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方辰 《科技潮》2001,(10):35-35
8月28日,“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从圈养的野马中选出27匹精良的“野马”放出围栏,放归自然,以重建野马的野生种群。这些野马回归自然以后,能不能生存呢?人们对此非常担忧,话要从头说起。“普氏野马”的来历说起“野马”真让人心酸,因为这一珍稀物种是早在19世纪中叶已经是濒危物种了。最早的发现是由沙俄军官普热瓦尔斯基在我国新疆准格尔盆地发现并捕到标本,1881年由沙俄科学家波利亚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我们研究组成员一行前往新疆吉木萨尔县以西45公里的“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进行了普氏野马现状调查。自1986年我国先后从英国、德国、美国引进18匹普氏野马,并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吉木萨尔县境内建立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开始了野马的饲养繁殖和科研工作。截至目前,这里共繁殖野马234匹,已繁殖四代,繁殖成活率达80%以上。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广袤的戈壁荒漠中,世界上首批被放养的普氏野马开始了野外“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2010,(6):12-12
近日,甘肃省宣布组建一只650人的网评员队伍,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帖跟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他们被网民谑称为“五毛党”,指的是那些为政府说话的人,发一个帖得五毛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的一篇文章《驾驭网络这匹容易脱缰的野马》指出,网络论坛为民间舆论的发泄口,也是最难管理的口头舆论场,被称为“容易脱缰的野马”。  相似文献   

4.
迎归野马     
为了挽救稀世之宝-普氏野马,恢复其野生种群的特性和繁殖能力,我国林业部于去年八月分别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英国共引进11匹野马,运抵乌鲁木齐. 一普氏野马原产我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干旱荒漠草原地带,因此又称作准噶尔野马或蒙古野马.1879年俄国“探险家”普锡华尔斯基在新疆获得野马标本,1881年定名曰普氏马.  相似文献   

5.
普氏野马(E quus przew alskii)俗称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属于奇蹄目,马科,曾广布于欧亚大陆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随着牧业文明的兴起和扩展,野马栖息地逐渐丧失,人类过度捕杀和经济活动的干扰,迫使野马的分布区和种群数量锐减,最终于20世纪中叶在野外灭绝。现在的普氏野马是1  相似文献   

6.
马的进化及普氏野马的重发现(普氏野马及其家族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是以俄国军队中波兰籍军官普热瓦尔斯基名字命名的野马,又称蒙古野马、亚洲野马,曾经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的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普氏野马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动物纲、奇蹄目、马科、马属。与普氏野马同为马属动物的还有其它一些物种,即,山  相似文献   

7.
普氏野马野化进程中行为变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2002-2005年野马野放群和圈养群的行为对比观察,比较放归和圈养条件下的繁殖群,可以发现,野放后野马行为种类和某些行为发生频率及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青海野马泉地区正长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马泉地区1:5万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发现野马泉地区A型正长花岗岩与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产关系密切,文中试图通过对正长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在讨论正长花岗岩的成因基础上,通过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为确定野马泉地区与正长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时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普氏野马夏季水源地利用现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内放归的普氏野马夏季水源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夏季保护区内野马所能利用的水源有两种类型,一是地表径流形成的黄泥滩积水,二是浅层地下水形成的泉水。从2003-2005年我们共发现黄泥滩积水水源18处,泉水水源2处。黄泥滩水源被野马优先选择利用,水质优于泉水水源,但水量和积存时间年度变化大。泉水水源水量相对稳定,对野马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野马活动区内可利用的泉水水源过少,距离216国道较近,受人为活动的干扰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唯一的一例普氏野马头骨与亚洲野驴、斑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介绍了圈养与放归的普氏野马进行寄生虫驱虫和监测的状况,对寄生虫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寄生虫感染现状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陕西西安漓河南岸的马类化石。方法运用经典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法,包括地层分析,化石解剖,系统描述,形态对比等。结果化石埋藏于一级阶地下部砂砾石层中,其下颌支冠状突明显后倾,上颊齿马刺弱,下颊齿内谷呈宽阔的U形,外谷长,深入双叶颈内等特征与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一致;同时,它的下后附尖窄长,下前附尖尖窄等又与家马Equus caballus的某些特征类似。结论化石层的年龄为距今一万年左右,化石的主要特征与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一致,有些特征又与家马Equus caballus类似,定为似普氏野马Equus cf.przewalskii。  相似文献   

13.
为放归野马开辟安全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01年秋季实施普氏野马野化放归计划以来,迄今已逾6年。这期间野马遭遇了干旱、严冬、畜群干扰等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2007年8月至10月间相继发生的5匹野马被车撞死事件,是野马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普氏野马颊齿冠面的形态结构,并与亚洲野驴(9例)和斑马(3例)的牙齿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普氏野马在上颌第一颊齿的原尖上,在马刺及褶的数目等方面都具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陕西西安潏河南岸的马类化石.方法 运用经典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法,包括地层分析,化石解剖,系统描述,形态对比等.结果 化石埋藏于一级阶地下部砂砾石层中,其下颌支冠状突明显后倾,上颊齿马刺弱,下颊齿内谷呈宽阔的U形,外谷长,深入双叶颈内等特征与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一致;同时,它的下后附尖窄长,下前附尖尖窄等又与家马Equus caballus 的某些特征类似.结论 化石层的年龄为距今一万年左右,化石的主要特征与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 一致,有些特征又与家马Equus caballus类似,定为似普氏野马Equus cf.przewalskii.  相似文献   

16.
新疆普氏野马鼻肺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野马饲养繁殖中心送检的野马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并对其进行了全面鉴定.该病毒株在BHK-21细胞上连传6代出现典型细胞病变,用适应BHK-21细胞的病毒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乳豚鼠肾原代细胞、豚鼠睾丸细胞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细胞病变.在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马鼻肺炎病毒粒子(疱疹病毒样颗粒).病毒对5-碘脱氧尿核苷、氯仿、乙醚等敏感.在pH3下失活,56℃30min灭活.病毒能被马鼻肺炎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所中和.病毒接种乳豚鼠出现典型致死性肝炎.结果表明所分离病毒为马鼻肺炎病毒,并将该毒株定名为PH93-1株  相似文献   

17.
放归普氏野马哺乳期主要行为及其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9月在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针对放归普氏野马群.采用目标法和扫描法系统地研究了哺乳期带不同年龄幼驹雌马主要行为的时间分配及其日活动规律.结果显示,各组雌马主要行为的时间分配差异虽不显著,但仍表现出很明显的规律性.即,带驹母马比无驹母马及带亚成体母马的采食时间长,并随幼驹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而休息时问与之相反.带驹母马的哺乳时间随着幼驹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马群的日活动规律表现为"饮水-采食-休息-采食"模式.结合放归区各相关因素,并与圈养野马的行为比较,分析了导致其结果的可能原因,同时认为,放归区夏季自然资源可满足普氏野马哺乳期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8.
野马纪事     
野马史话野马于史前时期在欧亚大陆和美洲曾有过广泛的分布,目前在法国多尔多涅峡谷地带的拉斯考克斯洞穴中,还相当完整地遗留着1.5~2万年前的动物壁画,其中就有野马。壁画中显示的野马其图形酷似现生种的野马,且栩栩如生,极为传神,令擅长绘马的现代画家也赞叹不已。有关野马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可追溯到公元前220年,据写成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约公元前403年~前221年)中写道:“北海(泛指蒙古高原及我国东北地区)有兽,状如马,色青,名曰?鎙(读音táotú),此皆野马类也。”《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  相似文献   

19.
科莫多岛是印度尼西亚众多遥远岛屿中的一个小岛。虽然它全长不过35千米,宽不过20千米,但在这片狭小的地域中,却有着茂密的草原,葱郁的红树林、起伏的山峦和密集的河流这四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科莫多岛上生活着野牛、野马、野狗、野猪、水鹿等多种动物.而在这里称王称霸、威震整个岛屿的,则是一种被称作“科其多龙”的巨型晰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柴北缘野马滩超高压地体的成因.方法 利用锆石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对超高压榴辉岩中两种类型的副片麻岩夹层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 得到榴辉岩中两类副片麻岩夹层的变质年龄介于421~458 Ma之间,与超高压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一致.结论 柴北缘野马滩超高压榴辉岩和围岩片麻岩是同一期变质事件的产物,其形成可能不应属于典型洋壳深俯冲成因,而很可能是陆壳深俯冲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