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指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它还会通过其他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间接影响。现有研究对老龄化进程中住房需求变化的微观基础,以及住房消费行为背后的根源性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挖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将从社会、文化、经济、制度与政策和技术5个方面总结影响住房需求的宏微观因素,并给出住房需求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和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机理。研究得出:老龄化主要影响居民支付能力、人口特征、消费文化和技术水平,它们与房价预期和政策与制度一起共同作用于居民的住房消费偏好、消费决策和预算约束,并最终导致住房需求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住房抵押贷款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给出了居民消费模式函数,指出了居民的消费模式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和应用抵押贷款购房的必要性,然后建立了抵押贷款还贷效用函数,并求出抵押贷款还贷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在民在应用抵押贷款购房时采用不同还贷方式所能购住房的房价,或在房价一定的情况下抵押贷款的还贷期限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购买住房的房价或还贷期限的因素,并在一定假设下计算了等额,等比递增和等比递减还贷方式下可购住房的价格。  相似文献   

3.
住房抵押贷款还贷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给出了居民消费模式函数,指出了居民的消费模式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和应用抵押贷款购房的必要性;然后建立了抵押贷款还贷效用函数,并求出抵押贷款还贷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居民在应用抵押贷款购房时采取不同还贷方式所能购住房的房价,或在房价一定的情况下抵押贷款的还贷期限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购买住房的房价或还贷期限的因素,并在一定假设下计算了等额、等比递增和等比递减还贷方式下可购住房的价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房租、房价改革的主要问题,以及住房金融发展对推进房租、房价改革的重要作用,提出积极利用多元化住房金融手段,如利用存量房产作为融资工具、发展住房基金、公房租金市场化、规范商品房价格构成、严格收费管理、调整税收政策、发展住房消费信贷等来推进房租、房价改革。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房租、房价改革的主要问题,以及住房金融发展对推进房租、房价改革的重要作用,提出积极利用多元化住房金融手段,如利用存量房产作为融资工具、发展住房基金、公房租金市场化、规范商品房价格构成、严格收费管理、调整税收政策、发展住房消费信贷等来推进房租、房价改革。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中国住房信贷政策对住房价格的作用机制,将房价分解为基本价值和短期偏离,利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住房信贷政策因素对北京等10个城市房价短期偏离的影响。研究表明:贷款利率对各城市房价短期偏离存在即期负向影响;开发贷款规模对房价短期偏离的正向推动作用在开发周期完成后显现,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当地住房市场活跃度等因素。为有效发挥信贷政策作用,应分别以利率和开发贷款量作为调控房价的近期和远期手段,对不同类型城市实施差别化贷款力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交易成本对住房消费的阻碍效应,基于信息经济学原理,该文建立了包含交易成本的跨期住房消费模型,采用仿真模拟方法探讨住房价格和家庭收入等对住房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的变化幅度越大则阻碍效应越大;家庭收入变化不会产生交易成本对住房消费的阻碍效应;交易成本过高时,只有住房需求的显著变化才会促使家庭调整住房消费。建议保持房价的稳定,减少居民家庭对房价变动的预期,以便降低交易成本的阻碍效应、提高住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企业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前提及益处,提出可以通过降低房价,合理使用公积金及利用住房贷款等手段来提高企业职工解决自身住房问题的能力,从而尽快实现住房分配的货币化。  相似文献   

9.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政策的提出,进一步扩大了住房保障范围,但公共租赁住房不是万能,其在概念内涵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要明确公共租赁住房的主体与客体。实现住房保障全覆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不能完全寄托于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推行不同的住房保障措施,才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商品住房市场供求比、房价收入比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选择商品住房市场供求比和房价收入比为研究变量,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两者的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武汉市商品住房市场供求比与房价收入比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品住房市场供求比的大幅波动反映出商品住房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合理;同时,商品住房市场供求比与房价收入比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前者对于后者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提出改善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完善房地产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住房限购政策效果,该文构建住房市场搜寻匹配模型,将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数值仿真了限购政策约束下家庭租买选择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限购住房市场中,房租对需求冲击的响应比房价更敏感,房租水平在短期内将快速上升,并大幅提高租金收益率。可见,限购政策通过冻结部分购房需求抑制当期房价上涨,但是需求冲击会推动房租的上涨,并通过租金收益率对资产价格的传导作用提高房价。据此建议,应及时采用市场化的经济调控手段替代强制性行政干预政策,从而长期稳定市场预期和房价波动。  相似文献   

12.
以住房分化视角, 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与房价数据, 分析流动人口住房占有的特征与空间格局, 住房阶层的结构及影响因素与机制。结果表明: 我国流动人口住房占有形成非农户籍、高学历流动人口大量占有城镇住房的特征, 呈现沿胡焕庸线分异的空间格局; 我国流动人口形成“三阶五层”的住房阶层结构; 户籍与社会保障的结构性因素仍然阻碍流动人口实现住房阶层跃迁; 部分流动人口凭借个人社会经济条件与流动要素等非结构性因素的作用, 基本上实现住房资产积累; 制度变迁、城市规模与城乡差异共同作用, 加剧城市住房阶层分化, 导致下层住房阶层流动人口内卷与上层住房阶层优势积累。  相似文献   

13.
住房抵押贷款隐含着提前支付期权与违约期权,而期权是否执行取决于利率与房价两个风险因子.传统的结构化期权定价理论往往高估了住房抵押贷款的期权价值.采用双二叉树网格定价模型在Wei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多步跳跃的情形,并结合HST模型消除状态变量相关性,另外引入社会成本这一变量,使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实证分析表明,房价波动超过...  相似文献   

14.
朱健 《科技信息》2009,(27):I0294-I0295
房地产市场发展到如今,商品房价早已如一骑绝尘,令许多低收入家庭甚至是中等收入家庭拥有自己房屋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适时推出了保障性住房政策。在这种政策推动下,各地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推出符合地方特色的保障性住房。作为身处保障性住房设计最前沿的一员,考虑到保障性住房收购价偏低的情况,结合普通商品房和动迁房的设计经验和教训,对上海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以期对今后经济合理地进行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城市中心区域房价不断攀升,居住区位引起的交通成本不可忽视,由此可见住房与交通在城市空间上是密切耦合的。本文从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大框架上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互动关系,对住房与交通的综合可支付性指数进行探讨,提出了关键变量的计算思路,最后以福州市西江滨大道的贯通对闽侯荆溪新城房价的影响为例揭示了住房成本和交通成本在空间上此消彼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房价不断上涨,国家已经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人口多,住房少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我国在住房价格控制的基础上,还应该继续努力完善。本人从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情况,到当前宏观环境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完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特殊的鞅定价方法,得到了住房抵押贷款限额保险的定价公式,其中假设房价服从Merton跳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8.
鲍刚  宗琦 《科技信息》2008,(8):203-203
通过287182户淮南市住房状况调查,对房地产市场住房需求意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住房需求者在购房面积意向、价格意向、户型意向、付款方式意向及月收入水平等基本结论,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灿 《当代地方科技》2012,(1):28-28,63
在房价日益升高的今天,湘潭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房源短缺是主要原因。而"住有所居"是该市实现"两个率先"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介绍BT模式的含义、对推进该市保障性住房的作用,并对BT模式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BT模式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综合效益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房价的不断增长,国家也在不断对房地产调控手段,而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仅是一种与住房保障相关的制度,同时,也是政府参与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伴随我国住房公积金投人和征收,住房公积金在调控经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基于这种背景下,本文根据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对住房公积金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对此建立相关调控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