结合EC胶治疗脑静脉窦损伤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中脑静脉窦损伤的简单、有效、适用于基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993年3月~2005年1月我科行中西医治疗的23例脑静脉窦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治愈21例,救治成功率91.3%,2例死亡,死亡率8.7%.结论云南白药结合EC胶治疗脑静脉窦损伤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中脑静脉窦损伤的简单、有效、适用于基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993年3月~2005年1月我科行中西医治疗的23例脑静脉窦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治愈21例,救治成功率91.3%,2例死亡,死亡率8.7%.结论云南白药结合EC胶治疗脑静脉窦损伤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1249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及效果.方法:对GCS3-8分病人施内外减压手术,并常规治疗加用亚低温冬眠治疗.结果:治愈及好转为67.01%,重残8.4%,死亡24.4%.结论:124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施内外减压术及亚低温冬眠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2.
李栋  陈世荣 《甘肃科技》2011,27(11):162-163,161
报告牧区摩托车致颅脑损伤的受伤特点和救治体会。回顾性分析总结,甘南州人民医院2005~2010年216例摩托车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救治资料。存活199例,根据GOS分级,恢复良好148例,中残29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7例。开放性损伤45%,闭合性损伤55%。63%合并全身多部位损伤。在重视院前急救的同时应根据摩托车致伤特点,充分分析和正确判断损伤程度,在CT动态观察下决定治疗方法,并正确合理处理合并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慢性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CT或MRI复查示脑室缩小32例(84.2%),临床症状缓解29例(76.3%),无明显缓解9例(23.7%).术后随访3月~2年,恢复良好23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慢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斑蝥中毒的,临床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急性斑蝥中毒6例的,临床资料及查阅相关文献。结果斑蝥中毒引起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经综合救治,本组患者均获治愈。结论以保护多器官功能为主的综合性救治措施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结论:做好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历年来重度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96例中,117例恢复良好;轻残19例;重残1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43例。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22例,均于伤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26例,应用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等药物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亚低温疗法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是安全有效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可降低死亡率,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治疗效果.方法:对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在临床用药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病人不同程度症状改善.结论:重症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颅脑闭合性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出血等病,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在临床观察中此类病人病情变化快,来势凶猛,如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急肩入生命。我科自1990年1月H992年6月,收治颅脑闭合性损伤病员18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83例,男性112例,女性71例;最小老3岁,最大老朋岁,平均年龄35.5岁,损伤种类:脑组织挫裂伤2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流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3例;脑干损伤9例,头皮血肿52例;脑震荡44例;其它4例;手术90例;抢救成功180例;死亡3例。二、观察R护理1、意识状态的观察:由于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降温和复温的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结果:30例病人中,治愈22例,好转6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亚低温治疗中若时间过长或温度过低(直肠温度≤30℃)时会对机体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对常见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防护,可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