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超效率的黄淮海粮食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黄淮海地区1999—2005年粮食生产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对效率无效,至2003年粮食产量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2004年和2005年粮食生产相对效率提高到有效范围,但是至2005年底黄淮海粮食生产的超效率值仍未达到1999年的粮食生产效率的状态。在影响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灌溉保证率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增加有利于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粮食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提高、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劳动数量的减少有利于其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图1,表3,参21。  相似文献   

2.
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不相容"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全国和中部地区主要水稻主产区农民收入和水稻生产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宏观上证实了中国水稻生产安全问题与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严重性和“不相容”性。认证了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提高粮食总产量对农民增收的影响非常小。微观上,通过调查,发现了兰坡村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不相容”问题的普遍性。表3,参15。  相似文献   

3.
贵州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贵州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要素后,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大。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在对策建议中提出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在思想上转变几个观念,并对实现贵州粮食安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人口总体素质是贵州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分异特征及其空间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北地区110个商品粮基地县为例,构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依据Q型聚类结果划分强可持续生产能力型、较强可持续生产能力型、较弱可持续生产能力型、弱可持续生产能力型和极弱可持续生产能力型5种空间类型。为促进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5.
采用1981~2004年的和田统计年鉴,对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农民人均收入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相关系数的正负和大小来表达经济作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并通过多重回归分析以及对各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单位产值的比较,分析各种农作物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①策勒地区的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呈总体增加趋势.②策勒地区经济作物所占比例与农民收入正相关且相关显著.虽然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农民收入正相关且相关显著,但为保证粮食能够自给,粮食播种面积仍然占到策勒总播种面积的50%,种植粮食所得收入仍然是策勒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各种经济作物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图2,表1,参13.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一直是中央农村经济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棉花生产价格对新疆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影响为研究重点,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88—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棉花生产价格对新疆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家庭经营纯收入逐年互相影响,增加农民收入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所以应当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另外还测算了棉花生产价格对家庭经营纯收入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了政策建议。图1,表2,参12。  相似文献   

7.
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分析陕西省1978~2000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陕西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实现陕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表1,参5。  相似文献   

8.
双城市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大市,过去农业经济发展只是单一的粮食生产,随着改革开放和生态农业的深入,正在探索着一条区域经济、富裕农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及模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1-2007年沈阳市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沈阳市近17 a来粮食生产的变化特征,选取影响沈阳市粮食生产的11个主要因素,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的粮食产量呈波动式的上升趋势;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看,沈阳市粮食总产量和总播种面积的波动取决于玉米、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从灰色关联分析来看,单产与粮食总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居各因素之首,其次是播种面积;机耕面积、农业实有劳动力和化肥用量等农业投入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作物生长季的自然条件与粮食生产的关联系数变化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为今后沈阳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粮食安全与耕地压力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粮食平衡系数和主成分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贵州省及9个地市1989—2005年的粮食生产、耕地压力指数、粮食平衡系数作动态变化分析,及对粮食生产的综合条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贵州粮食产量迅速增加。从1989年的708.25万t增加至2005年的1288万t,通过主成分分析,贵州的粮食产量与投入粮食生产的资本、技术和劳动与粮食产出密切相关。②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突出。人口数量呈直线型增长,从1989年的3134.94万人增加至3931.12万人,16a间增加了800万人;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从1989年的185.38万hm^2减少至175.35万hm^2。③耕地压力指数下降,从1989年的1.77降至2005年的1.22,主要原因是耕地综合生产力提高的结果,粮食平衡系数相应提高,但仍低于临界水平1,区域粮食生产相对全国平均水平未能自给。④各个地区的耕地压力减小,遵义市耕地压力系数最小,近年来小于1;粮食平衡系数上升,除遵义市外,其他地区仍小于1,人均粮食占有量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各地区之间的粮食安全与耕地压力存在差异性。图4,表1,参16。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陕北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坡耕地面积大、粮食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一现状,以我国能源与重化工基地的陕西北部25个县(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根据西部大开发提出的要求,提出了可供陕北粮食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表4,参6。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化及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0—2007年统计数据,运用区位商和集中度,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竞争力及其总产量的变化特征,并采用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对粮食生产潜力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呈现波动型增长态势,可分为高速增长期、低谷期和稳定恢复期3个阶段,这3个阶段粮食产量与国家粮食总产量变化都呈较强的正相关。黑龙江省2020年和2030年粮食生产潜力可分别达到4418.08万t~4664.60万t和4432.43万t~4707.42万t,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不断增强。表3,参14。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84—2008年黑龙江省的数据资料,对黑龙江省主要畜禽产品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进行了主成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黑龙江省猪肉、牛肉、羊肉、禽蛋、牛奶等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的提高,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各种畜禽产品产量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不尽相同,贡献率依次为羊肉、牛肉、禽蛋、猪肉、牛奶。研究结果可以为黑龙江省调整畜牧业结构提供启示和借鉴,使农民侧重饲养对其增收贡献大的畜禽。表4,参3。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 GAMS的粮食产后作业机械配置的仿真优化模型 ,该模型将仿真与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较好地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 .在浙江省宁波农村进行了实际应用 ,仿真出各目标在不同权重下优化配置结果 ,提供了实现机械化作业所需机械的优化配置方案 ,为人们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15.
公司层次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和企业界对于信息技术投资价值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信息技术投资并未导致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所谓的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悖论"问题.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了信息技术投入对公司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等产出的贡献;搜集了200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时间从1999~2004年;建立了三要素的经典生产函数,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公司的信息技术投资,对主营收入、净利润等绩效指标具有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对产出具有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考虑资本-能源-劳动投入的中国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把能源作为一种投入,并考虑产出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一个中国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并用岭回归方法估计了它的参数.研究了该模型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和各种投入的技术进步差异.发现了中国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呈规模递增效应但逐年下降;资本和劳动、能源可有效的相互替代,但劳动和能源替代弹性较低;技术进步以中性技术为主,各种投入的技术进步差异不大,技术进步快慢为资本>能源>劳动,但它们之间的差异逐年缩小.  相似文献   

17.
资产前沿技术与技术效率——(k,y)空间的技术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梅 《系统管理学报》2007,16(2):212-216
现有生产率分析方法主要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这些方法不能解释体现在资本中的硬技术与未体现在资本中的管理技术对生产率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是生产率分析的中心指标,亦是囊括资产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总科技进步程度的度量指标。为了实现生产率在资产技术与管理技术之间的分解,(K,L,Y)空间的生产可能集被映射到(k,y)空间,在得到(k,y)空间生产可能集的基础上,决策单元的劳动生产率分解为其资产运营前沿技术与其技术效率之积,前者是决策单元的资产k在生产可能集中能达到的最大生产率,是资产k相应的资产物理技术的最佳近似值;后者正是传统(K,L,Y)空间的C2R技术效率,包含纯技术效率(资产运营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8.
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五常市为例对水妥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几个因子中,其贡献率依次为穗/穴>粒/穗>结实率>千粒重>穴/m^2,说明每穴穗数及每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宜选择穗 大粒多及分蘖力强的品种作为当地的主栽品种。为五常市的水稻生再上新台阶了理论依据。表5,参1。  相似文献   

19.
农牧交错带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康保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康保县农业产业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康保县现有基础条件、限制因素和发展趋势等,进一步合理调整生产结构,确定其今后宜重点发展生态林草产业、畜牧业、种植业、中药材产业、草原旅游业等。表4,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