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对我国大型承包商的规模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随机边界分析(SFA)方法,对我国深沪两市25家上市大型承包商2003~2007年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2种方法测算的规模经济性有一定差异:SFA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大型承包商中存在普遍的规模不经济现象;而DEA的结果则表明了规模经济的普遍存在.SFA测算的规模经济值与企业的等级有一定关系,即承包商等级越高,规模不经济现象越明显;DEA测算的结果则表明承包商的规模经济性与企业的规模等级并无关联.  相似文献   

2.
基于DEA 模型的部队编制方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评价优选部队编制方案的DEA模型,该模型测算了各备选编制方案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状况,对非DEA有效的编制方案提出了使其达到DEA有效的途径,给出了各备选编制方案的初排序.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各有效备选编制方案平均横切效率的大小,得到所有备选编制方案的终排序.并就部队编制方案制定,提出了若干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序列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2~2011年我国各地区国有和私营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结果显示:样本区间内国企的TFP平均增长率低于私企,但是波动幅度大于私企;不同地区国企TFP指数及分解指数的变化较为相近,私企则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TFP增长率的波动特征看,2008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经济产生实质影响的时点;金融危机期间国企和私企TFP分别呈现出"V"型和"W"型的变化趋势,显示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而提出了改善宏观调控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测算投入-产出型技术效率的DEA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先前 DEA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 ,如在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的测算中 ,投入型与产出型所测算的技术效率在数值上就存在差别 .这不仅会影响对决策单元技术效率的实际分析 ,而且对非有效决策单元的排序也有影响 .本文提出了同时基于投入和产出测算决策单元技术效率的 DEA模型 ,并讨论了模型求解、技术有效决策单元的识别和非有效决策单元的改进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三阶段DEA模型忽略了投入-产出之间统计噪声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这一不足,将环境因素细分为员工工作环境和管理环境两类,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技术的四阶段模型. 通过对比剔除管理环境因素前后的技术效率,得到动态经营管理效率(management efficiency). 进一步,利用四阶段SFA模型对2002-2010 年间我国省际技术效率和政府管理绩效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1) 我国整体、三大地区及各省区综合技术效率均呈现“U型”波动趋势,且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而实际技术效率呈现单调递增的变动趋势,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 (2) 政策扶持对于地区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贡献率高达71.4%;政府管理绩效呈现“U型”波动趋势(江西,湖北,海南除外),且东部地区高出中西部约8.9% 和3.2%. 作为技术效率和经营管理绩效实证研究的技术基础,四阶段SFA 模型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很好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Kumar等提出的劳动生产率变化分解框架基础上,对其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并利用非参数DEA方法对1990~2006年我国制造业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和资本深化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此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严重的技术壁垒加剧了技术效率的恶化,技术进步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7.
测算具有松驰技术效率的DEA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并总结了现有技术效率的主要测算方法 .在分析其局限性的基础上 ,定义了一种同时考虑投入和产出松驰与权重的技术效率指数 .借助 DEA思想 ,提出了一种扩展 DEA模型 ,用于测算该技术效率指数 ,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识别决策单元的技术有效性和如何改进非技术有效决策单元等问题 .事实上 ,其它技术效率测算仅仅是本文方法的特例 ,而且在测算技术效率的同时就可以根据技术效率是否为 1直接判断决策单元的技术有效性进而对非有效决策单元实施改进.  相似文献   

8.
基于公共权重DEA模型的决策单元排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与排序是被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决策单元的排序之中.然而,绝大部分DEA排序方法都是基于自评效率,即每个决策单元都选择对自身有利的权重,这样的效率不具备可比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公共权重DEA模型的决策单元排序方法.此方法包含四个步骤,每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分解为两部分,即自身的技术效率与其权重偏好结构获得其他决策单元认可的程度.用一个算例分析对该方法进行了演示.  相似文献   

9.
决策单元间的效率关系研究是效率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传统DEA模型通过计算决策单元各自最优权重情景下的效率最大值,来判断决策单元间的效率排序关系.而这种最优权重往往是极端权重,没有考虑其它权重情景.采用其它权重时,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和排序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考虑了所有权重情景,提出了DEA效率概率占优模型,定义了决策单元的占优效率概率和被占优效率概率.该模型能够判断任意两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概率占优关系;并将效率概率占优关系从两个决策单元扩展到决策单元与决策单元集.最后将其应用于决策单元效率排序.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了两条重要结论:1)考虑所有权重情景的排序与采用极端权重的CCR效率值排序不一致;2)考虑所有权重情景时,一些无效单元的效率排序比有效单元的效率排序更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包络面和TOPSIS的DEA排序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的DEA模型将决策单元简单地分为DEA有效或DEA无效两大类, 无法实现决策单元的完全排序. 为实现决策单元完全、合理的排序, 文献中出现多种DEA排序方法. 文章在文献总结的基础上, 对现有DEA排序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基于实际评价的决策单元, 提出了一种虚拟前沿面的DEA方法, 并给出了基于最优虚拟前沿面和最劣虚拟前沿面的效率评价模型; 然后基于TOPSIS排序思想, 构造了基于最优虚拟前沿面理想决策单元和基于最劣虚拟前沿面的负理想决策单元, 提出了一种集成的DEA排序方法. 该方法同时考虑决策单元的最优和最劣权重体系, 兼顾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信息, 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排序结果. 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区间加性语言偏好关系排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效率DEA和随机模拟的排序向量计算方法.首先,针对具有一致性的加性语言偏好关系,构建产出导向的DEA模型,分析其相对效率得分与排序向量之间的内在关联.其次,对不满足一致性的加性语言偏好关系,建立改进仁慈型语言偏好关系交叉效率DEA模型,并提出基于该模型的加性语言偏好关系的排序方法.最后,将构建的DEA模型与随机偏好分析相结合,提出区间加性语言偏好关系期望排序向量和可信度的Monte Carlo计算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信息损失,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在已有的并联决策单元DEA效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加入时间维度, 推演出了具有并联决策单元内部结构的复杂系统动态DEA效率评价方法. 该方法克服了传统DEA效率评价方法无视系统内部结构、高估效率指数的缺陷, 并且可以考量决策单元及其内部各生产单位在一个时期内的效率变化, 从而有着更为现实的应用价值. 运用该方法对我国8个经济区域四大类制造业的测算结果显示: “十一五”期间没有一个行业或地区的动态效率指数为0, 这说明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并没有达到最优; 低外向度产业的生产效率增长快于高外向度产业, 低劳动密集度行业的效率改进快于高劳动密集度的行业; 高外向度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我国制造业效率改进的'短板";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造成了南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生产效率改进的滞后和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并形系统的3种网络DEA模型与应用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可以用来同时测算决策单元的系统及其每个子系统的效率.现有的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可以分为独立模型和关联模型两类,且主要以并形和链形这2种基本网络结构为对象,研究其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的效率评价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将给出半独立并形系统的效率评价方法,并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下,建立一个并形关联网络DEA模型,用来测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独立、半独立和关联网络DEA 3种模型的比较研究发现:独立网络DEA模型不符合管理实践;尽管半独立网络DEA模型具有实践背景,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应用价值有限;而关联网络DEA模型不仅具有实践背景,而且与其他模型相比系统效率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可分性,这些特质使其有理由成为目前并形系统效率评价的首选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四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评估了2007~2016年我国省际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静态效率评价采用四阶段DEA模型"过滤"了外生环境变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供给效率被低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外生环境变量对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影响显著;动态效率评价则是利用了Malmquist指数,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TFP在2007~2016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新时期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应该正视区域差异和外部环境变量的影响、加大投入力度和地区交流合作、注重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同步提升,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煤炭企业技术进步的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常用于横向比较的静态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方法, 转换成研究对象(如企业或部门)自身在时间上纵向对比的动态DEA方法。通过输入计算指标值, 对动态DEA模型进行求解, 得出技术进步作用的评价指标值, 并逐一加以分析。而且利用DEA有效性概念, 判断企业是否技术有效或规模有效, 对非有效的情况, 计算出实际输入的计算指标值与有效情况下要求输入计算指标值在数量上的差距, 对症下药, 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模型的城市百货零售企业经营效率评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新宇 《系统工程》2001,19(1):56-60
建立评价城市百货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该模型测算了各企业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规模效益状况。进而对非DEA有效的企业提出使其达到DEA有效的可行措施,同时分析了企业经营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出若干关于城市百货零售产业发展的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区域层面的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为对象,探讨了该产业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和高端化战略。通过OP、LP两种方法对各省区TFP进行了测度,对比发现OP方法的适用性更好。就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企业的TFP最高,而西部地区最低,与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此外,西部地区TFP增长率最高、东部最低,反映各地TFP开始呈现收敛性。在省区分类上,采用以区位为依据的分类,以及以3年TFP值为自变量进行聚类产生的分类两种方式。进而,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两种分类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对比发现聚类分类方式更为合理。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TFP与企业规模、研发费用、职工教育费、补贴收入以及出口额之间呈现正向关系,与国资占比呈现负相关,但区域差异较大。基于上述实证结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以及国家、区域两个层面的政策设计给予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经常会存在初始投入在不同子阶段分配和中间产品非完全再投入并存的现象,在其效率评价中忽略中间过程的传统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往往会高估系统效率,而不考虑中间产品退出情形的网络DEA.模型对系统整体效率评价又可能偏低.为更好测算复杂结构系统的运行效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建立同时考虑投入分配与中间产出分配问题的混合型多阶段系统DEA效率评价模型.依据分配比例测算各阶段效率,采用阶段效率的投入加权平均评价的系统整体效率,并计算模型的最优解.所提出的模型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复杂结构系统的特征,并深入系统"黑箱"内部,更大程度地为优化系统效率提供信息.对我国33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解了1993--2005年我国28个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此基础上构造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Malmquist各分解要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及区域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自2001年后出现了退化现象,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较为显著;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具有相似性,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能源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分析结论;技术效率比技术进步更有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这可能与技术进步带来的回弹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1991~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各地区物流业TFP增长情况。研究发现:考察期间中国物流业TFP逐年增长,但近年增幅有所下降;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动力,技术效率持续下降,阻碍了TFP的增长;东部地区TFP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收敛检验表明:中国物流业TFP存在明显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