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二次创新竞争模型与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二次创新竞争模型描述了技术输出方和技术引进方的二次创新竞争情形。分析了技术引进方的二次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后发优势”的成因。指出必须摒弃传统的对引进一消化、吸收-创新的单纯技术和封闭系统观,而立足于引进技术与市场的结合,用开放系统中的二次创新竞争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在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培养自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生态系统竞争共生战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企业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理论,建立企业生态系统竞争共生战略模型,分析企业从竞争到合作、到竞争共生的平衡条件,为我国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可操作性思路。  相似文献   

3.
竞争与合作共存的非线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登仕  刘纪纯 《系统工程》1995,13(5):1-8,56
在寡头垄断的市场中,寡头之间既联合又竞争,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随时间演化的景观非常复杂,有的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而有的只能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分析。非线笥经济学作为描述和分析复杂经济现象的一门新学科,可以用它来描述和分析经济系统中的这种复杂现象,本文综述了混沌理论和初等细胞自动机模型在寡头垄断理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先进制造系统的生物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物型模型对各种先进制造系统进行描述。文中提出的先进制造系统的生物型模型包括企业基因模型、企业细胞模型、企业生物模型、企业群落模型和企业生态系统模型, 从不同层次描述了各种先进制造系统的内涵、关系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个基于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与神经网络模型(PSONN)的成本竞争优势预测模型。将成本竞争优势序列分解成线性结构序列以及非线性结构残差序列,前者用ARIMA模型来预测,残差部分用PSONN模型来进行非线性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显著高于单个线性或非线性模型的预测结果,同时结果也表明了中国制造业在未来八年内仍然保有成本竞争优势,但是来自生产效率方面的贡献在降低,提示制造业需从单纯强调劳动力成本的发展模式过渡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重心的道路上,采用"适度增长"的劳动力成本与"高速增长"的劳动生产率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战略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项目选择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当前,信息系统是企业获取战略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战略对应相关理论和模型为基础,提出以获取战略竞争优势为目标的信息系统项目选择模型.讨论了模型的理论基础,并用矩阵和图论工具对模型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引入Saaty提出的网络分析法(ANP),作为企业将模型应用于信息系统项目选择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7.
应急决策的目的是处理灾害后果, 突发事件的孕灾环境直接影响着灾害后果. 基于本体的孕灾环境形式化建模对于应急决策起到了辅助作用. 当前OWL语言中的基础关系is-a, 在描述孕灾环境中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三种总分关系作为基础关系, 这三种基础关系既可以有效地描述孕灾系统中要素间的整体部分关系, 又可以描述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基于三种基础关系, 本文提出构建孕灾环境本体模型的方法, 并以吉林石化水污染事件为例, 构建了一个元模型. 推理能力是本体方法的优势, 在文章的最后以实例比较了基于三个基础关系复合推理和描述逻辑的相关推理方法, 发现了复合关系推理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体系对抗仿真已经成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和武器装备论证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缺乏对于体系对抗仿真模型抽象方法的研究。在总结体系对抗仿真实体层次建模和体系层次建模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对DEVS进行扩展,给出了面向体系对抗仿真的模型形式规范描述,包括实体模型形式描述、事件类型形式描述、体系模型形式描述以及实验模型形式描述。体系对抗仿真模型形式规范是对DEVS向体系层次描述的有益扩充,可以有效地指导体系对抗仿真的建模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灿 《系统工程》2005,23(12):48-52
利用因子分析法所建立的战略业绩评价模型,可以评价各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相对竞争地位,实证研究的结论证明这种评价模型是有效的。但评价主体对样本企业和评价数据的选择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面向对象的企业模方法中企业对象类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类从企业实体-关系模型到企业对象模型的转换规则,并选用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企业实体-关系模型进行转换,描述如何利用该转换规则获得面向对象的企业模型。  相似文献   

11.
空间维视角下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差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国区域建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差异性的现状, 在充分借鉴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DEA-DA模型与PLS结构模型结合, 实证研究了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在空间上存在的差异. 研究发现, 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要素投入两个指标在各区域中均极大地促进了竞争力的提升, 但其影响程度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建筑辅助产业、创新状况和产业组织三个指标, 对于不同区域中建筑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影响机理不尽相同; 竞争力度量的两个方面, 生产效益与生产效率, 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了不同的关系. 研究实现了产业竞争力在空间维上的理论与方法创新, 为后续面向中国建筑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规制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竞争力逐渐成为企业在动态变化环境中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量级和位置,是现阶段学术界关注度较高的研究问题之一.现有研究回答了哪些因素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却很难回答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及企业创新资源分配的作用过程.本研究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投入-转化-产出"为约束,基于可持续竞争力矩阵,构建结合价值流和知识流的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创新战略和资源分配决策对企业可持续竞争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创新是优于单一创新的战略决策,且内部创新投资与外部创新投资存在最优回报阈值;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需要协同发展才能对企业绩效起到持续地正反馈作用.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优化创新战略和决策,须从上述方面着手管理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基于SEM与SD组合的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动态形成机理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于建筑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众多,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且尚无成熟理论可以借鉴,造成了该问题难以开展模拟仿真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尝试将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与SD(System dynamics)结合进行仿真.在对建筑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设计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006、2007年各省份(除西藏外)建筑产业的60组基本数据构建出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静态SEM模型,在此基础上将SEM模型进行转化,建立中国两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动态博弈模型,模拟出未来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发展趋势;通过调整模型中主要的参数,发现区域经济、产业集中度、区域地方保护和生产要素投入预期决策能力四个因素在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博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层次分析法在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采用层次分析法模型 ,建立了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 .并以广东、湖北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一些关键因素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中同时引入港口硬件竞争力和软件竞争力指标,进一步完善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国内9大港口综合竞争力与其腹地发展的协同机制,基本克服了现有港城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单角度、单维度和单主体问题.研究表明:港口综合竞争力存在惯性,较弱港口实现超越较难,但可通过充分结合腹地供需结构和贸易特色提升软实力来以长补短.腹地经济结构以及贸易和物流发展水平对港口综合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港口综合竞争力提升又会改善腹地经济结构,而腹地区域产出水平并不是港口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揭示港口综合竞争力提升应从以基建为核心的要素驱动转变为结合创新和服务驱动,通过整合港口与腹地资源来优化港口竞争力结构,做到港口-腹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DEA灵敏度分析的进一步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相对误差对 DEA方法的影响 ,利用线性规划方法 ,提出一种保持 DEA方法有效性分类的模型 ,然后分别得到有效单元和无效单元保持有效性分类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坏条件下 DMU保持有效性分类的充分条件 .最后通过一个测度创新型企业竞争力的例子对其进行灵敏度分析 ,验证所得到的结论 ,从而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多指标的综合评判方法对2007年河南省18个地级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18个地级市在竞争实力、竞争潜力以及综合竞争力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9个评估指标分析,发现影响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技术成长速度、高技术实现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形态的变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主要途径在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同时,要注意竞争实力的提高与竞争潜力基础的夯实并举。表4,参6。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非限制误差修正模型(UECM)分析了劳动力的投入、资本劳动力的比率和开放度对我国汽车产业总产值的影响,利用界限检验和协整模型,估算了这些因素对总产值的长期和短期弹性.结果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而言,劳动力对总产值有负的影响,资本劳动力比对总产值有正的影响;开放度仅在长期对总产值有正且显著的影响.最后对如何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竞争力定量评价GEMN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地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既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又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从创新网络的视角构建了一种以GEM模型为母体架构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改进模型--GEMN模型,本文介绍了该模型的结构、量化处理以及应用等问题,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定量评价提供了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面板平滑转移模型,本文采用58个国家面板数据,通过全局最优的模拟退火法(SA)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工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是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就业效应的有效机制,城镇化通过第二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促使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企业规模是产业结构变化推动服务业就业的有效内在机制,企业生产扩张和竞争力提高使服务业就业得到优化配置.第二产业对工业就业,第三产业对服务业就业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产业间的总体就业溢出效应为负向;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就业弹性较小,就业结构并不能跟随产业结构演变而发生质变.此外,发达国家的产业间就业溢出为负,表明在产业结构的成熟阶段,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就业溢出为正,表明还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阶段,拥有剩余的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工业和服务业就业"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