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吉州龙泉县(今遂川县)萧氏家族是北宋中期以来崛起一个科举家族,其家族科举兴盛,家族人物也有通医理者,所谓尚医士人也,并且家族人物关涉北宋晚期政治甚深。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的缺失,使得其家族被长期湮没,只有零星记载在国史中。萧氏祖居地江西吉安遂川县雩田上洲出土多方其家族墓志铭,保存至今有《萧世范墓志铭》《萧拱辰墓志铭》。笔者在前往雩田上洲调查时,在友人协助下又获得《民国十年辛酉遂川上洲萧氏十二修族谱》,该族谱保存有清嘉庆时期重修祖墓而留下的《萧世京夫妇墓志铭》《萧世范夫妇墓志铭》,以及部分北宋人物传记,对于重构北宋龙泉萧氏家族及其研究大有裨益。文章利用《续资治通鉴长编》、各类地方志、族谱、墓志铭来重构北宋龙泉萧氏家族及探讨各类材料对于家族研究的长处与限制。  相似文献   

2.
信任、经理人激励与家族企业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治理是解决"家族主义困境"的重要方式.它通过使家族提供的包含信任信息的工作条件符合经理人预期的形式来激励经理人.家族根据对经理人的信任水平来调整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同的激励机制反映为不同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来自对沪市家族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采用要素使用权契约激励机制的治理模式是最有效率的.在相似的要素使用权契约水平下,家族控制要比家族大规模放权要更有效率,这说明我国家族企业的信任治理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3.
家族是中国封建政权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在新时期出现的家族活动显然不利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迸程,全文对家族活动出现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以及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村庄家族派系正在由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向具有利益性质的现代家族派系演进;精英主导、利益驱动、文化支撑成为现代家族派系的时代表征;现代家族派系的演进行为深刻地影响着乡村的民主推进、道德重构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5.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的重要坐标。《神圣家族》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共同撰写《神圣家族》,即追问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神圣家族》时思想为什么能达成一致。深入考察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为二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动力,而对人民的同情与尊重则始终是二人思想发展的根本指引。  相似文献   

6.
拟南芥、水稻和杨树ACTIN家族全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定了覆盖拟南芥、水稻和杨树3种模式植物全基因组的20个拟南芥、18个水稻、22个杨树ACTIN蛋白基因,对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基因复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系统进化分析基础上,将ACTIN基因家族分为12个亚家族,有助于揭示植物ACTIN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为后续ACTIN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线索,对研究植物ACTIN基因家族功能和进化上的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锰是生命有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体内的许多生物过程.因此,对植物体内锰营养代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已获得了一些锰的转运体及相关调节蛋白,如SMF家族、Nramp家族、SitABCD、CAX2、ATX2、MNR和BSD2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荆棘鸟》中克利里家族两代母亲——菲与梅吉,同其他家庭成员建构的动态的母子、母女关系:驾驭、服从抑或复制,展示劳动分工中受压抑的母亲在后代身上再生这一压抑状态及其最后终止的过程,诠释父权制家族三代子女不同性别身份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据即墨《王氏族谱》记载,王邦直是即墨土著人,是汉代名臣琅琊皋虞王吉的后裔。《王氏族谱》中记载王邦直的先祖王伯举曾官至广东按察使,王邦直的爷爷王佐考中了举人并当过忻州学正,王邦直的父亲王镐也当过临县教谕,且王邦直嫡祖王载、王璧、王振都跟官宦联姻,由此可见王邦直家族一直是个仕宦家庭。王邦直家族主要有四个聚居地,长支主要居住在王乾(今王圈)和索哥庄(今索戈庄),王邦直所在的五支主要居住在王乾、即墨城和小庄。王邦直家族的墓地主要分布于王乾、索哥庄、即墨城和小庄,但王邦直和他父亲、儿子、孙子、长曾孙的墓地是在水磨河(今墨水河)南崖。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的"辽东丁"家族,地位显赫,喜欢神术,党锢之祸中部分迁居豫章,活动于赣西北的丁令威、丁义都是这个家族的著名方士,见于湘潭丁氏家谱、万载丁氏家谱的记载.这一研究进一步表明《搜神后记》中的丁令威并不是一个虚构人物.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PEBP)分为3个亚家族,其中BFT属于TFL1亚家族成员,在维持植物分生组织的无限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BFT1家族成员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克隆Gh BFT1基因,开展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初步探索Gh BFT1基因在棉花中可能的功能。通过RTPCR的方法从新陆早33中克隆了一个Gh BFT1同源基因,ORF长度为525 bp,推测编码174个氨基酸,包含TFL1亚家族蛋白保守氨基酸位点His88/Asp144,同源建模分析表明Gh BFT1蛋白三维结构与TFL1家族蛋白的结构非常相似,进化树分析表明Gh BFT1基因与番木瓜、榴莲、哥伦比亚锦葵、可可等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表明Gh BFT1基因在棉花根、雄蕊、开花当天和开花后1天的胚珠中表达量较高。构建融合表达载体35S∶Gh BFT1-GFP,转化至农杆菌GV3101,然后转化本氏烟草叶片中,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烟草叶表皮细胞,发现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强烈的绿色荧光信号,表明Gh BFT1是细胞质和细胞核定位的蛋白。本研究对棉花家族基因做了一定的功能探索,为将来深入研究棉花BFT1基因在棉花生长发育和开花转变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宋代民间丧葬、祭祀礼仪与基层社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制是制度化的伦理,扮演着社会控制的角色。丧葬与祭祀礼是形形色色的礼制规范中最重要的环节,宋代政府规范民间丧葬与祭祀礼仪,明确丧葬礼仪等级规定,以此确立民间精英及大家族的地方权力场域,形成地方社会整合的核心权力,而宋代民间大家族则通过家族墓祭与祠祭礼,团结家族成员,建构族长权力,加强对宗族成员控制。  相似文献   

13.
天然产物gliovirin家族是属于真菌次级代谢产物epipolythiodiketopiperazines (ETPs)中的一类特殊生物碱,除了特征性的α-,β-硫代二酮哌嗪桥环外,还包含一个高度官能团化的cis-1,2-恶嗪十氢萘并环.至今为止,该家族已有30余个结构被分离报道,大多具有重要的抗菌活性.其新颖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生理活性,吸引了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关注.介绍了该家族天然产物的分离鉴定、生理活性、初步的生理活性作用机制研究和生源关系,并对已知的全合成和1,2-恶嗪十氢萘骨架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玉林一黄氏客家家族村落家族传说的剖析,考察家族传说背后的文化意义。分析表明:客家家族传说在日常民俗生活中发挥着强化家族内部的血缘观念和集体记忆的作用;家族传说折射出中国上下层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家族传说的传承,家族精英发挥了传承、阐释家族历史和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安利被认为是两个家族的事业。在《福布斯》杂志2004年全美最大100家私人企业排名中,安利名列第19位。  相似文献   

16.
河内向氏家族在宋代是一个名门望族,振兴家族的灵魂人物是向敏中。在向氏家族的中衰时期,向皇后的出现使得家族再次荣显。靖康之变后,向氏家族愈益衰败,最后从名门望族的行列退出。河内向氏家族的兴盛和衰落都与时代背景、国家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家族的概念及其特征、穆斯林家族社会组织的特点、穆斯林家族社会的信仰、穆斯林的习俗对家族的制度和维护,并就中国家族文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祠堂是家族的中心和家族文化的载体,它践行着家族文化的教育与传承的重要使命。博白县客家的家族文化氛围特别浓厚,本文以其为例,论述博白客家祠堂文化及其教育与传承的方式。家族祠堂文化对可塑性极强的儿童的影响方式有环境熏陶、榜样示范以及教育期望等等,即论述家族祠堂文化的教育与传承,需要家族充分利用祠堂这个载体进行家族教育,以实现祠堂教育功能最大化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家族小说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所叙故事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其情节母题包括"家族与性"两个方面,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意蕴包括本事意蕴与深层意蕴两个方面.家族小说文化特征主要是"怀旧"的精神文化特征,其审美特征主要是挽歌特征.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张伟先后推出了两部长篇小说:《柏慧》和《家族》,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这两部小说的内在联系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从故事和人物分析;还是做主题学和技术层面研究,都看得出二者出于同一创作元胎,甚至可以说,两部书实为一部书。事情似乎是这样:张炜创作《家族》已数年之久,在接近完成之时,文艺界展开了“人文精神”讨论,这正是他在《家族》中要执意探讨的问题。他很想立即发表它,以对讨论中的否派意见做出回答。可他又太珍爱这部书了,不愿匆忙出手,于是就暂停《家族》的写作,抽出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赶写了《柏慧》并率先发表。因此,《柏慧》可看作张炜参加“人文精神”讨论的一个发言,是《家族》的副产品。派生物和先声,又是一个“急就章”。它的草率是显然的,它甚至不是一个自足的文本。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的评论把它们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