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探讨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身体自我特征是否与普通大学生存在异同,从身体自我的具体描述和身体满意程度2方面对被试的身体自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1)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组对于运动能力、健康和运动习惯的关注程度要显著高于普通组,而形态维度的关注程度较低.(2)在身体满意程度的积极和中性子维度上,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要低于普通组,而在消极和期待维度上要高.(3)男女生在身体自我的能力、健康和消极子维度上差异显著.总体来看,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身体自我特征与普通大学生组存在较明显的组别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维度身体自我关系问卷"对大学生的身体意象进行研究,以了解男女生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身体意象总体情况较好;男女生对自己身体意象进行评价时总体上存在差异(p<0.001),女生对自身的评价不如男生;体质指数的不断升高使得男女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得分越来越有显著差异(p<0.001);大学生的性别和体质指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4,314)=3.25,p<0.05)。结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身体意象是不一样的,影响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大学生身体意象的生物学影响因素都是采用BMI指标,为了更为准确地描述大学生身体意象的生物学影响因素,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身体成分测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生物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了与以往的研究(BMI是影响身体意象主要的生物学因素)不一致的结果,且男、女的影响因素有差异。生物学影响因素方面主要有大腿内围、上臂外围、营养状况和OBD等,而不是一直以来采用的BMI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实验法,测定运动训练专业组、体育教育专业组和普通院系组的女大学生安静状态的心率和定量负荷运动后的心率,探讨不同训练水平的心率差异。方法: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对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普通院系的女大学生之间的安静和定量负荷运动后的心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运动训练专业组的女大学生安静心率最低,定量负荷运动后心率恢复最快;普通院系组的女大学生安静心率最高,定量负荷运动后心率恢复最慢;体育教育专业组的女大学生处于两者之间。结论:长时间运动可以明显降低安静心率,有利于运动后心率的恢复,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身体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5.
任春刚  佟春雨 《科技信息》2012,(15):221-221
本研究采用西方学者广泛使用的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量表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对比状况.为当前大学生自尊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提供心理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的测试,探讨女足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的特点.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女足运动员、体院体教专业和普通系科女大学生身体成分测试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女足运动员的去脂体重、肌肉量、等长去脂体重和等长肌肉量均显著高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教组)和普通院系学生(对照组),三组呈女足组>体教组>对照组,体脂%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体教组.结论:女足运动员身体成分、结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张海龙  吕慧敏  崔蕾 《科技信息》2011,(22):I0273-I0274
本文使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调查问卷对北京部分高校的2267名艺术体育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艺体生和普通大学生的身体自我差异存在显著性,体育专业学生自我满意度很高,体育类学生中男女生身体自我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城乡学生身体自我差异不存在显著性;艺术类学生的自我满意度低于普通大学生;艺术类各专业的学生身体自我差异不存在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对青少年的竞技运动和社会化的内涵加以阐述,分析了当前体育生在社会化进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并对运动训练对于特长生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前后的心理对比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对促进体育特长生社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特长生社会意识的培养,人格品质的健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优良品质的提升.体育生的运动训练和社会化进程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探讨啦啦操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各维度及BMI的影响,发现进行长时间的啦啦操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女大学生身体意象中的体能评估、体能倾向、健康评估、身体部位满意维度,对改善人体的体质指数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4年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跟踪研究,探讨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指标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身体形态较为理想,心肺功能良好,总体呈上升趋势;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从大学生自身及学校体育两方面剖析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的多层面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工作指导思想,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实践效果,以辽宁科技大学2010级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实践.实践研究表明: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身体形态更具美感;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青年常模比较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在校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月经期生理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月经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自制问卷的方法对安徽省芜湖市某医学院校护理系女生600余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女大学生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原因与个人心理状况、缺乏生理卫生知识等密切相关.为此,应对女大学生进行月经健康教育及必要的性知识、性行为、性态度方面教育,以提高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该省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分都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年级、生源地、体育锻炼习惯等因素影响,并且呈现出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的势态以及经常锻炼学生比很少锻炼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好的现象。建议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相关策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贵州师范大学全校本科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等多个对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在强迫与人际敏感因子上比较突出;各因子得分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差异极其显著,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较,除敌对因子的得分不存在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各年级学生各因子得分差异极其显著;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来自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自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2):110-1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地区1 080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进行分析,确定了3套身体运动功能干预方案,在体育课上进行了10周的运动干预,结果显示:这3套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揭示了不同身体运动功能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规律,为今后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提供了新颖、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同时也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入基层学校做试验推广,为中小学生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入手,提出应该正确认知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正确区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异同。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得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工作组织化,内容课程形式多样化及咨询工作科学化,师资队伍专业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绵阳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对不同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专业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有一定差异.建议:公共体育课教师应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的特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的弱势采取干预措施,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确保学生在有限的体育锻炼时间中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西高职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广西及全国女大学生相应年龄组总体水平,也差于同类别男生,一年级优于二年级;一年级女生无论从锻炼次数、强度和时间都好于二年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不经常锻炼的女生,但具体到各个因子上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心理健康标准为核心,围绕身心和谐发展的主题阐述了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种体育教学改革方式.对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新理念和创建体育教学新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其实施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体育教学观和终身体育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成果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大理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王征宇等翻译的症状自评量表,对226名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较大学生常模相比7个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在恐怖、偏执等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大理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